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宋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四十五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四十五章

雖是五月,但今夏的炎熱已經初露端倪。不到下午,太陽已經把大地烤得一片泛白,群山原野之中,草木抵不住日頭,都無精打采地垂著頭。間或一陣涼風吹來,雖沙沙作響,但也無濟於事。

這裡是河南府治下,西京洛陽地界。漢唐繁華之都,今作禽獸之園。從粘罕的女真大軍第一次佔據洛陽,大肆破壞,再到完顏婁宿逃入河南,又遭兵禍。西京洛陽之殘破,較諸地尤甚。

徐衛過洛陽時,專程進去視察了一番。但見宮殿崩塌,民宅破損,十室空其六七。自原西京留守張叔夜父子帶兵南下之後,歷任留守皆不到任,朝廷在此地的行政陷於癱瘓。最要命的,是群盜蜂起,攪得河南府不得安寧。而這裡面,有很多盜匪,都假託義軍。借勤王之名,行禍害之實。鎮江行在顧東京尚且不暇,何況洛陽?

天氣炎熱,徐衛和他的衛隊縱馬狂奔於驛道之上,但見騎士揮汗如雨,戰馬鬚毛貼身,端得是辛苦。遙望前方一片林,樹木參天,正好避暑。他遂下令前去歇息一陣,喝口水,吃些乾糧再走。

衛士雀躍,都抽上一鞭,催馬快行。就在此時,忽聽旁邊一聲喊,驛道兩旁不知擁出多少人影,譁啦啦一片全圍了上來,擋住了去路。徐衛勒住韁繩,衛士們挺槍架弩相向但見對方形容,雖執兵刃,但多穿布衣,少數人披著皮甲鐵甲,甚至還有打赤膊者。將去路堵死之後,或許是因為看到對方全副武裝的緣故,這些人不敢靠前,只是圍著。

人群中步出一個,四十多歲年紀,裸著上身,手裡提柄鐵骨朵,除了一身橫肉之外,胸口那團黑毛分外扎眼。站在道路中央,舞了舞手中鐵錘,徐衛估摸著他是要說,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之類的開場白。

“呵,呸你這群賊配軍從哪處來,到哪處去?照實說便罷否則,爺爺請你吃板刀面”

再次聽到久違的話語,徐衛覺得分外親切。他當初剛起事時,時常聽得這句“要吃板刀面還是餛飩麵”。當下覺得好笑,我就是靠剿匪起的家,你這群撮鳥居然犯到老子頭上來了?

莫看這裡圍著數百號人,但在他這支衛隊面前,都是些插標賣的土雞瓦犬。徐衛沒搭理他,隨行的杜飛虎按刀冷聲問道:“你這夥撮鳥是甚來歷?照實說便罷,否則,一人不留。”他沒有歇斯底里,沒有聲色俱厲,就象跟你作買賣似的,心平氣和。但徐衛那百餘名衛士聽了這話,知道,這就是命令

那夥賊人顯然沒料到對方如此猖狂,一陣吃驚之後,紛紛怒吼,詐呼著要擁上前來奪馬匹兵器。要鬧得再兇,也沒人敢帶個頭。

徐衛此次赴鎮江行在,那是有期限的,更何況他還琢磨著要去東京看看,哪有閒工夫跟這些鳥人扯蛋?舉起馬鞭,不耐道:“聽清楚了,灑家有事在身,不取你等性命。識相的,早早滾開留顆腦袋多吃幾年乾飯”

“呵好狂的賊廝爺爺今天……”

話剛至此處,徐衛臉色一變,手中馬鞭猛然揮下幾乎是在同時,只聽“嗖”一聲破空,一支羽箭正中那半裸漢子的咽喉百餘騎士同聲喊,催動了戰馬

那夥賊人見對方猝然難,還沒有回過神來,騎兵已經衝到面前。一時間,哭爹喊娘,一陣混亂。你推我,我擠你,施展不開。騎士們手中的長槍大刀一通招呼,撂倒一片,眨眼之間便衝了過去,留下一地的屍。

