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模擬器:這個馬謖太穩健了最新章節列表 > 319 司馬懿:氣煞老夫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19 司馬懿:氣煞老夫也

聽見這話,司馬懿徹底繃不住了,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來。

什麼“六日疾行陳倉渭水道七百裡”、什麼“八百裡奇襲洛陽一日抵達”,這情況能一樣嗎?

陳倉渭水道雖崎區難行,但一路上基本上沒有生命危險;長安距洛陽確實是八百裡不假,可你坐船順流而下怎麼不說?

倘若換成他司馬懿,他一日之內甚至可以從長安順流飄到東海!

此次西征是去人生地不熟的西域,路上稍微出點狀況,遇到點大風、雷暴,塵霾,三萬大軍就直接沒了。

你以為每個人的帶兵偷襲能力,都能和你這個大將軍一樣?

真氣煞老夫也!

司馬懿一口氣憋在胸口,不知道該怎麼反駁馬謖。

而且,看情形馬謖不單單是吃定了他不敢撂挑子,還吃定了他撂挑子之後,不可能再獲得啟用。

這讓司馬懿有點慌神。

自他投靠季漢以來,也確實沒立什麼大功,同時期的新十大虎將、以及魏延、諸葛誕等數十位將領,都立下了滅吳之功,而且這些人中,大部分人的家世不比司馬家差。

這讓司馬懿壓力山大。

他不是一個甘於平庸的人,深知一旦錯過了這個蕩平西域、撈取戰功的機會,以後想更進一步不亞於登天。

雖然他此時身居車騎將軍之職,但在季漢朝堂的地位,根本排不進前十。

撇開諸葛亮(還活著)和馬謖不談,在他前面還有四大內輔,夏侯氏一門五將也深得劉禪信任和馬謖器重,還有手握兵權,駐守一方的十大虎將。

另外,和他平級的還有個陸遜。

車騎將軍和驃騎將軍一樣,說到底只是個稱號將軍,名義上各自統領著三千衛戎部隊。實際上,衛戎部隊的主要將領,大都是由夏侯氏和琅琊諸葛氏的子弟擔任,屬於司馬懿的親信部隊不到千人。

大多時候,那些衛戎部隊的將領只聽命於丞相,丞相不在就聽命於大將軍,大將軍不在就聽命於劉禪,劉禪若不在……他們就自己做主了,絕不會聽名義上的上司車騎將軍調遣。

自始自終,司馬懿對此就有著深刻的理解。

所以,只要他不想讓司馬家沉寂下去,這一趟西域之行,便無可推辭。

緩了幾緩,司馬懿終於冷靜下來,臉上重新恢復穩重之色,對劉禪和馬謖依次拱了拱手:“臣領旨,臣告退。”

說完這句話,司馬懿也不等退朝,就提前離開了未央宮。

他得回去好好謀劃一下此次出征西域的事宜了。

不然,真的有可能會餓死在半路。

大殿之上,氣氛依舊凝重。

馬謖轉頭看向陸遜,兩個有著裙帶關係的人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陸遜施施然出列,對劉禪和馬謖依次行了個禮:“臣領旨,臣告退。”

他也得回去挑選部將,統籌一下東征事宜了。

姜維和鄧艾也拱手告退。

出征之事既定,馬謖也就沒什麼事了,他微微眯著眼睛,退後半步,將舞臺讓給四大內輔。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大權在握而不專權,是他從諸葛亮那裡學到的本事。

不同於諸葛亮早期軍政財一把抓,直到後期才逐漸放開了還政於內府,只握住財權和軍權,馬謖乾脆連財政大權都分給內府了。他覺得,只有讓內府四位大臣拿到財政大權,朝堂之上才會達成一種微妙的平衡。

