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洪荒之元始本紀最新章節列表 > 638 人族九鼎,夏商更替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638 人族九鼎,夏商更替

因為人族的內訌導致人族在戰後的實力不但沒有增強,反而有了倒退,人族五帝和大禹終於決定在人族內部進行改革。

六大準聖授權大禹之子啟在東勝神洲建立一個大一統的人族皇朝,以人族皇朝的名義管理東勝神洲。

準聖法旨降下,大多數人族仙人表示服從。人族仙人雖然多數都是功勳貴族,但是他們也不願意為了滅不絕的叛軍而耽誤自己的修行,如果有一個穩定的秩序,他們寧願放棄自己家族的特權。

於是,啟攜大義民心建立皇朝,國號為夏。

伯益等十餘位大羅對此表示不滿,他們集合不願失去權利的功勳貴族,割據四方,拒不合作。

夏朝建立後,對內建立完善的人才選拔培養機制,對外進行征服,與不服從夏朝的人族格局勢力開戰。

經過百餘量劫的戰爭,夏啟連續擊敗了舊貴族聯軍,逼迫舊貴族臣服。

慢慢的,伯益一方勢力越來越弱,眾叛親離之下,伯益約戰夏啟於會嵇山。

夏啟與伯益在會嵇山脈決戰,啟一舉斬殺伯益。

本來大部分功勳貴族已經臣服於夏啟,但是伯益之死卻讓人族再起波瀾。

伯益乃帝顓頊之後,在正魔之戰中立下赫赫戰功,曾斬殺了三位魔道大羅,威望極高,可是卻被夏啟所殺,令原本已經臣服的舊貴族不滿。

伯益的好友,大羅強者扈率麾下有扈氏一族復叛,多位大羅響應。

夏啟集合皇朝大軍與有扈氏聯軍大戰於甘山,史稱甘之戰。

有扈氏戰敗,夏啟再次陣斬大羅強者扈。

接連兩位大羅強者隕落,人族六大準聖沒有一人出面,這讓夏啟權威大振,也讓其他大羅認識到了準聖的決心。

終於,人族奪得天地主角後的第一個大一統皇朝建立起來。

夏啟登基為王,為表示對天庭的尊重,夏啟自稱天子,取天庭執掌天意,人族不敢居於天意之前,願為天之後裔的意思。

在以強權徹底壓服眾多舊貴族之後,夏啟反而退了一步,以皇朝法律的名義保留了功勳貴族在各自封地內的特權。不過各個貴族的封地面積卻小了很多。

夏啟宣佈,恢復以前周朝時的五等爵位制。

最低一級爵位為男爵,封地為一座山峰,為人族立下足夠功勳者皆可受封。

男爵之上為子爵,封地為山峰九座到一百零八座不等,受封要求除了要有相應的功勳之外,道行還必須達到化境。

子爵、男爵兩級貴族隕落後,封地收回,由皇朝派遣官吏管理。

因為子爵和男爵只封一世,所以這兩級爵位屬於低階貴族。

子爵之上是伯爵,封給人族真仙境強者,封地為一條山脈,伯爵之上是侯爵,封給人族太乙境強者,封地為一個山脈群。

侯爵和伯爵在自己的封地內享有對所有靈地的處置權力,對封地內化境以下的修士,侯爵和伯爵可以全權處置,但是封地內的化境修士,侯爵和伯爵無權擅自處理,化境修士若是犯法,侯爵和伯爵要麼將其放逐,要麼提請皇朝法官審判。

此外,侯爵和伯爵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內冊封低階貴族,當然,冊封低階貴族需要得到皇朝的認可。

侯爵和伯爵若是隕落,皇朝雖然會收回封地,但是會根據其子孫後裔的道行境界分封低階爵位。

侯爵和伯爵能將富貴下傳一代,屬於中階貴族。

侯爵之上是公爵,屬於高階貴族。

所有人族大羅強者皆封為公爵,封地為一仙域,仙域內一切靈地和大小事務,皆由公爵處置,皇朝概不插手。

若是公爵隕落,其家族後裔可以繼續享受封地權益十八個量劫。十八個量劫之後,封地收回,皇朝對公爵後裔按照道行境界進行分封。

夏啟的五爵分封制,削弱但保留了功勳貴族的特權,亦為人族普通修士留下了足夠的生存空間,屬於兩全其美之策。

對於人族的變化,洪荒各族看在眼裡。

各族強者對人族的分封制度看法一般,認為這不過是拾妖族領主體制的牙慧。

各族真正關注的是夏啟為了收權改革,竟然對立下赫赫戰功的大羅強者伯益和扈下殺手,簡直是冷血至極。

要知道。在妖、巫二族,凡是在對外戰爭中立下戰功的族人,絕對不會輕易下殺手,即使是內戰不斷的妖族,也會放這些功勳族人一馬。

不過各族強者也為夏啟的果斷而驚歎,人族敢這麼做,就意味著人族是一個為了發展而不顧一切的種族,未來的洪荒,必將是人族的天下。

夏啟在建立五爵之外,又分東勝神州為九個部分,是為九州,故而後世稱神洲亦為九州。

從此之後,人族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

一百零八量劫之後,人族人口增長,修士數量激增,連大羅強者都超過了百人,整體實力終於超越了妖族。

在這樣的大好局面下,人族始祖準聖大禹代表人族,取九洲各仙域各山脈之銅,煉製了九件祭天禮器九鼎。

九鼎者:豫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揚州鼎、荊州鼎、梁州鼎、雍州鼎、冀州鼎、兗州鼎。

