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喜劇大爆炸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八章:大家來找茬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八章:大家來找茬

開心對自己的第一部電影十分用心,自然想要精益求精。然而一個優秀的剪輯師是很難找的。

當今世界最偉大的導演恐怕能舉出一打,但最偉大的電影剪輯師數來數去,卻只有那麼幾個。他們的名字往往不為大眾所知,這也是由其工作-的性質決定——剪輯。

一部上佳影片能讓觀眾沉浸在故事、人物情感和命運之中,而完全看不見剪輯的痕跡,這是剪輯師的至上功夫,而剪輯,正是電影區別於攝影、戲劇、表演、文學,最終宣告自己作為獨立的藝術形式存在的標誌。

有人說,在這數碼攝像機普及的時代,不一定誕生更多更偉大的導演,但一定會催生一代偉大的剪輯大師,理由很簡單,當誰都可以動輒拍攝上百小時素材的時候,如果沒有一雙睿智的眼睛加一雙快刀斬亂麻的果斷的大手,任何潛在的經典都可能變成過眼雲煙、視覺垃圾。

這個行業中,開心也有自己崇拜的偶像,好萊塢剪輯大師沃爾特·默奇。

那是一個在黑暗的剪輯室內創造了一個個奇蹟的好萊塢“教父”式人物,當然不光因為他為科波拉締造過《教父》三部曲的傳奇,經他之手,剪輯出來的經典大作數不勝數。在剪輯師作為“看不見的藝術家”普遍不為外人知的情況下,沃爾特·默奇是全世界唯一頻頻出現在人們文化視野中的剪輯大師。

……

當然了,現在扯這些都沒用,開心沒本事去找默奇。他現在需要的不是多麼大腕的剪輯師,也不是剪輯師的水平有多麼多麼高超,而是能理解他的意圖並且擁有足夠的默契。

國內有哪些呢?

答案是不認識、不清楚。也許再過幾年就會有許多選擇,譬如後世“姜聞御用剪輯師”的張一凡,他還略知一二,可人家現在還在外企廣告公司打工呢。他本能的摒棄現階段的國內剪輯師們。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那麼問題來了,難道還要去香港花費高價來請人?

剪輯在一部電影裡面的重要性已經無需多言,事實上大部分的導演都是剪輯師,除了一些新銳導演,或者王家衛這種根本懶得管剪輯的導演。因為就算他們技術跟不上但是電影整體把握,該去該留等等問題也是導演分內的事。

香港之前有“四大剪刀手”之說,他們分別是“香港第一剪”麥子善,“多才剪輯師”胡大為,“低調剪輯人”姜全德,“流暢天師”張耀宗,也正是他們及他們的徒子徒孫將電影裡面的鏡頭變得緊湊流暢,靈力肅殺。

還有當今的權威陳其和、李東全、林安兒等人。

開心都想要,可他也要考慮很多問題。

這些人肯不肯來內地幫他這個一文不名之人剪輯電影尚在其次,文化背景的不同,決定了他們剪不了開心想要的東西,你不可能讓一個很西化的人來剪輯中國的故事。請金牌剪輯手,估計要價都不比斯琴高媧便宜。請一般的,他又不願意。

——沒有人比開心更瞭解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畫面,就勉為其難自己勝任了。

他在皮克斯實習期間,接觸到了世界上最新的電腦編輯裝置,以及先進的理念,他的能力在好萊塢得到了鍛鍊。真要自己動手,也絲毫不會露怯。

整部電影拍攝的素材還是挺少的,只有兩百多分鐘,在一般的電影中已經算是相當少了。這得益於他有原作來參考對比,大部分鏡頭都是按照剪輯版成片的順序拍攝的。而且裡面還包括了很多靈光一現時新增的鏡頭;大部分則是不同的表演效果的鏡頭,比如小孩子在表演某段內容時的眼神、笑容,笑得純淨,他滿意,眼神天真,他同樣難以捨棄。

現在的剪輯工作,就是要他做出一個選擇了,只能剪成90分鐘左右的標準電影片長。而且,還有阿寶這個超級助手在。他很期待有阿寶的幫助,會剪出什麼效果來。

很果斷的在公司裡裝修出一間漆黑的剪輯室,便一心沉浸其中。

國內那種搖片子的時代已經過去,現階段的電影剪輯技術從裝置上說已經和國際持平,做片子都是底片直接掃描成數字信號,然後存在硬碟裡,在機器裡剪輯,然後做特技,所有東西在電腦裡合成完以後,最後把完成的膠片做成複製。

老闆要自己完成電影的後期制作,公司上下都很好奇。

“老闆,您的龍井茶。”白小雅端著茶杯走進來偷瞄,“我能看看怎麼剪輯的嗎?”

