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唐開局娶晉陽公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五章 早朝被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五章 早朝被奏

原本常朝在唐初每日都要進行,不過,在公元639年,也就是貞觀十三年,擔任尚書左僕射和太子少師的房玄齡奏請“三日一朝”,便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應允。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今,已到了公元644年(貞觀十八年)的十月中旬,常朝自然是每三日舉行一回。

當然,常朝的禮儀也極為重要,傳於後世的《新唐書》中,便對唐初早朝禮儀有過詳實而具體的記載:“朝日,殿上設黼扆、躡席、燻爐、香案。御史大夫領屬官至殿西廡,從官朱衣傳呼,促百官就班,文武列於兩觀。監察御史二人立於東、西朝堂磚道以涖之。

“平明,傳點畢,內門開。監察御史領百官入,夾階,監門校尉二人執門籍,曰:‘唱籍’。既視籍,曰:‘在’。入畢而止。次門亦如之。序班於通乾、觀象門南,武班居文班之次。入宣政門,文班自東門而入,武班自西門而入,至閤門亦如之。夾階校尉十人同唱,入畢而止。

“宰相、兩省官對班於香案前,百官班於殿庭左右,巡使二人分涖於鍾鼓樓下,先一品班,次二品班,次三品班,次四品班,次五品班。每班尚書省官為首。

“侍中奏‘外辦’,皇帝步出西序門,索扇,扇合。皇帝升御座,扇開。左右留扇各三。……通事舍人贊宰相兩省官再拜,升殿。內謁者承旨喚仗,左右羽林軍勘以木契,自東西閤而入。朝罷,皇帝步入東序門,然後放仗。內外仗隊,七刻乃下。常參、輟朝日,六刻即下。”

由此可知,在唐初舉行的梅三日進行一回的常朝,從文武百官進入宮門,再到早朝儀式完畢,至少需要消耗掉半個時辰的功夫。

待常朝的禮儀進行完畢,接下來,就是百官奏事,也稱為“朝參”。

文武百官向聖人“進言陳事”,稱之為“上書”,其文體為“表”。那麼,百官奏事有兩種方式:一是當場向聖人奏報;二是向聖人呈“上書”。

此外,如果有官員奏議之事屬於機密,為防止洩漏,須用黑色口袋,貼上雙重封條呈進,稱為“封事”。

由於常參的官員們至少需要三到五更起床,從四更到早朝儀禮畢至少站立一個時辰或者一個半時辰,常參官員們都是五品以上的文官,他們近乎都是文弱書生出身,再加之年紀普遍偏高。

於是,在接下來的“百官奏事”環節,在舉行常朝的太極殿之內,便給常參的官員們俱都安排了座位。

根據《唐會要》記載:“貞觀十四年正月二日。命有司讀春令。詔百官之長。升太極殿。列坐而聽焉。”

也就是說,在唐朝的時候,百官向聖人呈事,不需要跪拜或站立,可以跟同僚和聖人一起“坐而論道”。

作為從六品上的尚書省戶部度支司員外郎,趙倫由於官階過低,儘管可以參加每三日進行一回的常朝,卻只能夠在太極殿內,坐在左側文官序列最後邊的座位上。

今日卯時四刻許,在太極殿之內,常朝禮儀進行完畢,端坐於堂上的李世民,待堂下分列左右兩班的文武百官們坐定了以後,便開口問詢道:“諸卿,今日早朝有何事要奏?”

待李世民把話講完,擔任司徒(戶部尚書)並加拜太子太師的長孫無忌,與尚書左右僕射蕭瑀、李世績,談論了一番關於儘快派兵出征高句麗一事,卻遭到了司空加拜太子少師房玄齡的極力反對。

即便是同為凌煙閣上的二十四功臣,長孫無忌和房玄齡在攻打高句麗一事上卻意見相左,頗讓李世民極為頭疼,他儘管對攻打高句麗一事極為認同,卻又對房玄齡所說“多次東征高句麗久克不下,實乃國患”也不無警惕。

看到在今日早朝之上,長孫無忌和房玄齡兩個人在堂下吵得不可開交,端坐於堂上的李世民,便從中勸解道:“好了,好了,司空和司徒兩位老臣,你們莫要繼續為是否近期東征高句麗一事爭執不休,莫要因此傷了彼此的和氣,此事日後再議便是。”

勸說完畢,李世民便面朝著坐於堂下左右兩班的文武百官們,朗聲問詢道:“諸卿,可還有軍國大事要奏?”

待李世民問詢完畢,坐於堂下左班最後面座位上的尚書省戶部度支司員外郎趙侖,便起身立於左右兩班的過道之上,面朝著端坐於堂上的李世民,持笏施禮,躬身稟告道:“啟稟陛下,微臣有機密要事奏請。”

當趙侖把話說完,便從袖中摸出來一隻貼上雙重封條的黑色小口袋,呈送給了前來索取的一名立於堂前的內侍。

端坐於龍椅之上的李世民,從內侍的手中接過來那只黑色的小口袋,扯下雙重封條,便掏出來一本奏摺,他開啟一看,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讓李世民對此感到頗為驚訝的是,尚書省戶部度支司員外郎趙侖所稱的“機密要事”,竟然是關於他的那個“廢婿”陳浩,就奏摺之中所列的陳述內容,讓他在心裡頭暗自竊喜。

“趙員外所奏請之事,朕已然瞭解,定會派人查實此事,你且退下入座吧!”李世民合上奏摺後,便對站在左右兩班過道上的趙侖,吩咐了一番道。

等到趙侖重新坐回到他的座位上之後,李世民再次面朝著堂下的文武百官,面帶著幾分欣喜之色,接著發問道:“還有哪位臣卿,有要事奏請於朕呢?”

過了好大一會兒,李世民看到堂下位列左右兩班的文武百官,便沒有人起身奏事,他便拜了拜手,說道:“既如此,那三日之後再議,今日早朝便止於此,退潮吧!”

立於堂前的內侍,便唱聲道:“退潮!”

緊接著,原本端坐於龍椅上的李世民,便站起身來緩步從堂上走下來,而身後跟隨著千牛備身侍衛的依仗。

而在這個時候,位列太極殿堂下左右兩側的文武百官們,則紛紛從各自的座位上站起身來,持笏躬身施禮,齊聲唱道:“恭送陛下!”

在今日的常朝結束之後,文武百官們就隨同儀仗隊退出太極殿,不過,司徒長孫無忌、司空房玄齡,左右僕射左右僕射蕭瑀和李世績,以及中書令(中書高官官)和侍中(門下高官官),以及六部尚書等人,從太極殿退出了之後,又火速趕往兩儀殿的前堂,在與李世民議決軍國大事。

率先來到兩儀殿前堂的李世民,端坐於御案前,拿出方才在太極殿內,度支司員外郎趙侖呈送的“封事”奏摺,他決定等下要跟長孫無忌等人,商議如何名正言順地廢掉陳浩這個“廢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