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溫水煮相公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五章 白等一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五章 白等一天

小么的畫惹惱了學堂裡的史先生,情急之下,他用戒尺敲了小么的頭。

小么大大咧咧的頂著一個大包回了家,他娘一看就不幹了!

第二天便殺進了學堂,一個人當著一眾娃娃的面把史先生抓了個滿臉花外加衣不遮體。

史先生是個讀書人,自然不能跟個婦人計較,可他咽不下這口氣,越想越窩囊,當著小么他娘的面踩在桌子上,一根腰帶搭在房梁上頭往裡一伸就要尋死。

小么娘一看要出人命心裡也害了怕,想把史先生從房上放下來,她又沒那份力氣,急中生智,小么娘找了把剪刀剪斷了掛在樑上的腰帶,史先生落了地,倒是不必再死,只是崴了腳。

事到如此,還是蘇三爺出面擺平。

他賠了二兩銀子給史先生,讓他買件新衣再去醫館看看腳。

史先生惹不起他,只好忍氣吞聲收了銀兩,只說自己才疏學淺教不了蘇家的二少爺,讓蘇三爺把小么領回了家。

自此,小么的求學之路就此斷絕,前後不過個把月。

“姐姐,我娘說我壓根就不是讀書的材料。”小么低著頭,總覺得在阿文面前矮了一截。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放屁!”燕之脫口而出,說完又覺得這話太糙,尤其是當著蘇三爺說就更是不妥。

於是她忙改口道:“姐姐不贊同你娘的說法,誰天生就什麼都會的?還不是慢慢學來的?”

“咱就是讀不出個秀才,多認些字總是不難。”

蘇三爺臉朝著別處,耳朵卻在聽著她二人說話,只覺得燕之的話很對,他也不愛聽自己的媳婦總說自己的兒子就是個當混混的料……

“姐姐……我以後還能跟阿文學寫字嗎?”小么看著阿文問道。

“你是想和阿文一起玩吧?”燕之笑著摸了摸兩個孩子的頭:“你問阿文的事兒讓阿文來回答,姐姐得趕緊回鋪子看看了。”

劉鏡塵說了,今兒要來早市口鋪子找她,燕之有一肚子的話想要問他,自然不能錯過這個機會。

燕之和兩個孩子說了幾句之後便接了阿文手裡的菜籃子先回了鋪子。

她一邊跟幾個工匠商量著蓋房子的事兒,一邊不時的往外面看看,就這樣一直等到了早市閉市也沒等來劉鏡塵。

站在官道邊的樹下,燕之把一早晨的事兒都想了想,她確定劉鏡塵就是沒來。

蓋房的工匠有兩個人晚上就在小鋪子裡打地鋪,若是劉鏡塵來的早了,鋪子裡也是有人的,不可能沒有一點訊息。

阿文和小么又玩到了一處,兩個人蹲在不遠處的另一棵樹下正在寫寫畫畫,燕之看了一眼便又轉頭看向了官道。

蘇冰從早市裡走了出來,遠遠的看了看燕之,他招呼了小么一聲:“回家了……”

小么好久沒和阿文在一起玩,倆人正聊得開心,他看著蘇冰意意思思的不肯走:“我待會兒跟爹一起回去……”

“爹一會兒要去衙門,你也跟著去?”蘇冰走過去拉起了弟弟,他對著阿文輕聲問道:“你姑姑是在等人麼?”

“嗯。”阿文站了起來,用腳把地上的酥餅二字抹掉,他低著頭說道:“在等劉大人。”

“劉大人?”蘇冰一皺眉:“就是去買馬的那個?”

“他買馬回來了。”阿文抬頭看了一眼蘇冰說道:“劉大人現在在戶部當了巡捕,帶著好幾個人滿大街的捉小販呢。”

“那……這個劉大人多大歲數。”蘇冰抿著唇問道。

“看不出來。”阿文皺著眉說道:“劉大人太黑了……沒模樣!”

“哦。”蘇冰心裡總算舒服了些,他走到阿文身前小聲問道:“這個劉大人成家了麼?”