徐衛頭也不回,直往東去。衛士們也不戀戰,衝過之後,稍行得遠些,便收了器械,專心趕路。娘的,這河南府也忒亂了,想來東京周邊也好不到哪裡去。要是在陝西,敢早他娘的剿個乾乾淨淨

奔行約半個時辰,估計遠離了那夥賊人的活動範圍。徐衛才下令尋個陰涼處歇歇腳。衛士們不解甲,不卸鞍,席地而坐,吃喝起來。杜飛虎掰了半塊饅,連同水袋遞給徐衛。後者接過,先咕咕灌了一氣,這才大口大口嚼了起來。

“相公,照這個度,用不了六月底,便能抵達鎮江府。”杜飛虎喝了口水後說道。

徐衛思量片刻,問道:“此地距離鞏縣還有多遠?”

“明天上午準到。”杜飛虎回答道。

徐衛點點頭,面色一片肅穆:“嗯,路上看有沒有城鎮集市,買些紙燭清香,採辦些果品刀頭。”老父徐彰辭世後,因家鄉河北為高逆佔據,暫時不能歸葬故里,朝廷明令,以元勳的資格陪葬在鞏縣皇陵之側。這幾年戎馬倥傯,清明春節,也不能前去招募。此番路過,如何不去祭拜?

杜飛虎應下,正欲進食時,忽見數名衛士躍起朝西張望,但見遠處有塵頭揚起,似乎有人追來?聯想到剛才跟賊人的衝突,杜飛虎沉聲道:“相公,想是那賊人同夥前來報復相公有事在身,就不與他們糾纏了吧?”

“人困馬乏,對方若鐵心要追,定然能追上。再說我堂堂之師,還怕他幾夥毛賊?”徐衛冷笑道。他這支衛隊,都是從選鋒軍中挑出來的,精銳中的精銳對付這些賊寇,哪個不是以一擋百的人物?就是來上幾千人馬,結果也只有一個。

“那相公且歇著,待卑職滅了這夥賊人。”杜飛虎說罷,把兜鍪往頭上一套,執了徐衛送給他的那柄狻猊刀,憤聲道“弟兄們殺賊”

除了十數騎護衛主帥外,其他將士紛紛上身,擺出攻擊陣形。此時,來人已經映入眼簾。待看清了,卻有些驚訝,怎麼才來這幾個?

片刻之間,對方已近眼前。只有數十騎,二十多步以外就已經勒停韁繩,跳下馬背,步行趕來。

這夥人都穿便衣,雖然帶有兵刃,卻是弓不離鞍,刀不出鞘。數步距離,餘眾皆停,只有三五人來到近前。為有兩人,年紀都在三十開外,看長相便知道,這是兄弟倆。一般的身材魁偉,相貌堂堂。蓄把短鬚,裹著頭巾那位,應該是兄長,後頭穿身鐵甲葉,腰裡挎把刀,面黑無須的應試是弟弟。

這幾個人到了騎兵陣前,抱拳行禮,那兄長朗聲道:“敢問諸位弟兄,可是自陝西來?”

杜飛虎審視著他,冷聲道:“是又怎樣?不是又怎樣?”

“哈哈這河南府的官軍,斷無此般威風若非西軍,怎能殺得我那些部下毫無招架之力?”那人大笑。

“哼若非有事,斷叫你這班剪徑強人片甲不留”杜飛虎說話時,手中狁猊刀又抬起幾分。

那人視而不見,再度施禮道:“誤會誤會在下翟興,這是我弟翟進。我兄弟並非強人。我曾受朝廷敕封,委為京西兵馬使。如今在此地勾當,絕非剪徑之說。”

