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樂隊的盛夏最新章節列表 > 六百六十七章 這就叫英倫搖滾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六百六十七章 這就叫英倫搖滾

《Lemon Tree》

從這首歌裡,能夠幻想出藍藍的天空,炙熱的沙灘,蔥鬱的檸檬樹還有那種青澀的愛戀。

但是實際上這首歌的歌詞寫的卻是人生當中最美麗的一道憂傷。

初戀未遂。

初戀可能是每個人感情當中最為懷念的,又是最為痛苦的。

但這首歌曲卻將這種悲傷釋懷。

面對感情的不如意並沒有去刻意的傷感,沒有撕心裂肺的哭泣。

而是將這種傷感一點點的表達出來,一點小惆悵,一點小憂傷,再加一點鬱悶和無助,到最後的釋懷和徹底放下。

初聽《Lemon Tree》,總會給人一種憂傷和無助惆悵的感覺。

但隨著旋律的緩緩流淌,曲風又逐漸轉變,變得輕鬆起來。

或許也是在告訴所有的聽眾,什麼叫“撥開雲霧見天日”!

這首歌既充滿了地道的英倫搖滾味道,又夾雜了一些歐洲特色的巴洛克流行風格。

這讓這首歌的旋律非常非常的對英國人的胃口。

“英倫搖滾”並非簡單意指“英國的搖滾”,而是一種誕生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搖滾樂子風格。

起初的英倫搖滾風格,更偏重為一種對抗美國“垃圾搖滾風格”的文化符號。

不過,在隨後的發展中,它確實逐漸呈現出了自己的特點。

樂隊們通常會從1960年代的英國流行樂,70年代的華麗搖滾、朋克和90年代的獨立流行中吸取靈感,並且在這基礎上,融合創新。

不過嚴格的來講,它不是一種風格,更像是一種代表一代英國年輕人的文化符號。

英倫搖滾,一定要存在於當時英國的社會、時代背景之下,才是“英倫搖滾”。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是獨特的影響了一代人的文化。

所以當不打烊樂隊玩起英倫搖滾,特拉法加廣場上一些上了年紀,曾經經歷過那個九十年代英倫搖滾大熱時期的“老人”,心中非常的感慨。

英倫搖滾還在。

還有人在唱和寫英倫搖滾風格的歌曲。

甚至演唱的樂隊,都不是英國人。

但是,那個真正屬於英國人的英倫搖滾時代,已經徹底過去了。

這種緬懷的感覺,又為《Lemon Tree》這首充滿了地道英倫搖滾味道的歌曲,帶來了一層獨特的色彩。

當然,如果這些觀眾知道,這首歌其實在葉未央前世,是一個德國組合寫的和演唱的,恐怕心情就會更加複雜了。

除了英倫搖滾風格之外。

這首《Lemon Tree》還帶有一些巴洛克流行的味道。

比起英倫搖滾,巴洛克流行就沒有那麼厚重的歷史文化背景了。

“巴洛克流行”,是一種乍一聽,一點都不“搖滾”的風格,因為這種風格沒有搖滾樂給大眾帶來的那種燃爆、嗨爆,電吉他噪音拉滿的感覺。

這是一種搖滾樂走向成熟後的產物。

是把古典音樂的基本元素注入搖滾,用以達到一個宏偉的管弦樂聲響效果,有別於與單純搖滾那種原始的狂熱,更加成熟的搖滾風格。

葉未央前世鼎鼎大名,影響了世界樂壇的披頭士樂隊,就是玩巴洛克流行的一把好手,他們的很多經典歌曲,都是正統的巴洛克流行。

所以有一些初入搖滾圈,因為喜歡搖滾“勁爆”和“燃爆”感覺的搖滾小白們,在聽說披頭士是世界搖滾樂最牛的樂隊之一,然後去聽了他們的歌曲後,卻很多都迷茫了。

怎麼世界最牛的搖滾樂隊披頭士,他們的歌卻一點都不“搖滾”啊!

甚至披頭士的一些經典歌曲,咋聽著還很抒情悲傷!

事實上,這就是大部分對搖滾樂似懂非懂的人,心中的固有錯誤印象。

實際上搖滾有很多風格,只有一小部分的風格,才是“燥”和“嗨”的。

迷惑搖滾、巴洛克流行、鄉村搖滾、概念搖滾、另類搖滾等等風格的搖滾音樂,都不“燥”的。

這首《Lemon Tree》,也是一首一點都不“典型”的搖滾歌曲。

從音樂性上來說,任何懂音樂的人,都不會說這不是一首搖滾音樂。

但是聽起來卻一點都不“搖滾”。

好在。

在倫敦這個土地上,在歐洲這個搖滾曾經輝煌了很久,甚至現在也依舊虎威尚存的地方,大部分觀眾都還是懂得這首《Lemon Tree》的。

而且拋開風格之爭,這首歌本身也是非常非常好聽的一首歌,提神醒腦,意味深長。

和今天的陰雨天,很配。

隨著釋懷的歌聲,一首《Lemon Tree》步入尾聲。

雖然音樂停止了,但是餘音依舊繞樑不絕。

所有現場觀眾,都微笑著感受著這首歌曲想要傳達的那種意境。

不少人,都想起了隨著不打烊樂隊出名後,葉未央那同樣越來越出名的外號。

“音樂詩人”!

果然,只有取錯的名字,沒有叫錯的外號!

葉未央寫歌,真的不僅僅只是在唱歌,也在透過音樂,努力的向聽眾分享著一個個能夠引人深思的故事!

甚至是人生的道理。

都蘊含其中!

這對於歐美樂壇來說,真的是很稀奇又少見的事情。

倒不是說歐美樂壇的歌曲,都是直白到沒有任何隱喻和引人深思的東西。

只是確實比較少見。

至少在這個世界比較少見。

這個世界的歐美樂壇對音樂更注重節奏和旋律。

現在接觸到葉未央這種喜歡用歌詞來與聽眾溝通的音樂人後,他那個閃閃發亮的“音樂詩人”外號,也深入了現場觀眾的心中。

“贊!”

“很值得深思的一首歌!”

“好聽的歌曲總能使人心情也會變得美好起來!”

“這讓我想起了我的初戀,當年她也是沒有赴最後一個約。”

“很地道的英倫搖滾,是我今年聽過最美妙的一首歌。”

“就應該讓現在的年輕人,多聽一聽這種音樂,而不是那些無病呻吟,只會動次打次的音樂垃圾。”

倫敦的觀眾對不打烊樂隊的演出毫不吝嗇的大聲讚揚著。

特別是年紀比較大的觀眾,對這首歌更有共鳴。

聽到這首歌,讓他們想起了初戀,想起了那段青澀的,充滿了分歧和爭吵,但是卻又甜蜜難忘的第一次。

這首歌同樣也適合年輕人,適合陷入愛情迷茫的年輕人,指引和點亮他們的愛情道路。

越是回味,現場的觀眾們對這首歌的好評度就越高。

不過,在舞臺上,結束了演唱後的葉未央,卻根本不在乎大家的評價了。

他抬起頭,看著只是短暫亮了那麼一下,就又重新被烏雲籠罩的天空,在心裡琢磨著。

這個天氣,真的好適合來一首《陰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