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洪荒之元始本紀最新章節列表 > 304 以力證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04 以力證道

元始將融合了父神七人神識烙印的不滅靈光送入星辰之中,每顆星辰的名字都以父神他們的名字命名,分別是: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頂點 23S.更新最快

按照元始估算,只需要一個量劫時間,父神他們七人就可以構建神軀重生,三清心奮不已。

為了防止萬一,元始將這七顆星辰佈置在自己元始帝王大道的星辰附近,由自己親自坐鎮守護。

元始的帝號為中天北極紫微大帝,所以帝王大道的星辰名為紫微星,又叫帝星,因為處於正北方,所以凡間又稱其為北極星,而天樞等七顆星辰,則被世人稱為北斗七星。

一萬年後,元始在紫微星上位眾人講道,專講以力證道的斬屍成聖之法。

鴻鈞老祖在紫霄宮講道,傳下斬屍成聖之法,大羅修士,先斬惡屍(惡念),成就至善,可成混元準聖,再斬善屍(善念),善惡念全除,看清自身本我,可成就混元不朽的亞聖,最後斬去執念本我,可成聖人。

若是魔道一脈的修士,則是先斬善屍,成就至惡準聖,然後斬惡屍成亞聖,最後斬本我成聖,斬屍的前兩步雖然不同,但是殊途同歸。

不過這斬屍成聖之法只適合於先天大道,而洪荒的先天聖道只有有九條,也就是說,走鴻鈞老祖傳授的斬屍成聖之法,最多只能產生九位聖人。

而元始的後天成聖之法,是憑藉自身實力,強行突破先天限制,將後天大道強行推到混元乃至不朽、無上的境界,故而又叫以力證道。

這以力證道依然需要斬去三尸,不過需要修行者在自己身上模擬三次天地晉升,然後做出三次自我否定,並在自我否定中昇華道行的修煉之法。

以力證道的斬屍之法,依然要斬去三尸,因為斬去三尸,對修行者而言,是自身精神境界的三次昇華。

但是元始的後天成聖之法,斬掉的三尸不會消失於世間,這就需要為三尸找一個載體了。

其中第一步斬惡屍相對容易,大羅強者可以藉助自身靈寶,將惡念斬入靈寶之中,因為靈寶多用於殺伐,正適合寄託惡念。

第二步就很難了,必須用龐大的功德做一副神軀,然後承載善念,化作善屍。

第三步最艱難,需要以自身道心為載體,承載本我執念,然後斬去本我,晉升聖人。

所有聽講的修行者聽得如痴如醉,不過也心懷猶疑,畢竟元始現在也不過才斬去惡屍,成就後天準聖而已,後面都是元始的猜測。而且為了這天準聖,元始甚至犧牲了一條先天混元不朽大道。

很多人打定的主意是先等一等,至少等元始斬善屍成功再說,免得傷了道基,壞了修行路。

其實,元始的以力證道的斬屍成聖法,基本上只適合於正道一脈的神族和修羅族,對於魔道一脈的巫、妖、魔三族沒有太大用處。

因為正道為善,魔道為惡,所以屬於若是魔道一系修行者,斬屍成聖的一二步剛好相反,第一步是斬善屍,達到至惡境界,第二步才是斬惡屍,實現本我。

可是對於魔道而言,想用殺伐的靈寶承載善屍,用功德承載惡屍,這都是互相矛盾的,所以他們想要斬屍是更加艱難的,需要有大悟性才能調和陰陽,引導矛盾。

如果僅是這樣也就罷了,畢竟有資格證就準聖的,其悟性都不差,關鍵是第二步,用功德之身斬惡屍。

在鴻鈞合道之後,天道傾向於善,魔道修行者再難獲得大功德,所以這斬屍成聖的法門,對於魔道的用處著實不大。

事實上,這也是鴻鈞捨身合天道的目的之一。

鴻鈞身承正道,他若合天道,那麼天道執行就傾向於正道,只有做了符合正道理念的行為才會被天地認可,獲得功德獎勵。

而在元始的謀劃下,巫妖二族繼承了魔道一脈,其魔道的本質追求讓他們難以獲得功德,沒有功德就鎮不住氣運,沒有氣運,巫妖二族就無法發展壯大,也就無法真正威脅到神族的存亡。

於公,鴻鈞是希望天地按照自己的正道理念發展,於私,鴻鈞相當於是犧牲自己,為神族鋪就一條生路。

而現在,元始更是利用以力證道之法將巫妖二族的後天之路堵死大半。

只是元始沒有說明此事,元始的計劃是,等巫妖二族強者知道這斬屍成聖的難度時,準備另找新路時,神族應該已經湧現多位後天準聖,佔據先機了。

而事實上,元始沒有等到那一天,巫妖二族就因為大戰而失去天道庇佑,天地主角換成了人族。

元始講道之後,各族強者迴歸本族,大羅強者紛紛前往九天之上煉化星辰,而太乙境強者則在洪荒挑選精英,準備送入天庭任職。

這個選拔過程有一些麻煩,因為各族精英都不願犧牲自由身進入天庭,受天庭約束。

最後,在各族準聖大能的強制法旨下,各族才勉強湊夠天庭神職,洪荒四大種族,有三千餘位太乙,四萬九千真仙,一百二十萬化境,千萬神境上階的四族精英進入天庭擔任各級職務。

天庭的職務分為四大類:

第一類是在天宮內任職的,稱為天神,以元始為主,太一和伏羲為輔;

第二類是守護星辰的星神,首腦是妖族祖龍等六大神君;

第三類是管理四族內部事務的正神,首腦自然是四族的準聖和亞聖;

