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穿越從龍蛇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六十六章 徵高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兩百六十六章 徵高麗

楊勇死後,蜀王楊秀以及其弟漢王楊諒,被剝奪官爵貶為庶民軟禁於內侍省,後與諸子一起被軟禁,不得與妻子相見。

漢王楊諒不甘束手就擒,便以討楊素為名,在幷州起兵,楊廣派楊素鎮壓,楊諒降後被幽禁至死。

隨後楊廣誅殺侄兒長寧王楊儼,又把剩餘的侄兒(楊勇諸子)安城王楊筠、安平王楊嶷、襄城王楊恪、高陽王楊該、建安王楊韶、潁川王楊煚、楊孝寶、楊孝範貶到嶺南,在路途中全部被處死。

同時,楊廣也在陸續的清理朝堂,平日裡,信奉佛門或是跟佛門走的最近的官員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壓,稍有失職,輕則丟官,重則滿門誅絕。

在即位之初,楊廣便下令修建建造顯仁宮,從大江以南、五嶺以北的奇材異石運到洛陽,又用海內的嘉木異草、珍禽奇獸充實園苑。楊廣命令王弘等人到江南造龍舟及雜船數萬艘,洛陽的官吏監督勞役嚴厲急迫,十分之四五的役丁死亡了,楊廣又下令在洛陽建造天經宮。

西苑方圓二百裡,苑內有海,周長十餘里。海內建造蓬萊、方丈、瀛洲諸座神山,山高出水面百餘尺,臺觀殿閣,星羅棋佈地分佈在山上,無論從那方面看都如若仙境。

苑北面有龍鱗渠,曲折蜿蜒地流入海內。沿著龍鱗渠建造了十六院,院門臨渠,每院以四品夫人主持,院內的堂殿樓觀,極端華麗。宮內樹木秋冬季枝葉凋落後,就剪綵綢為花和葉綴在枝條上,顏色舊了就換上新的,使景色常如陽春。

池內也剪綵綢做成荷、芰、菱、芡,皇帝來遊玩,就去掉池冰佈置上綵綢做成陽春美景。十六院競相用珍羞精美食品一比高低,以求得到楊廣的恩寵。楊廣喜歡在月夜帶領數千名宮女騎馬在西苑遊玩,他作《清夜遊曲》,在馬上演奏。

······

短短幾年的時間,天下民不聊生,烽煙四起。

自大業元年始,楊廣為了開掘長塹拱衛洛陽,調發今山西、河南幾十萬農民;次年營建東都洛陽,每月役使丁男多達兩百萬人。自大業元年至大業六年,京杭大運河開鑿,在開發各段運河的過程中,各地先後調發河南、淮北、淮南、河北、江南諸郡的農民和士兵三百多萬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大業三年和四年在榆林以東修長城,兩次調發丁男一百二十萬,役死者過半。總計十餘年間被徵發擾動的農民不下一千萬人次,造成“天下死於役”的慘象。

有志之士或隱逸,或遁逃,稍微有點眼光的人都知道,大隋,要完了。

眾所周知,隋唐以來的君主大都不遺餘力的打擊高句麗,要將他扼殺在萌芽狀態。正是因為高句麗在隋唐以來被打擊的厲害,所以在隋唐之後,高句麗就徹底變成了華夏的屬國,奉中原王朝為宗主國。

而楊廣,正是第一個征伐高句麗的君主。

當然,楊廣也知道自己這幾年來惹得天怒人怒,怨聲載道,為了轉移朝廷注意力,透過對外戰爭,來鞏固自己的帝位。

大隋大業六年,黃門侍郎裴矩以高句麗本為箕子所封之地、今又不遵臣禮為由,勸說楊廣脅使高句麗王入朝。

高句麗王高元不遵籓禮,楊廣決定征討高句麗。大業七年,楊廣下詔征討高句麗,命令幽州總管元弘嗣往東萊海口造船三百艘,官吏監督勞役甚急,結果造船工匠晝夜在水中,幾乎不敢休息,從腰往下都長出蛆蟲,十分之三四的人因此死去。

隨後,楊廣又下詔集結天下的軍隊,無論南北遠近,都要匯合於涿郡。集結了天下軍隊之後,他又另外徵了江淮以南水手一萬人,弩手三萬人,嶺南排鑹手三萬人,又命令河南、淮南、江南造戎車五萬乘送到高陽,用來裝載衣甲幔幕,還徵民夫以供軍須。

秋,七月,楊廣徵江淮以南民夫及船運黎陽及洛口諸倉米到涿郡,船隻相次千餘裡,載兵甲及攻取之具,長期來往在路上的有數十萬人,擠滿了道路,晝夜不停,死者相枕,臭穢盈路,天下騷動。

八年正月,應徵士兵全部集中於涿郡,有軍人一百一十三萬三千八百,此外為其運輸物資的民夫是軍人數量的兩倍。

空前規模的大軍,這也許已經是有史以來,最為龐大的一支征伐高麗這樣的彈丸小國的兵馬了!

楊廣雄心壯志,誓要以這一百多萬大軍踏平高麗,徹底剷除遼東的威脅,透過滅國之戰來樹立自己的威望。

此時的半島尚未一統,共分為三個國家。

第一個便是一直以來,都是大隋眼中釘肉中刺的高麗,第二個則是百濟,最後還有一個新羅。

其中,新羅乃是存在最長的國家,在隋唐兩朝先後滅亡了高麗和百濟之後,還順勢統一了半島!

當然了,對於中原人而言,新羅更有名的是另外一樣東西:新羅婢!

當時流傳的一句行話,叫做“昆侖奴,新羅婢“。新羅的婢女等同於後世的菲傭,受過專業訓練,乖巧能幹。而昆侖奴個個體壯如牛,性情溫良,踏實耿直,貴族豪門都搶著要。

然而,這次聲勢浩大的御駕親征,卻以失敗而告終。原因就是因為楊廣玩起了微操。外行人指揮內行人,這是最可怕的事。

原本楊廣也是帶兵統將,覆滅南陳的人,倒也不算是完全外行,但登上帝位的楊廣顯然是昏了頭。

原本隋軍勢如破竹,連下數城,在會師的時候,楊廣說現在是“弔民伐罪,非為功名”,為了防止將領輕兵掩襲孤軍獨鬥去爭取功勞名聲以邀勳賞,所以命令他們分為三道,但凡有攻擊軍事行動,必須要三道之間相互通報,不許輕軍獨進,而且軍事進止都要先向他奏聞,等回覆命令。

這麼奇葩的操作,縱觀華夏歷史,唯有高粱河車神和大明戰神能與之相提並論,曹老闆,劉荊州和孫十萬在他們面前都不算什麼。

更奇葩的是,他在之後又下了一道命令,在攻城之後,他又命令諸將,如果高句麗要投降,就應該安撫接納,不要再縱兵進攻。

結果也是顯而易見,一徵高句麗以失敗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