在後頭吃喝的徐衛聽到這裡,透過縫隙打量了這人幾眼。

“既受過朝廷敕封,如何又落了草?又如何敢使人阻我去路?分外是胡言亂語我家官人說來,你等草寇之流,本不值一提。但三番再次尋釁,留你不得”杜飛虎將刀一舉,就要動手

駭得隨那翟家兄弟前來的人馬紛紛亮出了兵器一時間,金石交接之聲響成一片

此時,翟進突出驚人之舉。撲通半跪於馬前,拱手道:“節級容稟我弟兄本受東京留守司節制,徐相在時,對我等好生照顧提攜。怎知後來換了個杜留守,容我等義軍不得,要麼火併,要麼解散。我頂撞他幾句,他便要害我性命。我一氣之下,逃離東京,將部隊拉到此處。絕沒幹半點害民的勾當,只是掃清了洛陽周邊數股賊人。西京留守司曾遣兵來攻,被我一陣殺敗。因此,今日探得有官軍出沒,弟兄們誤以為是西京留守司部隊,因此有了這遭誤會。兄弟此來,專為致歉,並無惡意,請節級明察。”

聽他說得有眉有眼,倒讓人有些將信將疑。那翟進見對方不應聲,抬頭去看,只見騎兵們閃開一條道來,一位官人信步而出。

看他年紀,在三十以下,身長七尺,端得是好相貌五官俊秀,輪廓分明,兩道劍眉英氣勃勃,一雙鷹眼神彩飛揚。雖只穿著黑色直裰,作尋常妝扮。但從這些剽悍將士的神態中不難看出,這位才是真正的人物

“我問你,你既受過敕封,作京西兵馬使,可有憑證?”徐衛朗聲問道。

翟進立即從身邊取出一物,雙手奉上,答道:“官人,翟進有朱記一顆,可為憑證。”

一名衛士大步上前取了朱記,轉交徐衛。只見那上頭“京西兵馬使”五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自然是假不了了。

徐衛將朱記交還,語氣也隨之各緩:“起來說話。”

翟進起身,又看了對方一眼,觀其形容舉止,越覺得他不是尋常軍官。

“東京留守杜充,已被鎮江行在革職查辦。今原副留守張所扶正,正廣召四方豪傑志士,充實軍伍,豈非你等效命之時?何不率部投奔?”徐衛問道。

翟進聽他提起杜充張所時,直呼名諱,心裡越驚疑。答道:“小人正有此意,只是,從前種種恩怨,恐非一時能夠化解,怕只怕上頭不體諒,追究下來。”

“你既無害民之舉,又有報國之心,何懼之有?再說如今用人之際,些許罪過,都可不究。這樣,等到了東京,我替你開脫。”徐衛道。原來,他從徐紹徐良處都聽過這翟家兄弟的事蹟,知對方並非歹人,因此願意引薦。

翟進並一班部下聞聽此言,不禁欣喜但同時心裡也懷疑,看你年紀並不大,有那個臉面麼?東京留守司能聽你的?

翟進再三思索,大著膽子問道:“小人斗膽請教,不知這位官人高姓大名?”

“這你不必問,自去收拾人馬投東京。”徐衛揮揮手,轉頭而去。跨上戰馬,望了他弟兄一眼,往東絕塵而去。

翟進等人在後頭看著,那翟興嘆道:“此人好相貌好風采不知是陝西哪位長官?”

“西軍精銳之師,藏龍臥虎,能征慣戰之將比比皆是,如何猜得中?幸有此人,你我弟兄總算有出路了”當下,引眾還山寨,收拾行裝,整頓人馬,前往投奔東京不提。

卻說徐衛一路快馬加鞭,至鞏縣時,前去祭拜先父。得知雖值亂世,但鞏縣乃大宋歷代先帝的陵寢的所在,東西兩京留守司不敢大意,一直派兵保護,因此未受破壞。徐衛在徐彰墓前焚香叩,稟報了自己數年來的經歷和家人的境況。並向父親在天之靈承諾,必在有生之年,將先父忠骸歸葬故里。

掃墓完畢,繼續東行,於五月中旬抵達東京地界。他曾在東京為官數年,對此地甚為熟悉,比如東京西北郊的牟駝岡,他的部隊曾經在那裡駐紮許久。再比如那山上的禪寺,當年李綱召集武臣密商對策,他就是其中一員。故地重遊,物是人非,不免有幾分惆悵。

如今,曾經的京城,屈一指的大都會,趙宋王朝皇冠上最閃亮的一顆明珠,十數代帝王苦心經營的所在,已經滿目瘡痍。那東京四周,原來星羅棋佈的集鎮,幾乎全部衰敗。十室九空,房屋廢棄,雞鳴犬吠之聲一無所聞一直快到東京城下,始見人影。

沒想到,從自己離開東京去陝西,這才幾年光景?怎地恍若隔世一般?