若是像諸葛亮那樣什麼都管,會累死人的。

是以,除了軍權,馬謖什麼都可以放。

四大輔臣依次出列,向劉禪一一彙報魏蜀吳三地的各種事務,然後提名一下各地的人事考核任免、賦稅徵收、戰後重建、流民安置等工作。

天下雖一統,但為了便於治理,魏蜀吳三地依舊是分開管理的――即蜀人治蜀,魏人治魏、吳人治吳,三地官員上面由內府官員監督,四大輔臣統籌。

這樣一套類似內閣的軍政體系,是馬謖在諸葛亮身體每況愈下的時候所提出來的,當時有效減輕了諸葛亮的勞動量。

諸葛亮見這套體系確實好用,遂略加改進,形成了兩府制度,即掌管軍事的外府和掌管政務的內府。

簡而言之,四大輔臣是百官之首,丞相是四大輔臣之首,馬謖這個大將軍是所有將領之首,也是百官之首,僅比丞相低半級。

丞相不在的時候,他就可以監管朝堂。

至於皇帝劉禪,吃好喝好睡好玩好就行。

不得不說,這種制度有效降低了皇帝昏庸的時候,給國家帶來災難的可能性。明朝那些奇葩皇帝正是在這樣一套行政體系的支撐下,才不至於崩盤。

雖然最終明朝還是崩盤了,但那已經是兩百多年後的事情了。

……

劉禪心不在焉的聽著四大輔臣的彙報,需要他表態的時候,他會習慣性看一眼左首,意識到諸葛亮不在,這才看向右首。當看到馬謖點頭,他就會沉聲說一句“准奏”;如果馬謖沒點頭或是搖頭,他就說一句“再議”。

直到四大內輔彙報完所有事務,已經差不多到午時了。所有人都餓的頭暈眼花,肚子咕嚕咕嚕亂響,幾乎站立不住。

劉禪看了眼站到睡過去的馬謖,連忙擺了擺小胖手,起身開熘。小太監黃皓拉長了公鴨嗓喊了聲“退~朝”,急急忙忙跟著劉禪走了。

馬謖點著腦袋打了個瞌睡,險些從臺階上一頭栽下去。

悚然一驚間,一雙有力的大手扶住了他。

“大將軍,小心吶!”

馬謖穩住身形,睜開眼瞅著面前這個陌生的男子,疑惑道:“你是?”

“回大將軍,卑職是御史中丞鍾毓。”

“唔,鍾毓啊,令弟會可安好?”

鍾毓大吃一驚:“大將軍也知道舍弟鍾會嗎?”

馬謖恍然失笑,這才意識到鍾會今年才十一歲。

還別說,看到鍾毓就聯想到鍾會,想到鍾會,就迫不及待想把他和姜維、鄧艾放在一起,三個人好好鬥一斗。

鍾毓一直把馬謖送上馬車,臨別時,他似乎聽到馬謖說了一句“我很看好你弟弟”,等鍾毓回頭去確認,看到的卻是馬車疾馳而去的景象。

建興十四年春(235年),季漢大軍兵分東西三路出擊。西線,車騎將軍司馬懿領三萬大軍出長安,經武威,輕出涼州,賓士千里殺向西域;驍騎將軍姜維、副將鄧艾率三萬人馬經隴右,直奔西羌。

東線,驃騎將軍陸遜統兵五萬,在路上慢騰騰的花費了一個多月時間,終於進駐漁陽,與早已在此等候許久的十萬燕國大軍遲尺相望。

就在所有人都認為東線這場戰事可能要持續秋天乃至冬天的時候――陸遜派一萬水軍從營口(大連)悄悄登陸,偷襲了空虛的襄平,斬殺了公孫淵。

公孫淵的突然死亡對遼東局勢產生了巨大的震盪,就在他死後不久,燕國大將紛紛帶兵投降。

盤踞遼東46年的燕國隨之滅亡。

從季漢出征到燕國滅亡,前後不到三個月。

一時間,陸遜被譽為軍事天才,一個不下於大將軍馬謖的軍事天才。

偷襲荊州之戰、石亭之戰、荊揚之戰(與孫權爭奪荊州的相爭)、偷襲燕國之戰,幾乎全都是完勝,四個對手裡,兩個被當場滅國,兩個全軍覆沒……

燕國滅亡意味著季漢東征第一階段的目標圓滿完成,同時也意味著第二階段的開啟。

東征三韓,陸大將軍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