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洪荒之元始本紀最新章節列表 > 576 黃帝部落,若水之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576 黃帝部落,若水之戰

面對炎帝家族的戰爭威脅,姬氏由人退縮了。

“顏面和生存相比,舍掉一些又有何妨?”一位真仙道。

黃帝呵呵冷笑,道:“何妨?如果炎帝家族的條件是姬氏所有化境及以上的修士,全部去為炎帝家族為奴千年呢?你也去嗎?”

“什麼?欺人太甚!”宮殿內,群情激奮。

黃帝見族人心情激動,暗自點頭,人心可用。

當年炎帝家族的太乙仙人找上門來,確實提出過條件,想要炎帝家族放下姜奐的因果,以後姬氏所有修士,凡是修煉到化境的,必須前往炎帝帝宮擔任一千年的侍衛。

以炎帝大羅之尊,能在其帝宮中擔任侍衛,對於人族各家修士而言,不能算是侮辱,反而是提拔,若是運氣好,得到炎帝提點幾句,都是一件天大的福緣。

因此,炎帝一族的太乙仙人一開始提出這個條件,並不擔心黃帝拒絕。但是令其沒有想到的是,黃帝直接就拒絕了。

不說黃帝已經拜入廣成子座下,準聖弟子如何能看上區區大羅弟子的身份,也不提黃帝敢不敢背叛師門,但就從這件事情的本質來看,事情就不是那麼簡單的。

從炎帝的角度來看,此事對炎帝,對人族皆是有大益處的。

人族修士在炎帝帝宮擔任侍衛,不說能不能得到炎帝的提點,僅僅是炎帝氣運的分享,就能讓其最少多度過一次天劫。而炎帝,得到人族修士的侍奉,也可以凝聚人族氣運,更快的晉升準聖。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本是雙贏的好事。

可是世間有陰陽,一件事既然有好的一面,自然也就有壞的一面。

所有在炎帝帝宮擔任侍衛的修士,從此以後就被天道打下了炎帝的印記,從此以後,這些修士未來無論成就再高,也永遠無法超越炎帝。這就如同妖族的血脈限制一樣,無論多麼尊貴的血脈和天賦,妖族的實力永遠別想超過本族群的老祖。

對於黃帝來說,炎帝的要求傷害更大,黃帝修的乃是帝王大道,帝王乃是至尊,若是黃帝當日服軟,帝王道心必然受損,以後永遠不會有大前途,大羅即將是他的極限。

事實上,神農也是廣成子的記名弟子,也修行了帝王大道,所以神農才會號稱炎帝。

那位傳話的太乙仙人,乃是炎帝嫡系,自然知道炎帝的用意何在,黃帝一拒絕,他便看出了黃帝的野心,和炎帝無二。

所謂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以人族的體量和底蘊,最多只能供出一位準聖,人族天皇太昊和地皇神農走的不是同一條路,尚可良性競爭,可這黃帝分明是要和神農搶獨木橋,這就不能忍了,大道之爭,唯有你死我活而已。

所以炎帝家族的太乙仙人才會藉著黃帝拒絕的藉口,和黃帝進行生死之戰,只是這位太乙境強者怎麼也沒有想到,剛剛晉升真仙,連境界都尚未穩固的黃帝,竟然能擊敗他這個老牌太乙仙人,這位太乙仙人見黃帝僅僅是真仙就有這等實力,更是擔心黃帝會對炎帝產生威脅,所以他想以死相拼,至不濟,也可以用自己的性命換來炎帝家族和姬氏開戰的名義。

可是真正的強者從來不會畏懼敵人的強大,恰恰相反,強大的敵人才是磨練自己的最好的工具。

炎帝正是一位真正的強者,所以他降下意志,以三會的時間換了屬下的一條命,實際上是給黃帝和姬氏一個發展的時間,讓黃帝和姬氏有資格成為自己的對手。

炎黃之戰,正是兩位強者之間的大道之爭,不是誰想罷手就能罷手的。

黃帝見族人人心可用,心中寬慰不已,趁勢宣佈,姬氏進入戰前準備的狀態。

第一個準備,黃帝決定建立部落,以黃帝部落取代姬氏,炎帝家族與姬氏家族的戰爭,轉變成了炎帝與黃帝兩大部落的戰爭。

這樣做的因果有三:

第一,炎帝黃帝是姜、姬二族族長,既能代表整個家族,也能代表家族中自己這一支脈。

若是黃帝不建立部落,那麼這一戰就是姜、姬二族的戰爭,最後的結果就是一家血脈斷絕,人族十二大世家,只剩十一家,這對人族是一個身份慘重的損失。要知道,十二世家的強大,不僅僅在於家族現有的強者,更在於這個家族的血脈能夠產生更多的強者。

而黃帝若建立部落,以部落的名義開戰,炎帝也可以以自己嫡系的炎帝部落應戰,那麼這一戰就變成十二大世家中,姜姬兩家的分支之間的戰爭,最後無論誰贏誰輸,十二大世家的血脈不會斷絕。