徐衛苦笑一聲,催馬進城。幸好,東京再怎麼說,曾經也是上百萬人口的大都市。雖然幾歷艱險,但城池從未被攻破。這城裡的情況稍好一些,雖然不復當年揮汗成雨,連袖成雲的盛況,但街市上往來的人群,彰顯著這座城市還有相當的活力。

徐衛帶著衛隊穿街而過,行走於他當年熟悉的各處。到西水門時,他在徐府門前停留了片刻。聽姐姐說,自他和徐勝任職陝西,再加上父親辭世,徐秀萍夫婦也隨之遷往西陲,這西水門徐府便成了無主之所,於是就給變賣了。

徐衛身負皇命,時間有限,再加上這裡如今已經是別人的產業,不方便參觀。於是停留片刻之後,催動戰馬,尋東京留守司而去。

天子南巡,東京城裡各個部門也都隨同前往,但日常辦公的衙署卻還是保留著,這也是一種象徵意義,表示說朝廷有朝一日還是會回來的。

徐衛注意到,東京軍民,早已失去了在天子腳下的那份榮耀。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神情麻木,憂心忡忡的臉龐。這些被拋棄的人們,並不知道等待他們的是什麼樣的命運……

東京留守司設在東華門內,此刻,這裡儼然已是山東河南這一帶的最高權力機構。衙門之前,士兵林立,執槍挎刀審視著來往的人群。當看到徐衛這一行人時,明顯緊張起來,尤如驚弓之鳥。顯然,不久前偽韓軍隊的進攻,讓東京軍民還心有餘悸。

徐衛剛下馬,腳沒沾地,就有一名軍官上前問道:“敢問長官從何而來?”

“請通報一聲,陝西南路招討使兼兵馬都總管徐衛,前來拜會東京張留守。”徐衛客氣道。

對方應下,轉頭朝裡去通報,方走出不到兩步,猛然省悟急轉過頭來上下打量,徐衛紫金虎我的個天這不是假的吧?徐衛站在眼前的這位相公,竟然是徐衛莫說是他,那留守司衙門之前的衛兵聽了這話,個個驚駭名震兩河陝西的紫金虎,居然出現在東京

軍官飛快地報入了衙門內,不多時,只見數人匆匆而來,走得甚是急迫。行在最前頭那人,年不滿五十,身形削瘦,形容憔悴,倒一雙眼睛卻透露出剛毅。鼻樑高挺,嘴巴緊抿,留著數縷長須,仍不失儒雅之態。正是徐衛麾下大將張憲之父,如今的東京留守張所

“不知徐招討前來,有失遠迎,還望莫怪”張所上一前來,就拱手說道。他雖然和徐紹一樣,是方面大員,但資歷就淺多了。當初徐衛在牟駝岡練兵的時候,他才是一個七品的御史。所以託了關係,將兒子張憲送到徐衛麾下。如今,雖拜東京留守,但仍只是個四品,徐衛卻是正三品的上護軍。再加上兒子張憲受徐衛照顧提拔,因此於公於私,他都要客氣恭敬一些。

徐衛正色還禮:“張留守何必客氣?徐某此來,只是路過走訪,並非公幹。倒是我叨擾了。”

