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聊齋:我有一幅萬妖圖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一章:妙光菩薩亦敗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二十一章:妙光菩薩亦敗北

“看來梵門這一回真是做足了準備,連東來佛祖的金撥都讓你帶出來了!”

東來佛祖就是彌勒如來。

妙光菩薩並不反駁,只道:“道君不過法相之境,卻身懷好幾件二九靈寶,真是機緣深厚。只是道君手上若是沒有三九靈寶,今日恐怕不是貧僧的對手,還請道君早些退去。”

妙光菩薩已經料定周騰手上沒有三九靈寶, 因為三九靈寶可不是尋常之物,整個三界也只有幾十件而已,而且都在那些有名有姓的大能手中。

這金撥是彌勒如來的東西,彌勒如來是靈山三世佛之一的未來佛,雖然在三世佛之中實力最弱,但也是無極之境的人物, 這枚金撥雖然並非彌勒如來最厲害的法寶, 但也是最頂尖的二九靈寶, 品階上完全不比九龍神火罩要弱。

“看來菩薩是吃定貧道了,只是菩薩真以為貧道沒有手段嗎?”

妙光菩薩心中不由得為之一緊,但是面上卻不動聲色。

很快,他又恢復了原本的淡然模樣。

因為三九靈寶是有數的,全部都在那些大神通者的手中,根本沒有一件流落在外,所以他自然有恃無恐。

“道君有什麼手段儘管使出來。”

“這是你說的,那就別怪貧道了。”

周騰猛然將袖袍一抖,一道赤紅的火光飛騰而出,瞬間化作了一枚九條神龍虯結蟠繞的燈罩。

正是原本玉虛一脈的厲害靈寶九龍神火罩。

妙邦菩薩自然知道此寶的威名,臉色當時就是一變。

周騰雙手掐訣,九龍神火罩滴溜溜一轉,瞬間便騰起一股赤色神火,而後猛然化作千丈大小,將妙光菩薩連帶金撥籠罩在了其中, 九條巨大的火龍飛騰而出, 不停地朝著金撥橫擊而去。

“鐺!鐺鐺鐺!”

金撥不停地發出金鐵交擊之聲, 一股又一股的金色波光蔓延開來, 但是全都被九龍神火罩堵在了內裡, 那九條神龍根本不懼金色波光,也絲毫沒被減速。

妙光菩薩周身金光升騰,猛然現出八臂三頭的法相金身,源源不斷的法力注入金撥之中,使得金撥震動的速度越發驚人。

但是這九龍神火罩十分厲害,最重要的是金撥乃是是金屬之物,而九龍神火罩乃是火屬之物,金火相剋之下就算是到了靈寶級別也無法改變,所以雖然金撥與九龍神火罩同為十八道先天不滅靈光的二九靈寶,但是卻備受剋制。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尤其是九龍神火罩曾是元始天尊的法寶,號稱是世間第一二九靈寶,更有幾分獨一無二的特殊之處。

“諸位道友,梵門的禿驢竟然膽敢在龍族的地盤撒野,著實是不將咱們放在眼中,大家不要留手,同我一起將法力聚合起來,全力推動九龍神火罩, 好叫這禿驢知道咱們的厲害!”

周騰話音剛落,冰魄便化作萬丈大小,周身龍威滾滾散發開來, 當先一個將法力注入了九龍神火罩之中,剩下的玉牙雨潮還有小紅龍也連忙照做,其他人來不及驚訝冰魄居然是本我境界的真龍,也連忙隨大流一起將法力注入到了九龍神火罩之內,頓時整個九龍神火罩內裡便憑空多生出了數十條火龍,朝著彌勒金撥狠狠的撞去,這九龍神火罩雖然喚作“九龍”,但是“九”不過是虛指,只要法力夠強,甚至可以喚出九十條,乃至九百條火龍,本質上每條火龍的力量都是有限制的,但是數量上是沒有限制,這也是九龍神火罩穩坐二九靈寶第一把交椅的倚仗。

所以太乙真人再將九龍神火罩交給周騰的時候才會肉痛無比,因為九龍神火罩乃是元始天尊未成道之時尤愛使用的一件法寶,後來還是因為太乙真人極得元始天尊喜愛。元始天尊才會將此寶傳給太乙真人。

若非這一量劫天定九龍神火罩將要落在周騰手中,有原始天尊在背後提點,太乙真人是萬萬不會將九龍神火罩這麼輕易交出來。

在眾人齊心協力之下,妙光菩薩獨木蘭之,若是他已將彌勒金撥完全煉化倒也罷了,雖無反抗之力,卻也可以護住己身,可是這彌勒金撥乃是彌勒如來的法寶,只不過是借給妙光菩薩使用而已,斷斷沒有讓他煉化的道理,是以剛一對上九龍神火罩就已落在了下風,如今更是騎虎難下。

不得已之下,他只能向周騰服軟:“道君,且快快收了法寶罷,貧僧在此向道君致歉了!”

周騰嗤笑一聲:“菩薩方才不是還信誓旦旦的說,除非貧道拿出三九靈寶,否則都奈何不得菩薩嗎?如今這是何故?”

“道君莫要再與貧僧開玩笑了,貧僧方才不知道君手段,多有得罪,還請道君見諒。”

“可是方才菩薩說,這龍髓化形之物與菩薩有緣,如今菩薩怎麼卻又退卻了呢?若是貧道將菩薩放出來,菩薩再與貧道爭這龍髓化形之物,又當如何?”

“道君此言差矣,這龍髓化形之物是與我西方有緣,但卻並非與貧僧有緣,如今瞧著,這寶貝好似與道君也頗有緣分,看來之前是貧僧瞧錯了,這寶貝並非與西方有緣,而是與道君有緣,道君還是快些將寶貝取了,貧僧也好回西方覆命。”

西方教的人就是這一套,說起話來圓滑之極,得勢的時候就是“此寶、此人或此物與我有緣”,不佔理的時候又是另一種說法了。

周騰雖然早有預料,但是親眼瞧見這一幕卻又是另一種感受,不得不說西方教能發展起來也真是夠厲害的。

西方教本在貧瘠之地,卻能夠變得極其興盛,實在是花了大功夫。

尤其是當年開創西方教的接引與準提二位道人,這二人一個攻一個守,一個面色疾苦,一個笑容滿懷,二人自那一毛不拔之地孕育而出,卻都各懷大志,以大宏願度化西方,使得那處窮山惡水化作了靈山妙地,著實是無量功德。

後世弟子縱然只是學去了幾分皮毛,也已然受益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