炎帝和黃帝爭的是人族領袖的地位和氣運,只有人族強大,他們才會更強大,所以即使開戰,也會提前做好善後的工作。

第二,萬一黃帝戰敗,也不會拖累“姬”這個姓氏,

黃帝從師尊廣成子那裡知道,姬氏之所以會被尊為人族第一世家,不是因為姬氏建立了人族第一個大一統皇朝周朝,而是因為建立周朝的這個人叫姬宮。

人族十一大世家只以為姬宮擁有滅殺準聖的實力,而且還活著,所以才會奉姬氏為第一世家。

可是黃帝知道的更多,廣成子告訴他,姬宮乃是太上聖人的分身。

黃帝若是以姬氏族長的名義開戰,那他就要代表太上聖人的尊嚴,若是勝了還好,敗了的話,丟的是聖人的麵皮,這個因果可就太大了。帝王大道的修士不怕失敗,元始帝王大道講究失敗乃成功之母,知恥而後勇,但是黃帝代表姬姓失敗的話,足以壓得他永世不得翻身。

第三,黃帝也不願沾“姬”姓的光。

“姬”姓既然代表太上聖人的顏面,即使太上聖人不插手,因果聖道作用之下,黃帝也能借到聖人氣運,未戰已贏三分。

黃帝不願意做這種占人便宜的事,這是對對手的不公平,黃帝更不願意因此而失去一次砥礪自身的機會。

在黃帝部落建立起來以後,整個黃帝部落開始做戰前的動員,大量的凡人被送到姬水流域腹心地帶,大量的修士被調往邊疆。

兩千年後,炎黃兩大部落的戰爭終於正式爆發。

這是一場波及修士與凡人兩個層級的戰爭,炎帝部落百萬凡人大軍,十萬修士大軍組成的先鋒殺入姬水流域,而黃帝部落亦派出了等量的凡人軍隊和八萬修士,在黃帝之女魃的指揮下迎戰。

魃是黃帝晉升真仙以後生下的女兒,部落三公(三大天仙)之一,也是黃帝諸多子女中唯一一位證就天仙的。

人族亦重血脈,修士道行越高,子嗣的血脈天賦也就越強。尤其是到了化境以後,修士開始接觸大道、法則,身體已經蘊含大道或法則之力,若能生下子嗣,有很大機率是有特殊仙根的先天道體,若是資源、教育跟得上,未來成就往往能超過父母。

黃帝晉升真仙之後,作為姬氏一族血脈最強者,按照人族規矩,黃帝開始廣納妃子,一共生下子女二十五人,其中特殊靈根的先天道體者有十四人,各個都曾修煉到化境,被黃帝特許建立屬於自己的氏族。

故後世人族史書有載:凡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巳、滕、箴、任、荀、僖、、儇、依是也……二人為姬,二人為已,故十二姓。

黃帝二十五子女中唯有魃證就真仙,而且還是天仙,正因如此,黃帝最為看重魃,將炎黃部落首戰的指揮重任交與她。

魃不負父望,指揮八萬修士大軍,接連擊敗兵力佔優的炎帝大軍,並以一己之力擊退炎帝部落三位真仙聯手。

炎帝部落見局勢不妙,又調集二十萬修士增援。

面對絕對優勢的敵軍,魃率領部隊後撤,炎帝部落大軍緊追不捨,卻沒有想到被魃引入包圍圈。

原來黃帝早已佈下了口袋陣,在姬水支流若水,由部落另外兩名天仙指揮了十五萬修士大軍佈下法陣,已經嚴陣以待。

此一戰,炎帝部落三十萬修士大軍被全殲,唯有十餘位天仙身免。

炎黃部落之戰,在若水一役之後,戰略攻守轉換。

說起來,黃帝部落另外兩位天仙亦是後世人族赫赫有名的帝王,一位叫顓頊,一位叫窖。

在黃帝諸多妃子中,有一位妃子嫘祖,修煉到了化境,成為黃帝正妃,生有二子,長子玄囂,次子昌意。昌意生一子名曰顓頊,渡六次天劫證真仙,成就天仙之體,現任黃帝部落三公之一;玄囂生子極,極生一子叫窖,亦是六劫天仙,部落三公之一。

這二位天仙,一是黃帝之孫,一是黃帝曾孫,都是黃帝看重的後輩。

黃帝自感自己教育子女的能力不足,所以把自己的十幾個資質出眾的孫輩全都送到廣成子跟前,請師尊代為教導。

廣成子經過一番考驗,只有顓頊和窖透過考驗,被廣成子留為記名弟子,並和黃帝一樣賜名‘帝’字,帝顓頊和帝窖在廣成子跟前修行七千年,證就天仙之後才迴歸部落。

在黃帝之後,帝顓頊和帝窖亦證就帝王大道,成為人族三皇五帝之一。

人族三皇五帝都曾受廣成子教導或指點,正是因此,讓廣成子帝師之名響徹洪荒,廣成子也是在三皇五帝證道之後,完善了帝師大道,跨過準聖境界,成為闡教第一位敲金鐘出師的弟子,這是後話。(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