“哪裡話?徐招討在陝西屢敗金賊,誰不拍手稱快?我司正需徐招討這樣的長官蒞臨指導”說這話的,是一位須花白的老者。徐衛與他算是舊識了,宗澤宗汝霖,東京副留守。

“老大人向來可好?”徐衛執後輩禮問候道。

寒暄一陣,張所宗澤請徐衛入內茶敘。到花廳分賓主坐定,奉上茶水,徐衛也不等對方問,自報了此行目的。言天子見召,路過東京,前來走訪。

雖然不是公幹,而且他又是個武臣,但好在張所宗澤兩個文吏都和他或多或少有些交情。因此也不避諱,將東京留守司目前的情況簡要說了一下,又提及了前些日子偽韓軍來攻一事。並通報了鎮江行在關於加強東京留守司軍備的情況。現如今,東京留守司正大規模擴充軍伍,招募勇壯,廣選賢能。

徐衛心裡雖然明知,中原地區軍備最為薄弱,而且要充實不是一年半載就能夠達成的事情。再者女真人和高逆恐怕也不會給你這個機會。但這個話,是絕對不能在此時此地說出來的,遂只聽不說。

待對方言畢,他才道:“哦,對了,徐某來時,途經洛陽。遇到一支兵馬,自稱京西兵馬使,有兄弟二人,喚作翟進翟興,兩位留守可有耳聞?”

宗澤立馬介面道:“這兄弟二人以勇略見稱,當初,杜充在任時,對義軍持打壓態度。不顧我等反對,強行兼併解散,翟家兄弟負氣出走。近來,我等數次遣人持書去召,但對方一直有顧慮,未見行動。怎麼?他兩個可是衝撞了招討相公?”

“那倒沒有,只是路上遇到,他兄弟二人前來拜我,言明情況,有重歸建制之意。但這是東京留守司的事務,本帥不方便插手,就幫忙帶個話吧。”徐衛笑道。

“這有何妨?本司正是用人之際,翟家兄弟都是干將,求之不得。今有徐招討仲介,想他兄弟兩個再無顧忌之心。這事,倒要多謝招討相公了。”張所拱手道。

徐衛說聲客氣,卻見一人搶進廳來。定睛一看,認出此人正是韓世忠。

“卑職韓世忠,見過徐招討相公。”

“此行是私晤,並非公幹,不必挽泥於禮數。”徐衛笑道。韓世忠在徐衛剛剛從大名府起兵勤王開始,就曾經在相州境內和紫金山浮橋和對方有並肩作戰之誼。只是因為徐衛率部轉戰各地,一路高升,兩人才沒有了聯絡。

如今聚,自然不免興奮。韓世忠如今為東京留守司得力干將,很受重用,從張所和宗澤對他的態度就能看出端倪。反倒是另一位留守司大將岳飛不見蹤影。

談論許久,不覺天色已暗,徐衛遂告辭,並婉拒對方親自安排食宿的盛情,自去館驛歇息。時由於偽韓軍來犯造成的物資緊張還沒有緩解,便是接待這員的館驛裡,伙食條件也相當差強人意。在徐衛是個帶兵的將領,粗茶淡飯早已習慣,也不覺難以下嚥。

吃罷晚飯,天色已暗,賓士了一天,便是鐵打的身板也疲倦了,徐衛滅燈就寢。這一覺睡得舒坦,一直睡第二天天亮才醒。親兵端來熱水供他洗漱,正梳洗時,卻聽到。

“相公,早上有人送來一封請帖。”

在東京作了幾年官,故舊不少,聽到他來的訊息,請去相聚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徐衛就沒怎麼在意,梳洗完畢之後,方才拿起來看。這一看才知道,這封請帖正是嶽鵬舉送來的。請他得空之時,到家中一敘。

徐衛看罷,將請帖一合,當即吩咐道:“去回個話,就說我中午當往拜訪。”

