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樂隊的盛夏最新章節列表 > 三百四十八章 拯救戲曲文化,我輩義不容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三百四十八章 拯救戲曲文化,我輩義不容辭!

介紹了六位大家之後,其實今天錄影棚內的錄製內容就差不多結束了。

節目組沒把這六位大家給請到現場,只是在大屏幕上介紹了一下他們。

並不是節目組不重視,恰恰相反的是,正是因為節目組很重視他們,所以不是節目組請他們來,而是需要六位國風傳唱人親自去見他們。

六位戲曲大家都不在相同的城市,國風傳唱人們需要各自前往戲曲大家們所在的城市,上門找他們請教戲曲文化,感受當地的戲曲魅力,也許還有機會和他們同臺感受一下唱戲曲的感覺。

而在錄影棚中,六位嘉賓也在撒老師的主持下,選擇了各自的合作戲曲種類。

至於怎麼選擇,自然是抽籤了。

六個寫了戲種的紙條,被節目組的工作人員送上了舞臺,六位嘉賓各自抽取了一張後,一同向攝像機展示。

葉未央抽中的是崑劇。

對於這個籤,葉未央其實是很迷茫的。

六個戲種,其實他都不瞭解,哪怕是被譽為國粹的京劇,他也根本不懂。

現在的年輕人,誰看這種古典戲曲啊?

唱腔聽不懂,各種“生”和“角”也分不清楚,臉譜更是看不懂了。

從小到大,葉未央從來沒聽過、看過一次完整的戲曲表演,甚至超過五分鐘都沒聽過,最多就是在電視換臺的時候撇過一眼而已。

這次因為接了《國風傳唱人》,並且他事先在柳雲晴那聽說了,這次可能會有題目和戲曲有關係,所以他也是認真找出了一些京劇的影片看了的。

還完整的看了一幕在他心裡非常出名的《霸王別姬》

不過在看完之後,他的心情很難以言喻。

真要說的話,就是不懂,但是大為震撼。

咿咿呀呀的唱腔,沒有字幕的情況下他根本聽不懂臺上的角在唱什麼。

那些略顯浮誇的動作他也無法理解含義,只能說是大為震撼。

但是最讓他無語的是。

好不容易自己潛下心瞭解了一下京劇國粹,結果現在錄節目了,卻沒抽到京劇,反而是黃梅戲。

葉未央對黃梅戲的瞭解幾乎為0,從小到大他都沒聽過崑劇,更別說對這個劇種有什麼瞭解了。

握著寫著“黃梅戲”三個字的摺紙,此刻葉未央的內心是崩潰的。

他現在感覺,自己怕是要遭啊,以前屢試不爽的前世曲庫,根本不可能會有和崑劇有關係的歌啊!

這次是碰上硬茬子了啊!

流行歌和崑劇,這完全是兩個不搭邊的東西啊,怎麼結合在一起?

臣妾做不到啊!

懷著悲壯的心情,以及對合約精神的尊重,葉未央勉強打著精神,繼續將接下來的錄影棚部分的內容錄完後,就與其他嘉賓一起下了場,坐上了央視安排的車子。

一上車,一個工作人員就向他遞來了一個沒有蠟封的信封。

開啟信封,從裡頭抽出一張白紙,上面赫然記錄著一個地址。

“葉老師,這是黃鐸老師的地址。”舉著攝像機的跟拍攝影師出聲提醒道。

“蘇杭省昆山市XX區XXX弄堂18號。”

葉未央哭笑了兩聲,看向了司機師傅說道:“師傅,直接去燕京國際機場吧。”

節目組早就在棚內錄製一結束,就給六位嘉賓各自買好了最早一班的機票,讓他們立馬奔赴六位大家的所在地。

雖然節目想要營造出一種嘉賓孤身一人直接前往的效果。

不過在葉未央後面的一輛車裡,他的助力以及團隊的工作人員其實都在的,會跟葉未央一起去。

雖然是說走就走,但是藝人出行怎麼能不帶團隊的工作人員,要是被路人圍觀了,豈不是完蛋。

車裡,攝影機大概又錄了幾分鐘的素材後,攝像老師就暫時關閉了攝影機。

央視大樓距離機場得有兩個小時的車程呢,雖然是跟拍,但是也不用全程一直錄製的,等到了機場再繼續錄就行了。

在攝像機關閉之後,葉未央也就不用在意什麼鏡頭前的形象管理了,直接向後一攤,有些苦惱的呻吟了一聲。

“崑劇.....”