“成家了。”阿文馬上回道。

“你怎麼知道的?”蘇冰又追問了一句。

“我和姑姑還知道劉大人的岳父家住哪兒呢。”阿文被問的有些不耐煩,他衝著蘇冰說道:“我姑姑就在那裡,舅舅不如過去問個清楚。”

“不用問了,我哥就關心那個劉黑子娶沒娶媳婦,現在他知道了自然就沒問題了。”小么介面道。

“小么!不要胡說八道!”蘇冰見弟弟轉眼又給劉大人起了個新名字,趕緊沉了臉:“劉大人可不是你們學堂的先生,你若是再胡亂叫,劉大人就會把你抓緊大牢,到時候娘都救不了你!”

蘇冰嚇唬了弟弟一番,領著他先回了家。

阿文沒了玩伴只好湊到了燕之身後。

他知道燕之為了弄清自己的身份費了不少心思,阿文並不說話,只是站在她的身邊與她一起東張西望著。

兩個人一直等到了天擦黑也沒等來劉鏡塵。

“不等了。”燕之出了口長氣,看著阿文說道:“他要來早就來了,咱這一天的時間是白白的耽誤了。”

“姑姑,要不明兒咱們去劉大人的岳父家去一趟?總能找到他的。”阿文不忍看燕之面上失落的表情,小東西忙不迭的說道。

“這事兒怕是沒這麼簡單。”燕之在外面站了一天,腦子沒閒著,她把遇到劉鏡塵之後的事情前後想了幾遍,猜想著他現在是故意的躲避自己。

如果真是這樣,她就是找到了劉鏡塵的岳父家也是沒用的,對方隨便尋個理由便能打發了自己。

“第二場競技是二十日,已經沒幾天了,姑姑不能再浪費時間和體力了,一切都等素齋競技過了再說!”燕之沉聲說道。

事情有輕重緩急之分,燕之決定先集中精力去應付這場賽事。

至於劉鏡塵,那是要有了閒工夫之後才能去找的。

燕之帶著阿文回了家,臨走前又囑咐了住在小鋪子裡的二位工匠,若是有位姓劉的大人過來尋她,就讓來人直接去南菜園村家裡去找。

……

“姑姑,第二場競技還是要給那麼多和尚做飯吃麼?”阿文拿著那支竹簡已經看了幾遍,燕之只坐在一邊靜靜的翻看著一本租來的書。

“不會。”燕之輕聲說道:“你沒看見竹簡上的時辰麼,是二十日的未時正。”

“報國寺的出家人都是過午不食的,所以這一場做出的飯菜定是由在家人來評判的。”

“那是不是就比給和尚們做飯容易些?”

“這個可不好說。”燕之放下手裡的書,抬頭看著屋頂說道:“姑姑勝了第一場,是因為姑姑摸清了報國寺裡出家人起居習慣,知道他們在吃早飯的時候定會飢腸轆轆,喜歡口味重油性大的飯菜。”

“所以姑姑就在和烙餅面的時候又加了兩勺子油進去,連那個醬炒芥菜絲都炒的油亮亮的?”阿文介面道。

“不錯。”燕之緩緩的低頭看向他:“這樣的飯菜總比白菜豆腐饅頭引人注目。”

“還有一點。”燕之忽然笑道:“監賽的典座僧也幫了咱們一把,沒看過堂的時候,咱們的酥油餅和芥菜絲是先被端進去的麼?”

“是哦!”阿文點頭道:“我也看見了。”

“那是因為姑姑在競技開始的時候並未急著去挑揀蔬菜,而是先洗了手!”

“烹飪一道,做的都是入口的東西,頭一樣講究就是要乾淨。姑姑上來就洗手正是最規矩的做法,連那個伙頭僧都對著姑姑點了頭呢!”

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話不但在現代適用,在古代同樣適用。

……

燕之在家心平氣和的養了兩天精神,她不在分心去想劉鏡塵的事,只俯首案頭用心地看書。

“姑姑啊,你這個不像是要去做飯煮菜倒像是要去考秀才的!”阿文笑著說道。

“這些書都是高僧大德關於佛法方面的感悟,還有一兩篇是居士寫的,看了倒是挺有意思。”燕之放下書看著阿文說道。

“反正姑姑只要不看多這些書就鬧著出家當姑子去就好。”阿文撇著嘴說道。

“正相反……”燕之把書合上老神在在的說道:“姑姑原本還有幾分嚮往青燈古佛的清靜日子,看了這些文字之後,姑姑發現自己是一天也過不了那樣的日子!”

“姑姑是又饞又俗,即便是在寺廟裡做素齋,滿腦子想的都是那一千兩賞金……所以是俗透了……”

本書由***首發,請勿轉載!(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