整個上午,張所等人盛情邀約,請徐衛視察部隊。張宗等官員認為,徐衛在陝西帶兵,且數以金人戰,經驗可謂豐富。難得他來一趟,如何不抓緊機會請人家提綱挈領,指導一二?徐衛再三推辭,說自己是陝西的帥臣,卻來視察東京留守司的部隊,與制不合。張所等也是一再堅持,聲稱不是檢閱,參觀而已,徐九這才相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東京留守司的部隊,如今初具規模,有馬步軍十餘萬人。但這僅僅是個數目,真正有戰鬥力的,還是徐紹在任期間所訓練的。推韓世忠岳飛所部。只是,這兩支部隊軍容可算整齊,號令尚算嚴明,只是操練起來,讓徐衛這個行家一眼就看出,缺乏實戰的經驗。訓練還是流於表面,沒有擺脫從前宋軍的影子。

但韓嶽二將,都是歷史上獨擋一面的帥才,假以時日,他們統率的部隊必成精銳,這是毫無疑問的,所以徐衛倒也不託大,並沒有會把批評指正,只介紹了一些西軍訓練和作戰的經驗,以供參考。張所等官員隨身帶著書吏,一字不漏地記下。

至中午,留守司安排了飯局,徐衛已有約,再三婉拒。離了軍營後,直投嶽宅而去。

按說以如今岳飛的級別,足夠在東京城裡過得體面一些。可徐衛根據對方提供的地址找去時,竟現,岳飛的家竟在東京城裡的夜市那一帶。這片地區一般的達官貴人是絕對不住的,因為太過嘈雜。

到了嶽宅門前,徐衛張望了許久,因為他實在不敢相信這是一位五品武職的住所。就跟個尋常百姓家沒什麼區別。而且看得出來,岳飛搬到這裡之後,根本就沒有修飾過,那大門都脫漆了

下了馬,從士兵手中提過禮品,徐衛親自上前問道:“敢問,此處可是嶽總管府上?”

一邊喚了兩聲,無人應答,直到第三次,方有一跛足老者出來,看了徐衛幾眼,點頭道:“正是,不知官人是?”

“請代為通報,就說故人應邀來訪。”徐衛客氣道。

那老僕似乎腦袋不太靈光,站在原地沒動,想了好一陣才突然問道:“可是陝西來的徐招討相公?”得到肯定答覆之後,慌忙將門大開,恭請徐衛入內,同時向內高聲稟報著。

則入院子,便見一人迎了出來。個不高,比他稍矮一些,還很是壯實。身穿布衣,平凡無奇,而且大概是因為漿洗過度,本來灰色的直裰已經有些白。這個人一張臉上最明顯的特徵,便是眼睛一大一小。這對眼睛若長在他人身上,不免有些滑稽,但此人儀容嚴肅,一絲不苟,自有一股莊嚴在。三十多歲,正當壯年,不是岳飛是誰?

徐衛見了他,臉上露出笑容,正要說話時。岳飛一點不含糊,上來就行禮,口稱:“卑職岳飛,見過招討相公”

徐衛一手提著禮口,一手卻還要去扶他,責怪道:“居家何必拘禮?我這是來拜會師兄,何故如此?”

岳飛卻非常認真地說道:“卑職拜相公,一是因為相公乃長官,二是敬相公屢敗女真之威名”

他搞得這麼正式,讓徐衛想親切一些也親切不起來。將手中禮品遞給那老僕,口中說道:“區區薄禮,不成敬意。”

老僕剛伸手去接,岳飛卻道:“相公實在不必如此。”

徐衛哭笑不得,好在從前就知道,歷史上吳玠敬重岳飛的赫赫戰功,曾經送過一個美女給她,結果讓岳飛給退了回來。因此並不生氣,再三道:“多年不見,一點隨手禮,也不值幾個錢,聊表心意而已。”岳飛這才收下,並請他入內奉茶。

陋室這絕對是陋室陋室銘那陋室也比不過這裡

徐衛本人,對物質生活沒有太大的要求,他的日子就算過得簡樸的。但跟岳飛比起來,他覺得自己有些象個爆戶。岳飛這家裡,傢什倒是一件不少,可沒一樣新的就算了,連一件象樣的都沒有

