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唐開局娶晉陽公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章 無人問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章 無人問津

坐在晉陽公主府前院客廳之內的陳浩,一邊翹著二郎腿,一邊吃著茶,靜待著那九個煤爐在一個時辰之內售罄的好消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說到吃茶,陳浩穿越來到了大唐已有數日,還是極不適應,因為作為一個從一千多年後現代社會穿越過來的人,他以前吃的茶,就是用開水泡的純茶葉,頂多再放上幾枚枸杞。

可是,生活在唐朝的古人吃茶,不僅極為講究,也頗為複雜,他們的飲茶習俗被後世叫做“調飲法”,在陳浩頭一回吃茶時,感覺像是他生活在現代社會蔬菜湯。

要先把茶葉給烤熟,然後,再碾得碎碎的,這還不算完,還要再拿篩子進行細篩,把篩出的茶末再放在沸水裡面煮。

待煮好以後,還要往茶裡面加上一些個調味品,鹽巴和薑片是兩大必備的調味品,無論是普通人家還是富貴人家,都喜歡飲茶。

可以說,飲茶已經成為了唐人生活的一種方式。

就傳於後世的唐朝人陸羽所撰寫的《茶經》中記載,所謂“吃茶”是將茶與鹽、蔥、姜、棗、橘皮、茱萸、薄荷等熬成粥吃,茶連同這些調料品都一同吃掉。

起初,陳浩還以為寫出《茶經》的這個陸羽是在瞎掰,等到他穿越來到了大唐,當公主府的下人給他端上了杯熱茶,這才發現,陸羽在《茶經》中的記載,就是唐人吃茶的真實寫照,一點兒也不誇張。

既然,陳浩不喜歡唐人的吃茶方式,那他就命人往往杯中放置七八片茶葉,再倒入燒開的沸水,端給他吃茶,其他佐料都不新增,但枸杞除外,可以放上三五粒。

左等右等之下,過了大概有半個時辰的功夫,陳浩卻並未聽到生意開張的好消息,他便有些坐不住了,當即就站起身來,大踏步地走出前院的客廳,趕到了公主府的大門口。

這一看不打緊,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在短短只有大概半個時辰的功夫之內,使用扁擔和籮筐挑來的煤球(蜂窩煤),在公主府的大門口已經擺放了有三四百棵之多,而那一字排開的九個煤爐卻依然健在。

於是,陳浩便把已經喊破嗓子的那兩個家丁叫到了跟前,沒好氣地質問道:“吆喝的廣告詞,我不都已經告知你們倆了麼,怎麼都過去了大抵半個時辰的功夫了,連一個煤爐都沒有賣出去啊?”

面對陳浩的質問,那兩個家丁都哭喪著臉,站在左邊的那個家丁,一臉無辜地回答道:“駙馬,小的二人確實按照你此前交代的廣告詞,衝著過往的行人叫賣吆喝,可是,根本就無人回應,頂多就是有人停下腳步,朝著小的這邊看上兩眼,再繼續趕路。”

站在右邊的那個家丁,也很是委屈地訴苦道:“是啊,駙馬,小的二人都嗓子喊啞了,可是,路過咱們公主府門前的行人,根本就沒有人要停下來購買煤爐,這也怨不得小的啊!”

原本陳浩還憋著一肚子的火氣呢,當他聽到這兩個家丁,確實喊破了喉嚨,這才沒有對他們二人進行責怪,而是反思自己這種在路邊叫賣吆喝的方式或許不太奏效。

不然的話,經過這兩個家丁的一番叫賣吆喝,即便是一個煤爐沒有賣出去,最起碼可以吸引一些路過的行人前來圍觀才是,也不至於在過了大概半個時辰的功夫之後,竟然落得無人問津的悽慘境地。

要說,作為一個來自一千多年後的現代人,陳浩的這個腦子就是好使,只是思忖了半刻的功夫,他便想到了一個多管齊下的應對之策。

吩咐那兩個愣在一旁的家丁,在公主府的大門口處看著煤爐和煤球,他自己個兒則是折身返回到了前院開啟二廳之內,站定在桌案前,命人拿來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他要進行一番揮毫潑墨。

雖說,陳浩在沒有穿越來到大唐之前,他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時候,用筆的機會非常少,更何況還是毛筆,這得多虧了他在上大學之前,從小學開始一直到高二,他都一直堅持每天在家寫半個鐘頭的毛筆字。

尤其是陳浩寫的楷體字極為出色,尤其是寫繁體字,更能夠體現筆法,以前就是當做一個興趣愛好,而今穿越來到大唐,反倒是成為了他生存的一大法寶。

也不知道是不是陳浩文思泉湧,還是寫得太過於投入,當他停下來的時候,天色已經是夜幕降臨,見此情景,他便放下筆墨,命人把擺放在公主府門口前的那九個煤爐和排氣筒,以及一大堆的煤球,統統都搬運到了前院閒置的一個雜物間之內。

儘管今日天黑之前,一個煤爐,甚至連一個煤球都沒有賣出去,陳浩也照樣履行了他此前給家丁們許下的成承諾,給製造和搬運煤球的家丁,按照他們製造和搬運煤球的數量給他們結了賬。

就連屁活沒幹的蘇執事,也給發了三十文錢犒勞了一下,至於那兩個喊破了喉嚨卻未能賣出去煤爐的家丁,看在他們倆心腹的份兒上,也分別賞了他們倆每人十分錢。

過了申時,陳浩吃過了晚膳,便一個人待在他所居住的耳房之內,平日裡,他只點燃一支燭臺用於照明,而今日卻點燃了好幾支燭臺,把房間之內照耀如同白晝一般。

立於書案前的陳浩,繼續揮毫潑墨,中間幾乎沒有停歇,一直幹到當夜子時,才停止了下來。

此時的陳浩看著擺放在書案上被他事先剪成一尺見方的紙張,足足有上百張之多,而在紙張之上所寫的文字內容,也都千篇一律,卻也高興的合不攏嘴。

用陳浩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們的話來說,這一尺見方的紙張上所寫的內容,俗稱“小廣告”,或者叫“廣告宣傳單”。

此時的陳浩先是伸了一個懶腰,隨即暗自在心裡頭竊喜道:等到明日一早,過了辰時許,他便命公主府內的家丁和丫鬟們,在崇仁坊內的十字大街之上,向過往的行人派發這上百張的廣告宣傳。

他就不信這個邪了,這些過往的行人,若是看到了廣告宣傳單上所寫極具誘惑力和煽動性的廣告詞,竟然還不動心,那他他的“陳”姓就倒過來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