他真的是一頭霧水啊。

要怎麼把崑劇和流行音樂結合在一起,寫一首和崑劇有關係的流行中國風?

苦惱的想了一會,葉未央根本一點頭緒都沒有。

算了,先不想了。

葉未央掏出剛才下臺後從管青那拿回的手機,上網開始瞭解起了這位合作物件,黃鐸老師的詳細生平。

這不看不知道,一看簡直驚為天人。

“黃鐸,男,著名崑曲藝術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素有“崑曲王子”之美譽,MFA藝術碩士。”

“原魔都昆劇團副團長,現任魔都黃鐸崑曲藝術中心藝術總監、魔都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校長。”

“專攻崑劇小生,曾獲第二十四屆華夏戲劇表演梅花獎、第十一屆魔都白玉蘭戲劇表演主角獎、“聯合國促進崑曲藝術發展大獎”、全國崑劇優秀中青年演員展演“十佳演員”等獎項。”

好傢伙,這履歷,簡直閃瞎葉未央的眼睛。

國家一級演員,還擁有聯合國的藝術家頭銜,又是魔都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的校長,拿過的獎項更是一大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最重要的是,這位大家今年才不過40歲而已,不管在哪行哪業,這個年紀都還是正要作出成績的時候呢,遠不是終點!

“牛逼。”

一篇長達數千字的黃鐸生平詳細介紹看完之後,葉未央只有這一個詞可以用來評價。

雖然粗俗了一點,但是真的是不粗俗無以表達他的心情。

但是同時,葉未央也確實感受到了,傳統戲曲文化現在真的很式微了。

這麼厲害的一位戲曲大家,可以說是華夏崑曲近20年,以及未來二十年都會是最厲害,可能會載入崑劇發展史的戲曲藝術家,大眾知名度卻寥寥。

如果不是聽崑劇的劇迷,可能大部分人都不會瞭解到他,也根本不知道他。

這和現代文娛產業高度發達的情況可以說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現在的歌手或者演員,很多人其實可能都根本沒聽過他們的音樂,沒看過他們的作品,但是在鋪天蓋地的宣傳和炒作之下,很多人的知名度都非常的高。

就像葉未央從來沒正兒八經的聽過坤坤的歌,但是對他卻久仰大名了。

真就是小丑在殿堂,大師在流浪唄?

雖然說這些大師可能根本不需要什麼宣傳和炒作,真正喜歡他們的人,對他們的名字同樣是如雷貫耳。

但是在這個時代,如果不做足夠多的宣傳,一個文娛藝術,是不可能發展好的,各種傳統戲曲如果不儘快跟上時代,作出足夠多的宣傳,將名角們在大眾中的知名度提高上來。

那等到能夠接受和喜愛中華戲曲的老一輩全部故去之後,這些優秀璀璨的中華戲曲文化,可能真的就要束之高閣,被當做博物館中的紀錄,青史上的寥寥幾筆註解,百度百科中幾行空洞的文字了。

年輕人和下一代的後輩,再也無法親眼,親耳看到和聆聽到這些傳承千年的藝術作品了。

葉未央雖然自己對戲曲不太感興趣,但是對於一門傳承千年的藝術文化,他是不願意,也不忍心看到最終落得這個下場的。

原本不太上心,甚至有過實在不行就直接退出錄製想法的葉未央,逐漸認真了起來。

如果可以的話,他希望自己可以為推廣中華戲曲文化出一份力。

也許這份力很弱小,但是至少自己為之而努力過。

葉未央嘴角掛著淡淡笑意,呢喃自語道:“那就,努力試一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