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穿越從龍蛇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四十八章 躺平的道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兩百四十八章 躺平的道家

一想到佛門那些禿驢,李玄空就只感覺犯噁心。

沒想到他們連寧道奇都給拉攏了,而那寧道奇也真給道門丟臉,百年前,陶弘景大宗師才被佛門羞辱,逼得不得不剃度為僧。

好不容易道門又出了一個大宗師,卻成了佛門的打手。

此人真不愧是“道賊”!若非他突然出現,今天佛門四大宗師至少要死兩個。

自古佛道就是死敵,雙方互相看不順眼,但事實證明,這些宗教的所謂的“方外之人”的下限往往比某些儒家敗類文人或無恥政客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從側面上講,一個道門大宗師都被逼得不得不靠攏佛門,足以見此時佛門勢力之大。

佛門的思想對統治階級的作用,比他想象的還大。

雖然佛門廣受香火,吸取民間錢財,不上稅,還兼併土地,勢力龐大,但比起那些門閥勢力的危害而言,只能說是不算太毒的毒藥。

吃了不一定會死,可若是門閥世家兼併土地,吸納錢財,那統治者的位子就坐不穩了。而且,佛門的思想,從某種程度上而言,還兼有弱民的作用。

與歷代統治者疲民、弱民、愚民的政策不謀而合,只有那些泥腿子一天天處在虛弱狀態,一心拜佛,嚮往來生,他們那些統治者才能更好的剝削壓榨。

就像是屁民們勞動幾十年就為了一處居所,多好,不能隨便離職,除了工作就是家庭,心神俱疲,等到幾十年過後,棺一抬,土一蓋,你的後代同樣如此。

所以,才有那麼多年輕人選擇躺了,躺好就行,其他的別管。

相比而言,道家的治國理念就容易出亂子。

事實上,不論儒道墨法,又或孔丘、老於、莊周、楊朱(道家楊朱學派的創始人)、墨翟和惠施(名家開山鼻祖),都各自推行一套管治國家的理念和方法。

體現於現實裡,便成爭天下的國家大事,誰能奪得政權,便可以實施自己的一套辦法;體現於江湖上,便是正統派系與異端派系之爭。

佛門之所以屢屢壓過道門一頭,更受統治者青睞,其一便在於佛門在鎮壓異端派系(魔門)之時,遠比道門更賣力,慈航靜齋、淨念禪宗正是其中表率。

其二則是佛門畢竟是外來者、後來者,錯過了百家爭鳴的大浪潮,未能發展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國理念和方法,佛門思想止步於配合當權者安撫貧苦百姓的輔導地位。

不像道門自有治國理念和方法的傳承(黃老派、楊朱派),一旦道門在朝、在野過於得勢,就很可能威脅到儒家的主導地位,從而迎來儒家主流(門閥士族)的打壓。

真正算來,道門初時並非“方外之人”,而是執掌政權的朝堂大佬,切切實實的“肉食者鄙”,清規戒律根本無從談起。

之後道門給儒家奪走了政治思想的主導地位,才退而求其次,被迫成為“方外之人”,事實上,道門黃老派在百多年前的東晉朝堂還曾大行其道,盛行一時的玄學便是由此而來。

現在的道家遠離朝堂,遁入深山老林,求仙問道,對於政治訴求比佛門低了許多,若非道門已經躺平,說不得早就被佛門摁死了。

有需求才會有破綻,可是現在道門躺平了,除了搓丸子煉丹就是打坐唸經,佛門也不可能遁入深山老林去一個個把他們揪出來物理超度。

如今的道門正宗之人,修道成仙是主業,可“天仙之道”畢竟太過飄渺,非上上根器者難有成就,因而權勢、名利、財富不可避免的成為了副業。

正可謂成仙了道是理想,追名逐利是現實!

理想終歸只是理想,固然一定要偉大崇高,而現實也終歸人生苦短,區區數十年寒暑,生活一定得豐滿刺激、有滋有味,爭做人生贏家,既如此,在這強權當道的世界便避不開政治。

當然,實際情況是,當世的絕大多數高手們不僅不對朝堂、權勢、名聲等等避之不及,反而趨之若鶩,道佛高手們只不過是多了塊清高面紗,猶抱琵琶半遮面而已。

佛道高人確實是等閒不為外物所動,但這只是世上絕大部分“外物”尚不夠檔次使其心動罷了。

只要你給的夠多,仙佛都要為之動搖。

思維發散了一會兒之後,李玄空便將目光重新聚集在和氏璧上。在離開建康城之後,和氏璧就發生了某種不為人知的變化。

這種變化雖然微弱,但還是被李玄空察覺了。

和氏璧散發的精神異力正在變得純粹,而且越發靈動,半個月以來,他一直都搞不清楚為什麼。

直到回到宋家,得到北方的訊息,他才醒悟過來,原來是因為南陳的覆滅,所以和氏璧才發生了變化。

說到底,和氏璧只是一塊玉石,為什麼一塊玉石能有如此強大的精神異力,就連大宗師也不能徹底避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究其原因,不在於和氏璧本身,而在於它象徵的意義。

和氏璧,又叫傳國玉璽。

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鐫刻而成,為華夏歷代正統皇帝的證憑。

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天授、正統合法”之信物。

秦之後,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板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

傳國玉璽,被稱為社稷神器,承載王朝氣運,可以起到穩定人心,聚攏龍氣的作用。歷代天子不乏武功蓋世者,難道他們用印的時候難道都要假手於人?

這是不可能的,和氏璧散發的精神異力其實就是所謂的王朝氣運,也叫龍氣,人心所向才能聚集龍氣,而傳國玉璽,得玉璽者就意味著得到了正統之位,是具有法理的。

這也是為什麼傳國玉璽失蹤之後,歷代統治者要仿造傳國玉璽的原因。

為什麼其他人得到和氏璧之後只會被其中的精神異力干擾,差點走火入魔,而寇仲徐子凌得到之後卻能借和氏璧的力量洗筋伐髓,重塑根基?

因為他們兩個是氣運之子,與天地親和,老天爺的私生子,和氏璧這種寶物為其所用簡直不要太簡單,而跋鋒寒算是沾了雙龍的光,否則,他也吸收不到和氏璧。

人心所向,人心難測,傳國玉璽精神異力太過於強大,所以才能干涉現實,連大宗師也不能完全倖免。

若非和氏璧是個死物,沒有自己的意識,恐怕直接就能立地飛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