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我在西遊開飯店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一章 李二驚怒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一章 李二驚怒

“你們兩個,在這守著不得胡亂走動,我去通知縣令大人!”

稍稍緩過神來,差役趕緊出聲吩咐一聲,自己則是迅速轉身,快步向著來路跑去。

這種級別的權貴遇害,自然不是他一個小小差役能夠處理,得趕緊將此間情況告知縣令大人才好。

不過差役心中卻是清楚得很,如今的這般境地,即便是萬年縣的縣令,只怕也只有向上稟報的權力。

這可是一名開國縣公、兩名開國縣伯!

整個長安城中,只有大理寺才有權查審這樁案件。

不過即便是大理寺卿,也不過只是正三品官職,又哪裡敢當真去查審東林公府。

想來此間情況,終歸還是得鬧到陛下面前去。

如此想著,差役心中不禁更加煩悶。

這種涉及勳爵權貴的案件,乃是最為棘手,不論誰來都是躲之不及,生怕受了牽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且忙到頭來,功勞又不可能落到自個頭上,當真是吃力不討好。

輕輕嘆氣搖頭,差役腳下步子不由又加快了幾分,只想早些脫開干係。

到得萬年縣衙,果不出差役所料,萬年縣令聽完案訴,亦是被這訊息嚇得心膽俱裂,馬不停蹄地遣人將訊息向著大理寺傳去。

能夠當上京師萬年縣的縣令,莊和豫本身便是士子出身,身後亦是有著氏族身份,他知曉的東西,可比那區區差役多上不少。

東林縣公封德彝那是什麼人?那可是正兒八經的開國重臣,昔日太上皇李淵的絕對親信,堂堂的國公爺。

若不是當初站錯了隊,輔佐陛下之時暗中支援建成太子,只怕如今依舊還是當朝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即便是後來暴露了陰持兩端之事,受了陛下貶謫,那也是一方縣公,又素來與太上皇走得親近,便是諸位國公,也不敢輕易去招惹這位封縣公。

可是今日,這位身份不凡的封縣公,竟是在這長安城中被人取下了首級,連帶著還有兩位縣伯,這讓莊和豫如何能不慌張。

稍稍定住些心神,莊和豫趕緊繼續下令,讓人先將那西遊軒守住,即便知道已是多餘之舉,卻也不敢落個不作為之名。

此番訊息干係重大,自然不消多時便層層傳遞到了太極宮中。

李世民正端坐在桌案前,看著手中戰報面含微喜。

自那達贊乾布重傷潰逃之後,秦瓊率兵一路西進,到今日已是逼近吐蕃領土。

唐軍所過之處,党項、白蘭羌、吐谷渾等國等無不俯首稱臣,進獻珍寶,自大破突厥之後,李世民已經許久沒有如今日般爽朗。

下方立著的長孫無忌亦是心情不錯,朗聲稟道:“陛下,今日徐州刺史石浩歌傳來急報,徐州已是三月無雨,九月正是冬麥播種之時,若是再如此乾旱下去,只怕徐州明年便要鬧出饑荒,石刺史來折,詢問該如何處理。”

李世民心情正好,聞言眉角微蹙,頭也不抬地隨意應道:“這石浩歌也算是有名的老臣,怎麼越活越顯得拘謹了,這麼點事情居然還要專程來請示一番。傳朕旨意,依照慣例,去請淮河龍王布場雨,若是那老龍不肯,讓石浩歌自己布一場便是。”

對李世民的話語,長孫無忌倒是並不感到奇怪。

這偌大的天下,哪能當真杜絕得了天災。

自陛下入主中原以來百餘年,這般事情已是發生過不知多少次,早已有例可依。

各州都有常駐的官員修士,主官最低也是築基境界的高手,行雲布雨、搬山填河自不在話下。

諸如乾旱洪水這些普通災害,各州向來都是自行解決,至多事後稟報一番,邀些功勞便是。

長孫無忌心中也是有些疑惑,按說以石浩歌多年出任刺史的經驗,怎麼會因為這點小事來折詢問。

還未來得及出聲質疑,一身紫袍的喜公公已是急步踏進殿中,長孫無忌也只得收聲。

喜公公素來以沉穩著稱,若是連他都急促起來,那必是有大事要稟告給陛下。

相比之下乾旱這種“小事”,倒是不用操之過急。

喜公公幾步走到桌案旁,也顧不上下方的長孫無忌,徑直湊到李世民身前。

“稟陛下!大理寺剛剛傳過來的訊息,東林縣公封德彝、長源縣伯陳實俞、立陽縣伯萬東誠三位大人,於昨夜同時遇害!首級……出現在王膳師的西遊軒中!”

李世民與長孫無忌聞言,面上表情頓時滯住。

長孫無忌便是已經料到會有大事,卻也未曾想到會是這般之事。

也怪不得長孫無忌心中驚異,自百年前李世民稱帝以來,長安城中便從未發生過大臣遇害之事。

這裡可是長安城,凡是有大唐官身爵位在身之人,皆是享著長安龍脈加持,氣運亨通。

何況諸臣氣機,皆與長安九轉大陣有所關聯,但凡有所閃失,司天監瞬時便會察覺,輕鬆推算出其中因果。

是以從來沒有人會傻到在長安城中明目張膽地謀害朝臣,便是前些日子舍了命都要阻止秦瓊療傷的老臣,也從未直接對秦瓊出手過,只敢從藥材與丹師身上打主意。

李世民率先回過神來,肅聲問道:“司天監可有訊息?!”

喜公公面上卻是更加糾結,當即咬牙答道:“奴婢已去問過,直到奴婢去之前,司天監都未有任何異動。只是……只是奴婢在司天監外邊剛將情況說出,司天鏡上瞬時便顯出了變化,卻也只顯示出三位大人受難於昨夜,再無其他資訊……”

話音還未落,李世民已是將手中戰報狠狠扔到了桌案之上,眼中滿是驚懼與疑惑。

喜公公服侍李世民多年,自然知曉陛下此時已是動了真怒,當即不敢再多言語,只靜靜立在原地。

想來也難怪,有臣子在長安城,在李世民的眼皮子底下遇了難,司天監與長安九轉大陣竟是沒有絲毫察覺。

這般事件,已經隱隱是在挑戰李世民對於長安城的掌控,已經遠遠超出了李世民的容忍範圍。

長孫無忌立在下方,亦是和喜公公一般深深低頭看地,不敢隨意開口。

靜待半晌,李世民才勉強穩住心神,深吸口氣輕聲吩咐道:“方翼,你陪貴喜去西遊軒走一趟,務必要謹慎一些,此次出手之人只怕非比尋常。”

“臣遵旨。”

隨著不輕不淡的應答聲傳出,桌案後方的空氣中驀然泛起幾絲漣漪,一道身形憑空顯出,正是那千牛衛王方翼。

李世民沉吟片刻,又緩緩出聲道:“此事未有決斷之前,莫要傳到大安宮中去。”

說到此處,便是強如李世民,語氣中也不禁帶上了些疲意。

在場都是李世民親近之人,自然知曉陛下此時心中所慮。

那封德彝,乃是先前太上皇在位時,最為器重的幾人之一。

到得如今,也算得上是太上皇僅有不多的摯友。

若不是有著這層關係在,以封德彝以往犯下的過錯,幾十年前便該被送回老家,哪能有得在長安城養老的機會。

如今封德彝受此大難,便是心志堅毅如李世民,也一時不知該如何向李淵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