開心馬上趕人,道:“你閒的沒事幹是吧,去北影、中戲門口招聘去。”

“切,牛氣什麼呀,哪家公司的老闆會整天兇員工啊。”白小雅不忿的將茶杯放在桌上。

這個“守財奴”屬性的財務主管,如今還真是不可或缺了。本來白小雅來公司就是實習的,當時學校早就開學了,劇組卻還在緊張拍攝中,如果她走人,開心就必然要再次去找一個財務……那麼緊張的拍攝,又被這種事打斷,可想而知會有多大火?她必須要做出一個選擇。

這個中央財經大學金融系的高材生工作時間雖然不長,卻已經對這小小公司產生了感情,最終決定留下來,也等於是為了電影而放棄了讀博。

當初開心是不知道,電影拍完了,才得知白小雅做出的犧牲。整部電影,可不僅僅只有他一個人在付出呢。

想及此,開心立馬換上笑容,“還鬧脾氣了。到底你是老闆還是我是老闆啊。剪輯本來就是靜心的活兒,你又不懂。一打岔,我的努力不就全沒了。”

“出去出去,到時候肯定讓你們最先看到電影成片。”

好說賴說,總算打發走了居功自傲的財務主管。辦公室燈光暗淡下來,開心也正式進入剪輯狀態。

“阿寶,開工,先將電影素材整體過一遍。”

“好的先生。”阿寶磁性的合成音在室內迴響著。

導演親自剪輯自己的電影也有一件難事,對待影片的風格、格調,因為在拍的時候就會有強烈的主觀因素,現在剪輯時在某些地方用心太多就會捨不得割捨,往往會陷入選擇糾結症中。

要選擇的太多,如果沒辦法解決,開心甚至懷疑,等自己剪完這部電影都要得抑鬱症了……好在還有阿寶。

“阿寶,你評價一下這兩個鏡頭的區別?以你的思考方式,認為那個鏡頭比較好。”再次對一副鏡頭糾結中,只好求助阿寶。

“先生,根據我的分析,號鏡頭的光譜色調與全片平均基調有5.5%的相似度,而1號鏡頭的光譜色調區別過大,僅僅有1.%的相似度……”

“不可能吧,區別這麼大。”開心吃了一驚,兩個鏡頭怎麼看都像是一樣一樣的,他再次與阿寶爭論起來。

“是的先生,我的分析準確度可達小數位後十三位。資料庫裡掃描過你選出的五千部經典電影,對比分析,都顯示出號才是最適合的選擇。另外,根據沃爾特·默奇剪輯六大法則,著重‘情感、故事、節奏、視覺跟蹤、空間連續性、二維平面’先後順序確定剪輯。排除阿寶不瞭解的情感、故事因素,節奏、視覺跟蹤和連續性都在片庫中有更高的相似比例。”

“好吧,你贏了。”

開心無奈放棄,“繼續下一個,175號鏡頭。”

“先生,根據片庫經典案例,建議您將175號鏡頭提前0.058秒更合適。”畫面一閃,75號鏡頭出現在顯示器上。來來回回的播放著對比前後剪輯效果。

可開心使勁揉眼睛,也沒法發現區別。

“……隨你吧。”

開心也漸漸從剪輯中找到樂趣,先讓自己融入情感剪一遍,然後再把自己覺得不舒服的地方刪掉、調整。最後讓阿寶以他的方式剪輯一遍,相互對比分析。彷彿就像一款經典的“大家來找茬”遊戲般。

時不時與阿寶鬥嘴,有時候故意挑選與阿寶的“權威”相反的鏡頭,以彰顯自己主觀因素勝過客觀因素的論調,不過大部分時候都是他完敗。

慢工出細活,就這麼不知時日的幹了一週,終於確定了最終版本。

再次從頭到尾播放一遍,雖然沒有配樂,可這精益求精的效果,已經讓開心眼前一亮。他不斷與自己腦海中的原作進行比較,怎麼都覺得這個版本的成片,要更勝過原片。而且細節處的選擇,也摒棄了原作巴西的風貌,更加適合如今的中國。

心裡也第一次承認了阿寶動不動就拿全球評分前五千的五千部經典電影做對比的做法,“沒準還真是一條不為人知的科學驗證法呢。”

“阿寶,字幕翻譯工作完成了嗎?”

“已經完成全球三十六種主要語言的文字翻譯。先生,需要檢查嗎?”

“……算你了。”

開心再次完敗。(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