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模擬器:這個馬謖太穩健了最新章節列表 > 055 斤斤計較(求月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55 斤斤計較(求月票!)

“丞相,謖以為張郃必不敢輕動……”

“幼常,不可武斷!”

“丞相,謖以為司馬懿遠在千里之外,必不會來援,即使來援也趕不上趟……”

“幼常,統軍打仗須穩健為先!”

“丞相,……”

“不妥!”

“……”

大帳中,就如何攻取武都、陰平二郡,馬謖與諸葛亮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在司馬懿會不會率軍來阻撓這個問題上,馬謖與諸葛亮產生了嚴重的分歧。

諸葛亮認為司馬懿必會率軍親至,阻撓蜀漢擴大地盤,所以很有必要拿下建威。

馬謖卻不認為司馬懿會來,依據是司馬懿遠在關中平原,與隴南地區相隔千里,等其得知隴南有變,想來阻撓已然為時已晚。

當然,不能忽視的是,隴右還有一支曹魏的兵馬,也就是駐紮在西縣的張郃。

但張郃不足為慮,其麾下目前只剩兩三萬人馬,還要兼顧防守隴右五郡,兵力上已經是捉襟見肘,即使想要派兵前來阻撓,怕是也派不出多少人,影響不了大局。

所以馬謖對此次軍事行動很有自信,認為這是唾手可得的戰功。

況且,縱觀另一時空裡蜀漢歷次北伐過程,幾乎每一次都是以諸葛亮先攻佔曹魏的部分地盤開始,之後曹魏大軍進行反撲,將蜀漢北伐大軍趕走,恢復對這些地區的控制為結束。

唯獨第三次北伐,諸葛亮奪取陰平和武都兩郡後,曹魏方面卻一直沒有出兵奪回兩郡。

究其緣由,要從十一年前那場漢中之戰說起。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魏蜀兩家在漢中地區展開了長達一年零七個月的漢中爭奪戰。最終以曹操被迫退出漢中及武都(包括下辨)、陰平三地,劉備控制了漢中而結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武都及下辨作為無人區,成為了兩家的緩衝地帶,陰平郡則被西面高原上東遷來的羌人,及從武都西遁的羌人給佔據,作為羌王徹裡吉的大本營。

其實一開始,武都並不是無人區,有很多羌人和氐人在此生活。

但在撤出漢中之前,曹操見劉備攻取漢中後,大軍逼進下辯,便以武都孤遠難守為由,遷徙氐人五萬戶至天水、京兆、扶風等地。武都也就因此出現了大片無人區。

也就是說,曹操在撤出武都之前,已經將武都的絕大部分當地百姓遷走了,沒有給劉備留下一根毛。

之後,儘管曹魏重新控制了陰平和武都兩郡,僅僅是將其作為與蜀漢之間的緩衝地帶,一沒有在這裡發展農業、二沒有進行任何人口遷移。

因此,馬謖推斷,當自己率軍實控陰平時,曹魏不會對此有所反應,畢竟陰平乃至武都郡所剩人口及資源不多,即便丟掉也對曹魏毫無影響。

原時空裡,無論是前期的曹真還是後期的司馬懿,在陰平、武都二郡被蜀漢實控後,都沒有發起奪回兩郡的軍事行動。

這才是馬謖敢於在諸葛亮面前再次誇下海口,甚至不惜立下軍令狀的原因。

拿下陰平和武都兩郡,對他來說輕而易舉。

除此之外,馬謖自信的依據還有一方面――羌人的好感。在系統幫助下,生活在武都西面及陰平的十數萬羌人,對蜀漢抱有了極大的好感,無時不刻想要投入後者的懷抱。

這就足夠了。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陰平郡和武都郡都在祁山的西南部。蜀漢攻取兩郡,無須經過祁山,直接從漢中向西北即可攻入武都,然後再向西南可達陰平。

尤其是在馬謖奪取了下辨城後,除北面張郃駐紮的西縣外,蜀漢已基本上實控武都郡大部分地區。

現在唯一擔憂的是,曹魏大都督司馬懿是否會率部馳援隴南,阻撓蜀漢實控二郡。

考慮到這一點,諸葛亮給馬謖提出了一個中肯的建議――即派一員偏將率偏師去取陰平,馬謖則率主力分別攻取建威、西縣,阻斷曹魏大軍的增援路線。

馬謖卻對這個提議絲毫無感。

他知道諸葛亮說的有道理,此舉是比較安全且謹慎的做法。

但他只想率主力逼近西縣,扼住張郃南下的道路,然後慢慢地把後者磨走,全據武都郡。

強攻城池這種事,他馬謖是絕對不會幹的,他覺得這種徒增傷亡的打法……

太莽了。

高明的將領一般不會採用這中“自損一萬,傷敵兩千”的打法。

戰爭,不一定非要硬攻。

防守一樣可以取勝!