那張椅子,徐衛都只敢輕輕落座,生怕壓散了它。把茶杯端到手後,徐衛不禁嘆道:“師兄果是安貧樂道。”

“正當如此,若有一日,文吏不貪財,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岳飛終於說出了這句名言。只差沒吟唱一。

跟這種從骨子裡透出方正的人說話,就是費力。徐衛此來,一是為敘敘舊,二是跟他探討一下戰局。但從對方的態度來看,第一項可以免了。

兩人好一陣沒有說話,岳飛坐得端端正正,每端茶杯必說請。徐衛覺得拘束,索性將茶杯放下,直言道:“師兄,今留守司擴充軍伍,加緊訓練,以備不測。你有什麼看法?”

這個話題似乎是岳飛感興趣的,同樣放下茶杯,想了一陣之後,答道:“時不我待,只能爭在朝夕了。去歲偽韓軍來扣城,不過訛詐而已。下回女真人來,才真是緊要。以目前京畿地區的後力,恐怕難保東京無恙。”

到底是名將的底子,能有如此清醒的認識。徐衛點頭道:“不錯。實不相瞞,據我估計,今明兩年,女真人經過休養之後,有可能會再次動大規模攻勢。東京當其衝這一點,師兄心裡要有數,並及早提醒有司官員作準備。這話,我在張宗二位留守面前不好隨便議論,就只能說給你聽了。”

岳飛倒也明白其中的道理,致謝道:“多謝招討相公提醒,如今東京除了城池,已經無險可守。北夷若起大軍來攻,必難保全,當及早佈置戰局。”

“嗯,這一點,我至了鎮江行在,若有機會,也自當進言。”徐衛道。

岳飛很客氣,再次致謝。又說一陣,他主動提道:“招討相公在陝西數與金人戰,對北夷的戰術陣法想是最為熟悉。不敢有瞞相公,上番偽韓軍來攻,卑職率部接戰。敵縱十倍於我,也奈何不得。然金軍一出,卑職與韓總管兩部聯手,亦難阻擋,其戰力可謂強悍。因此,卑職斗膽請教。”

徐衛知道,岳飛有名帥之才,悍將之勇,只是帶兵不久,缺乏大型的實戰經驗。當下,也沒有保留,依據自己的經驗,結合東京留守司部隊的實際,在沒有精銳騎兵的支援下,如何依靠步軍密集陣形以及強弓硬弩剋制對方的戰術陣法,詳細解釋給岳飛聽。一直說到口乾舌燥,飢腸滾滾乃止。

岳飛倒也不是沒有見識,命人送來飯菜招待。東京物資本就緊缺,再加上岳飛作風樸素,那飯菜就已經不是“家常”能夠形容的了。而且他又不喝酒,這飯吃得實在平淡。在飯桌上,他仍舊一直不停地請教戰術戰法……

從嶽宅出來,徐衛不禁搖頭苦笑,這個人實在無趣,無趣得緊。

在東京逗留一段時間,轉眼已至五月底,徐衛不便再遲延,辭別了張所、宗澤、岳飛、韓世忠等人,啟程南下。

鎮江府,行在。

自朝廷南遷,歷年來,在鎮江城裡,行宮已經建立完畢,大致上是仿東京皇宮而築,只是規模較小而已。趙桓雖然力介節約,但行宮畢竟不是尋常百姓家,自有一些講究。免不了耗費無數錢財,役使無數民夫,歷時數年乃成。

在行宮之內,有一處所在,名喚御津園,仿東京舊址所建。五月初夏,正是江南好時節百花盛開,綠蔭繽紛,那御津園裡,奇花爭豔,涼風拂柳,奼紫嫣紅,煞是好看行走其間,聞得花香撲鼻,看得蝶飛蜂舞,好叫人心曠神怡,忘了如今是大亂之世

那碎石鋪成的小徑上,轉出一人來。著絳紗袍,戴細紗帽,年過而立。或者是因為江南環境怡人的緣故,他比從前在東京氣色好了許多,完全不似在中原時那般形容憔悴。正是當今大宋天子,趙桓。