第四類是分區域管理洪荒大地的地祇,首腦是巫族后土皇地祇。

身為天地主角,妖族在天庭中處於絕大多數,妖族兩百多位後天大羅,兩千五百餘名太乙,四萬五千餘名真仙全部進入天庭任職,千萬化境妖族,數億神境妖族,有百萬化境,九百萬神境的精英進入天庭。

巫族的立身之本是大地濁氣,對於懸浮在不周山山巔之上的天庭有著天然的畏懼,所以除了進入天庭的人數並不多,大羅以下,只有百餘位太乙境的上巫,千餘真仙境的巫族進天庭任職,只佔本族實力的二分之一,而且多是擔任巡查使一類的在大地上履職的職務。

另外,巫族還派出了近十萬化境下巫和百萬神境的巫士擔任天庭的天兵仙吏。

修羅族人數更少,只派出了三十六位太乙,二百一十六位真仙,一萬化境族人進入天庭。

妖族之外,天庭第二大勢力是神族,有四十八位大羅,三百六十位先天太乙大神,兩千真仙上神,十萬化境戰士進入天庭。

其實神族一脈勢力強大,百餘萬化境族人,真仙境的上位神超過三千,後天大神有四五百人,還有八十多位後天大羅,十四位先天準聖,三位亞聖。

這還是明面上的實力,暗地裡,神族和修羅族有上千名先天大神,這次一出手就是三百六十位先天大神,著實震住了巫、妖二族,為元始奠定天庭和玉帝權威奠定了基礎。

可神族秉承韜光養晦戰略,只派出一部分力量進入天庭。

神族在天庭中,除了正神和星神之外,在其他三類神職中主要擔任監察類職務,主要負責協調仲裁妖巫兩族矛盾。

而按照元始的要求,四族內部矛盾和四族之間的矛盾,採取的是民不舉官不究的原則,所以這些監察類神職很多時間都無事可做,可以安心修煉。可是監察神職一旦出手,則極具威權,屬於天庭一等一的清貴神職。

巫、妖兩族雖然眼紅,可是他們也知道,神族是最適合擔任此類神職的了,因為神族屬於正道一脈,天性純正,能夠秉公而行。

而巫、妖二族屬於魔道,天性自私,若讓巫、妖二族之一負責監察,另一族絕對不會也不敢信任。

天庭的神職安排妥當,洪荒正式進入天庭統治的時代,這就如同人類社會由原始的部落時代進入到奴隸制的國家時代一樣,是文明發展到新高度的表現。

天庭鎮壓了數起洪荒大戰,樹立了天庭的威權。

隨著天庭的權威深入洪荒,雖然戰爭無法全部消失,但是也少了七八成以上,讓混亂的洪荒大地上的生靈,感受到了什麼是秩序。

一個量劫之後,各位星辰之主完成了星辰的煉化,周天星斗大陣算是最終完成。

同時,洪荒秩序初定,天降無數功德,在天庭中任職的所有修行者,即使是最普通的天兵和仙吏,最少也能分到一縷功德之光的功德。其中,又以監察類神職獲得的功德最多。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無數天庭神職人員因此道行大進,很多先天大羅藉助功德有望突破大羅,晉升準聖。

很多天庭低層兵吏功成身退,回返本族修煉,加上很多兵吏壽元衰劫隕落,天庭空缺出大量神職。

而這些空缺的神職成為四族爭搶的目標,四族大量新生代精英爭搶著要進入天庭任職。

以權震之,以利誘之,這一刻,天庭才真正成為洪荒的主宰。

為祝賀周天星斗大陣正式煉成,以及紀念天庭成立,西王母在瑤池設立蟠桃會,宴請洪荒強者和天庭中高層的神職仙官。

與載歌載舞的天庭諸仙相比,三清此時則臉色難看,不知是喜是怒。

在三清面前站立著七位神靈。

這七位神靈各個資質出眾,器宇不凡。

可是三清卻很鬱悶。

這七人正是北斗七星孕育而生的七位神靈,望著他們身上散發的神力波動,和三清的父神,母神,姐妹兄弟一模一樣,但是卻根本不是三清的七位親人。

三清都修煉了命運大道,三人掐指一算,已經知道根由。

七人的重生就和羅睺的轉世之身無天一樣,無天從來不承認自己是羅睺,認為羅睺不過是他的一段記憶而已,無天和羅睺是兩個人。

這一點,如果用科學解釋,無天就是用羅睺基因克隆出來的一個全新的生命。

而三清眼前的七位神靈也是一樣,擁有這和三清父神他們一樣的神力波動,但是卻是全新的七個生靈。

更重要的是,這七個神靈沒有清天樞等人的記憶。

無天能夠擁有羅睺的記憶,那是因為羅睺自身就是亞聖,真靈不滅,所以記憶隨著真靈轉生。

而三清的父神清天樞他們隕落的時候,道行低弱,所以他們雖然重生,但是記憶卻在重生的過程中被天道磨滅了。

太上長嘆一聲:“修行從來都是自己的事,依靠外力怎能長生,父神他們隕落就是隕落了,吾等即使將其復活,也不再是真正的父神了。”

通天留下兩行熱淚,眼前的事實幾乎擊潰他的道心。

元始“哇”的一口精血噴出,身子一晃,不能真正的復活父神母神,上千量劫的堅持落空,這對他是一個何等的打擊。

元始嘆息了一聲,道:“爾等七人算是本座三清一脈的嫡系血脈,以後就隨侍本座左右,為本座近衛,本座為你等賜名。”

元始指著為首之人,道:“爾出身天樞星,名為貪狼。”

“爾出身天璇星,名為巨門。”

“爾出身天璣星,名為祿存。”

“爾出身天權星,名為文曲。”

“爾出身玉衡星,名為廉貞。”

“爾出身開陽星,名為武曲。”

“爾出身瑤光星,名為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