哦對了,還有屢試不爽的偷家戰術。

譬如,司馬懿此次就是靠著防守,熬到蜀軍無糧退兵,進而贏下了陳倉之戰。

他完全可以效彷此法,以司馬懿之道還施張郃之身。

再說了,他有外掛他怕毛啊!

分兵?這輩子都不可能分兵!

手裡有兵心裡才不慌。

此次出征,一共就只帶了三萬人馬。分出一萬去取陰平,再分出一萬去取建威,那剩下這一萬人夠幹嘛的?

要知道,張郃手上可是還有兩三萬人的!

如此行事哪是穩健?這分明是在弄險啊,丞相大大!

將帥二人為此爭執不下,誰也說服不了誰。

為了不讓諸葛亮干涉自己的統軍自由,馬謖以自己是主將為由,據理力爭、唾沫橫飛,臉紅脖子粗的與諸葛亮槓了半天。

最終,諸葛亮決定親自帶隊收復二郡。

令馬謖作為偏將隨行。

一同隨行的還有大將魏延、小將姜維、及左右先鋒關興、張包。十萬大軍及其他部將則由楊儀和上將趙雲領著返回漢中休整。

計議打定,諸葛亮疲憊的擺了擺手:“幼常,退下吧。”

馬謖垮著臉,拱手告退,悶悶不樂來到趙雲的營帳。

經過此事,他又悟出了一個人生至理。

永遠不要和你的上司爭辯。

爭的越多,輸的越慘。

丞相太不講武德了!

爭論不過,就把他主將位子給奪了。

營帳外,老將趙雲身穿大布褂,精神矍鑠地擦拭著長槍,見馬謖怏怏不樂走過來,放下搶,笑道:

“啊呀,這不是救命大恩人麼,請受小將趙雲一拜!”

說罷,趙雲便推金山倒玉柱拜了下去。

“別別別!老將軍折煞我也!”馬謖顧不得鬱悶,連忙伸手去攔。

可哪裡攔得住?

別看趙雲年近七十,但無論是武藝還是力量,都是碾壓馬謖的一方。

馬謖只好尷尬的覥著臉,受了趙雲的大禮。禮罷,兩人攜手進來營帳,分賓主坐下。

趙雲仔細端詳了馬謖一眼,呵呵笑道:“幼常,何故煩憂啊?有什麼不開心的事情,和我說說,讓我開心…開導你一下。”

“……”馬謖瞬間瞪大了眼睛,伸出五根手指,在趙雲面前晃了晃。

“趙老將軍,這是幾?”

趙雲眯著眼笑道:“幼常休要看扁我,這是五。”

看來趙老將軍精神沒問題......馬謖松了口氣,旋即蹙起眉頭,遲疑道:“老將軍,你怎麼……你怎麼……”

“你是想問,我為何如此頑皮?”趙雲捋了捋鬍鬚,嘆道:“從鬼門關走了一趟之後,我忽然就想明白了很多事情,人生一世,凡事不必斤斤計較,最重要是活的開心,幼常你以為呢?”

“趙老將軍,你悟了!”馬謖贊了一句,從懷裡摸出剩下16顆黑乎乎的丹藥,擺在桌子上,沉聲說道:

“老將軍,我還有一些速效救命丸,每一顆藥丸都可延長將死之人三個月壽元,現在我們分了它吧。”

聞言,趙雲一臉震驚:“這莫非就是將趙某從鬼門關救回之神藥?”

“是它!”

“幼常,你老實說,有多少這樣的神藥?”

“很多!”

“很多是多少?”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趙雲瞪大眼睛,呆住,一瞬間腦袋裡颳起了風暴。

馬謖從自己開始,一邊分配藥丸,一邊碎碎念道:

“我有心病,藥不能停,第一顆歸我;丞相操勞國事,藥得常備,他一顆;老將軍你年紀大了,你一顆……”

很快五圈下來,藥丸被分成三堆,還剩下一顆,正好又輪到馬謖。

他正要伸手去拿,忽然眼前一花,藥丸被趙雲扒拉走了。

“???”

馬謖抬眼看向趙雲,疑惑道:“老將軍,您方才不是說:人生一世,最重要就是活的開心,凡事不必斤斤計較麼,這是?”

這是錙珠必較啊!

趙雲捋著鬍鬚,微微一笑,“沒錯,這是一顆,不是一斤,我並沒有斤斤計較。正如幼常之前所說,這很符合邏輯吧?”

“……”

馬謖直直望著忽然變成了老頑童的趙雲,陷入了沉思。

趙老將軍就單純從鬼門關走了一趟,就性情大變了?

不會是這藥丸有什麼後遺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