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洪荒之冥河尋道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章 冥河睡過量劫 不周遇三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章 冥河睡過量劫 不周遇三清

冥河將一切佈置完後,就感到元神一陣恍惚,這不是倒黴催的嗎?

先是大耗神念,擁有了四億多的血神念,然後馬不停蹄的,就開始佈置血海大陣,你能不犯迷糊嗎?

最後不知怎麼的,冥河居然就睡著了,這一睡也不知道睡了多長時間,有一日血海的煞氣,增加的十分迅速,將他吵醒了。

“山中才數日,世上以千年。那現在我的情況算什麼?”冥河在自嘲著,他剛剛運算天機才知道,如今三族大戰已過,先天三族龍、鳳凰、麒麟全部沒有討到好。

具體的雖然顯示不出來,但是冥河卻可以猜得幾分,這應該是魔祖羅睺的謀劃,細節就不知道了。

現在冥河就有點無語了,有人是進入大劫之中,然後超脫大劫之外,也有避世不出躲過大劫的,但是誰聽說過睡了一覺大劫就沒了的?

這可是開了個先例啊!這麼長的時間,冥河的道行卻是沒有增加,不過倒是變得非常紮實,一切的後顧之憂沒有了,冥河總算可以去看看洪荒世界了。

洪荒世界剛剛經歷了三族大戰,出來走動的生靈還是有點少,在路上只能看到,一座座高聳的巨山,萬里無人的荒地,一條條的江湖互相纏繞,每一條河流都不比後世的長江小。

走在洪荒的大地上,一股蠻荒之氣撲面而來,如今洪荒的面積,根本就不是能用後世的計算方法,可以描述的。後世的地球的面積,對於洪荒而言,簡直就是芥子一樣,再加上四海的面積,就是冥河這個大羅金仙,花千年時間也走不完。

百川東到海,洪荒大地所有的河流,都是往東流,再一條條慢慢的流入東海,然後東海將海水平攤。

不僅如此,洪荒東方的地脈和靈氣也是多於西方,在開天之初東西兩方雖然有差距,但是不是十分的明顯。

卻不知為何自從三族大戰之後,西方的靈氣開始變的混亂,地脈雜亂無章,要知道地脈非比尋常,地脈一旦混亂就十分麻煩。

梳理地脈,不僅僅是需要大法力,和大毅力,更加要熟悉地脈,最重要的要有氣運做啟用點,不然就是梳理了地脈,這也只是一個死脈,沒有讓靈氣週而復始的能力。

冥河當日能夠改造地脈,是因為他所改的地脈,僅僅是血海之所的,而且冥河有血海八成的氣運。

所以現在洪荒西方式日漸消退,與東方的距離在慢慢的拉開。

冥河一路走來,對自己睡過了三族大戰是痛心不已,要知道當初天地初開,可以說是遍地是寶,有一些在陣法保護下的混沌靈氣不說,就是洪荒平常的靈氣也是想霧一樣的充實。

高山之中,還有未來得及變化的先天戌土,還有水中的殘留的先天葵水,草木之中蘊含的先天乙木,火山之中漂浮的先天丙火,礦石和山脈之中雜含著的先天庚金。

就算是冥河修煉的,不是五行之道,但是練法寶或者給弟子,與他人交換材料,都是無比好使的東西。

現在已經過了一個量劫的時間,這些五行先天之物,早於化為萬物,冥河也只能收集一些天地靈物。

當然冥河可不像後世小說中寫的一些人,一路遇山拔山,見水吸水,雜草都全部拔了,連泥土也是天高三尺。

冥河採取的靈物,都是有大用的,比如可以治療元神之傷的靈草、可以鞏固修為的靈果、讓人不受幻想和心魔的奇樹、可以種植靈根的先天戌土。

毫不誇張的說,冥河收集的靈物,是和太清煉製九轉金丹的靈物是一個等級的。

至於那些什麼萬年的人參,何首烏,靈芝一類。冥河都看不上,它們和前面的相比,完全沒有內涵,這些東西增長的法力,對金仙就沒有作用了,冥河現在是大羅金仙中期的道行,要這些幹什麼?至於徒弟,他冥河的徒弟,以後怎麼都應該是大羅金仙吧,要這些也沒有用。

一路上走走停停,冥河法寶是一件都沒有看見,看來自己的運氣是欠佳啊!

就這樣,冥河向不周山的方向前進,至於不周山在哪個方向?只要抬頭朝天上一看,一巨柱連線天地就是。

“不周山,不周山,為何以不周為名呢?”冥河現在站在不周山的山腳,仰望這座盤古頂天立地的證據,腦子不知道在想些什麼東西,不周山為什麼叫不周山,那你怎麼不想崑崙山為什麼叫崑崙山好了。

盤古身隕而化萬物,這不周山就是盤古的脊椎所化,和當年盤古一樣頂天立地,連線大地與星空,猶如盤古尤存。

在向人們展示著,盤古的英姿,訴說著盤古不倒的意志,只要他盤古還在,這片天地就不會再次合一,不會讓洪荒歸於洪荒,身雖死道猶存。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冥河放開自己的神念,在感受著盤古頂天立地的驕傲,他明白他缺少了什麼,他來自後世,什麼時候都是在想如何自保。

血神念如此,血海大陣也是如此。他缺少的,是盤古大神那一往無前的魄力,沒有了進取的心,就算是開天至寶放在冥河面前,他也不敢取,如此怎能成就大道。

“道友卻是好機緣。”

三名道人從頭而降,冥河卻是感受到了,道:“無它,不周山爾。”

這三名男子以老年的為首,再是中年和青年模樣,想必就是盤古的元神所化的三清道人。

“哈哈,盤古開天成就萬物,這不周山卻是最能體現盤古之威之物。”青年模樣的上清道人,第一個個開口了,不僅是因為他快人快語,因為他看到冥河,有一種熟悉感。

“吾等生於洪荒之上,近來有一些感觸,方才吾等兄弟在一旁論道,發現不周山之上還有同道,不若吾等坐而相談如何”上清和玉清也是含笑看著冥河,如今上清和玉清也是大羅金仙中期道行,只有太清是大羅後期,冥河道行和他們相當自然有這個資格。

“善”冥河現在一切,都是自己摸索的,有人對比自然也好。

“道可道非常道,不見其形,不知其名,飄忽不定,感覺無處不在,可是又抓不住,我認為不如順其自然”太清的道果然無為。

“大哥所言差已,道既然抓不到,看不著,吾等何不順從他意,感受它。”玉清的道卻是順天之意。

“二哥此言我卻是不贊同,既然是抓不到,看不見,也不知其表,為什麼不擷取其中一分,來加強自身的道?”上清之道以自己為本體,不依附天道,而是完善自身。

“道無形,無為也好,順也好,截也罷,都自身一種手段而已,我認為應該以自身為器,裝下它們。”冥河的道和上清相近,也是以自身為本。

“既然無形,怎樣擷取,道無定理,你又怎知你擷取的是正確的?”

“只要我取來了,總會知道他的好壞,你又怎知我擷取的不是精華?”

冥河聽著上清和玉清的爭論,看得出他們早有分歧,現在的爭論有點像“子非魚安知魚之樂”這種言論了。

“如此不知什麼時候是個頭,吾等演化一番就是。”

“大兄所言甚是。”

“道友此言大善。”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