大禹以九鼎盛放各種奇珍異寶,然後舉行祭天儀式。

祭天完畢,天道感應,賜下功德氣運,人族終於取代妖族成為新一代的天地主角。

人族祭天禮器九鼎吸收了部分功德,成為鎮壓人族氣運功德至寶。

三皇五帝和大禹各自收取一鼎,從此之後,持九鼎者為人族領袖。

九鼎問世,人族氣運大昌,人族共主夏啟憑藉氣運終於一舉突破大羅,晉升混元準聖。

夏啟晉升混元準聖之後,決定退位歸隱,修行大道。從此人族共主在晉升準聖後退位成為慣例。

夏啟退位後,其子太康繼位為天子。

太康雖然貴為天子,且有大羅天仙的道行,但是威望不足以服眾,人族大羅中有志於帝王大道的強者群起逐鹿,欲爭共主之位。

夏啟一脈帝族雖然不乏強者,但是也不足以面對整個人族的競爭。在競爭中,夏朝接連隕落了太康、中康、相這三位大羅強者。

不過夏朝畢竟一統人族多年,底蘊深厚,第五代天子少康臨危受命,以聯姻、結盟等方式拉攏有虞氏等三皇五帝的嫡系部族,終於壓服人族各部,史稱少康中興。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但是好景不長,三皇五帝大禹等人族準聖認為,皇帝輪流做更有利於人族的發展,所以十大準聖傳下法旨,命有虞氏等始祖嫡系部族退出共主之爭。

沒有了有虞氏等強大部族的支援,又得知了準聖法旨,夏朝帝族心灰意冷,諸位大羅歸隱,率大部分族人退入自己的封地。

大夏天子少康雖然有機會歸隱,但是為了盡帝王之責,率部死戰,最終隕落。

少康之後,夏朝帝族一脈的太乙境仙人杼、槐、芒、洩、不降、扃、廑、孔甲、皋、發等相續繼天子之位,苟延殘喘的為大夏皇朝續命。

夏朝帝王發隕落後,其子桀繼承夏朝最後的氣運,證就大羅,與人族眾強者相爭。

此時的桀因為目睹了從夏啟的繁榮鼎盛到夏發的衰敗,絕望之下已經徹底失去了理智,率領倖存的帝族瘋狂的攻擊各方勢力,所過之處生靈滅絕,引起人族公憤。

最終,帝窖的嫡系後裔,子姓一族的成湯集合人族各部,於鳴條山擊敗夏朝大軍,並斬殺桀於南巢山。

夏啟退位之後,歷經上百量劫的戰亂,人族終於在成湯的率領下建立起第二個大一統的皇朝商朝。

商朝開國君王成湯在建國二百三十四量劫之後,借皇朝氣運晉升準聖,成為人族第十一位混元準聖。

因為天子晉升準聖後要退位讓賢,成湯擔心商朝會步夏朝後塵,所以在突破大羅之前留下了一系列的預防手段。

首先,成湯和人族子姓帝族之外實力最強大的四大部族結成聯盟。

這四大部族為人皇軒轅黃帝一脈的姬姓部族,地皇神農炎帝一脈的姜姓部族,天皇太昊一脈的崇姓部族,以及帝顓頊一脈的鄂姓部族。

成湯冊封四大部族族長為四大伯候,統領四方諸侯,並且和他們約定,商朝帝族嫡系子弟,必娶四大部族的嫡系女子為正妻,帝族嫡系女子必嫁四大部族嫡系子弟。

其次,為了保住商朝子姓帝族的元氣,成湯規定,在他之後,子姓一族所有大羅不得做天子。商朝天子全部由帝族的太乙境仙人繼位,若天子證就大羅,在九量劫內必須退位讓賢。

成湯此舉大有深意,他想的是,萬一商朝社稷難保,子姓一脈的大羅也隨時可以抽身而去。

最後,成湯命令,商朝天子要不斷發起對妖族佔領區域的征服戰爭。

東勝神洲並不全屬於人族,還有一百多個仙域的地盤被妖族大聖無支祁佔領。

雖然現在人、妖二族已經停戰,但是小範圍的衝突也是可以包容的。

商朝天子若只有太乙道行,他們發起的戰爭也就只會侷限在太乙層次。這個層級的戰爭,不但不會引發人妖二族的大規模衝突,更可以轉移人族內部矛盾,還能起到練兵的作用。成湯相信喜歡在戰爭中成長的妖族也會願意和人族進行這場默契的小規模戰爭。

留下了這些後手後,成湯開始閉關修行,在晉升準聖後出關退位。

成湯之後,武丁等太乙境仙人相續繼天子位,統帥人族和妖族鏖戰,多位天子隕落在對外的擴張戰爭中。他們雖然戰死,卻為大商皇朝贏來了無比的威望,穩固了商朝的統治。

商朝和人族在戰爭中不斷的發展壯大,終於,商朝天子之位傳到末代帝王帝辛一代。

(本卷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