趙官家閒庭信步,悠然自得,賞這滿園百花爭豔,不覺露出笑容,朗聲道:“朕少時白樂天詩作,有語‘江南好,能不憶江南’,彼時年少,無從閱歷,只覺空洞而已。如今才知,其言非虛,真乃自肺腑。”

原來還有一人跟著他,和天子年紀相仿,卻是身形高大魁梧,著紫色公服,頭頂烏紗,腰裡金帶魚袋一樣不少。此人的相貌可算是特別,與旁人比起來,他的五官尤其立體深邃。眼眶稍陷,鼻樑高挺,頗有些胡兒風範。但其神態舉止,完全是一派儒雅。正是掌天下兵務的西府腦,樞密使折彥質。

“陛下說得是,北國山河若謂壯麗,那麼南國可稱錦繡。”折仲古亦笑。

走了一陣,至一涼亭中坐下,吩咐折仲古也坐,而後說道:“趙鼎所陳之策略,朕近來一直思索,也觀察群臣意見。部分大臣持贊成態度,但反對者亦不乏其眾。所顧慮的,便是進一步放寬武臣許可權,有悖於祖宗家法。你怎麼看?”

折彥質知道,這“將從中御”是基本國策,輕易動搖不得。但同時,他又是出身於府州折氏,世代行伍之家,深知其中利弊。思之再三,答道:“臣認為,如今中原陝西各地,總攬兵務者皆文臣,適當再放寬卻也無妨。”

趙桓聞言,久久未曾表態,良久方才嘆道:“難吶朕繼位於危難之時,歷年來嘔心瀝血,支撐祖宗遺留之基業。每每想到兩河陷於北夷之手,中原危如累卵,便心憂如焚。祖宗之法,在乎使社稷永固,若連社稷都沒有了,祖宗之法何處施行?”

折仲古從官家話裡聽出了弦外之音,立即對道:“亂世用重典,圖變方能通,大宋眼下,沒有什麼比遏制女真更重要的事情。臣認為,只是要在這個大前提下,可以變通。”

“嗯,近期陝西宣撫處置使徐紹將赴行在述職,朕到時再問問他的意見。”趙桓道。

正說著,只見一名內侍匆匆而來,稟報道:“官家,陝西南路招討使徐衛已抵達行在。”

趙桓聞訊露出笑容:“到了?就他?徐紹何在?”

“只是徐衛一人,未見徐紹。”內侍答道。

趙桓笑謂折彥質道:“這廝腿腳倒麻利。”皇帝徵召帶兵在外的大將赴朝,最擔心的就是對方不來。當然,徐衛還沒到那個程度。

折仲古跟徐衛是老交情了,只是一在朝,一在外,各忠其事,多年未曾謀面。如今聽他到來,也不禁笑道:“徐子昂素以忠義,敢戰著稱。陛下或許不知道,當初徐衛領兵拒守紫金山浮橋,阻金軍過河。迫使金東路軍在西軍援兵趕到的情況下無奈撤走。那時,兩河豪傑便給他取了個花名,喚作‘紫金虎’。隨著他轉戰各地,這‘紫金虎’的名號便越響亮了。”

“紫金虎?哈哈,若論當世虎臣,他算是一個。”趙桓大笑道。

“徐衛雖善戰,但若非得遇官家識人善任,只怕如今還在橫行鄉裡作浪蕩子。”折仲古適時說道。

趙桓越高興,評說道:“朕即位以來,痛恨朝中暮氣沉沉,一班文武因循守舊,倚老賣老,因此有意提拔年輕官員。武臣之中,如姚平仲徐衛等都是朕所親擢,付以兵柄。倒好,沒叫朕失望。對了,上回陝西宣撫處置司報捷,朝中多位大臣認為,徐衛戰功卓著,理應建節。也有人說,徐子昂年輕,若榮寵過甚,恐使其驕橫。朕考慮再三,決定緩一緩。依你之見,此番他來行在,有必要升他半級,以激勵其鬥志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