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再一次2010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六十章 我要跪著,還得把錢給掙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六十章 我要跪著,還得把錢給掙了

賀歲檔向來是電影市場一年裡最受矚目的焦點。對於觀眾來說,這是一個名導大作扎堆上映的檔期;而對於業內人士來說,這是本年衝擊電影產值目標的最後一次機會了。

去年全年的內地電影市場總產值突破了200億,超過了霓虹,成為了全球僅次於北美的第二大電影市場。

基於此,有關部門從年初就定下了今年的目標。當然了,不可能是超越北美市場之類的,又不是大躍進。

300億!這就是今年的總產值目標。

然而,理想和現實總是會有那麼一些小出入的。從年初開始的幾部上映前被看好能夠票房大爆的電影,上映以後全都啞火了。

比如年初的《西遊記之大鬧天宮》,這個好歹沒賠本;年中的《白髮魔女傳》,被一眾小成本電影壓得毫無存在感;以及前幾天才上映,現在就幾乎鎖定本年度“虧本電影TOP1”的《太平輪》。

相比之下,反倒是不少小成本的電影,給了大家不少的意外之喜。

《重返二十歲》《後會無期》《分手大師》《同桌的你》《北京愛情故事》《小時代3》《模範生》……先別管口碑如何,至少票房上都是相當看的過去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也是為什麼上面那麼看好沐茗,而且還直接開口提供保護的原因。

年初的一部《重返二十歲》加上年末的一部《模範生》,單是這兩部電影就是將近二十億的票房,近乎全年總產值的8%。放到政界,那就如同是保住了GDP的達康書記啊。

其實已經有不少投資者們發現,大導演的大製作賠錢機率越來越高了。相比而言,反倒是不少的新人導演的作品回報率更可觀一些。

嗯——能讓資本們注意一下新人導演、小導演,也算是這些失敗的大製作們為國產電影的發展做出了一點貢獻吧。

靠著沐茗的兩波回血,截止賀歲檔之前,全年的電影產值是270億左右,還差30億的目標。

按照原本的規劃,《太平輪(上)》的票房怎麼著也得在十億以上——樂視影業花了八億保底發行。然後還有姜紋的《一步之遙》和徐老爺的《智取威虎山》,衝著導演也能有個七八億票房吧。

再加上像今年《匆匆那年》這樣今年最火的青春電影,以及《我的早更女友》這種容易出奇蹟的小成本輕喜劇等等小製作的幫襯。30億,妥妥的!

後來的情況大家都知道了,《太平輪》徹底玩完,反倒是《匆匆那年》扛起了市場。但是,雖說青春電影回報率高,但是天花板也低啊。使勁往大裡說,也無非就是五六億票房就到頂了。

不過,也不是沒希望,畢竟後面還有徐克和姜紋。

特別是姜紋!

四年前的《讓子彈飛》,讓姜紋成了眾多電影愛好者心中最受歡迎的大導。在賀歲檔萎靡不振的情況下,觀眾們對姜紋的期待達到了最頂峰。

《一步之遙》的風格其實和《讓子彈飛》差不多,準確的說,姜紋的絕大部分電影,風格都差不多。

“我要站著,還得把錢給掙了!”

這是不少姜紋的擁躉,或者也可能是姜紋自己,最喜歡的一句話了。

不迎合市場,不向觀眾低頭。不是觀眾喜歡什麼就拍什麼,而是拍出來以後讓觀眾去喜歡。

這句話是所有導演,或者說,是所有的藝術創作者都夢寐以求的目標。

但是,這是不現實的。

無論是電影產業,還是藝術產業,或者是文藝產業——注意,是產業不是創作——其實都可以算作是第三產業的一部分。而第三產業代表的是什麼?最通俗的來說就是服務業。

既然是服務業,那就沒有說能站著掙錢的。無論是票房數十億的導演大佬,還是每個月發愁房租的撲街華娛寫手,其實都是在跪著掙錢的。

二者的差別,無非就是大佬們跪的擰巴點,偶爾還可以換成半蹲;而撲街就跪的很乾脆,偶爾姿勢還能變得比較銷魂。

《讓子彈飛》能賺錢,首先是充滿爆點的戲劇衝突,鮮明的人物形象,以及生猛的劇情和表現,這些才是真正吸引觀眾的地方。在這之後,才是什麼藝術思想、個人風格、隱含比喻。

但是姜紋顯然誤解了這個概念,他認為表達自己的藝術思想才是正確的。於是觀眾們就會發現,《一步之遙》又回到了《太陽照常升起》。用觀眾的話來說就是,看不懂。

不少支持者還在辯解,看不懂是這屆觀眾不行,你們沒有那個審美水平。

OK,觀眾審美水品不行,觀眾活該看不懂。既然這樣,那就別怪觀眾們用腳投票了。

還是那句話,一切在創作時想要超脫群眾,發表後又責怪群眾不理解的行為,都可以定義作是耍流氓。

相比於飽受期待的而又大失所望的《一步之遙》,《智取威虎山》受到的責難就少了太多。主要原因,大概就是在上映之前,觀眾的情緒是期待與懷疑並存的。

期待自不用說,徐老爺和星爺差不多是香江一線大導裡僅存的碩果了。

至於懷疑,沒辦法,《智取威虎山》的“樣板戲樣板”的名頭是在太響亮了一些。“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這兩句,全國有誰不知道。

而在抱著這種心態,在實際上映後看到了成片,發現劇情和效果都相當不錯的時候,自然口碑就要好的多了。

不過觀眾們多少還是有些失落,賀歲檔沒有出現一部像之前的《模範生》那樣,熱度和話題度能完全碾壓同期電影的作品出現。

換句話說,觀眾們的胃口和熱情被沐茗養的有點高了。如今一般的電影,已經有些入不了眼了。

不少影迷們開始幻想,沐茗什麼時候能和這些老牌的大導同臺PK一次,相信那場面肯定相當過癮。

還真有不少的觀眾在微博上@沐茗,詢問他要不要考慮一下。不過前段時間的還在風口浪尖上的沐茗,這會卻近乎消失了。

不少人開始好奇,沐茗去哪了。但是一些沐茗的老粉絲知道,每次沐茗出現這種“失蹤”現象的時候,就是有新作品要開始拍攝了。

再聯絡到之前《人物》採訪的時候,沐茗說過已經有了下一部作品的打算,這就更加印證了這個說法。

只不過,不少人好奇,沐茗真的會去拍他說的那部“文藝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