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史上第一敗家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429章:股份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29章:股份制

眾所周知,修路能帶動地方經濟。

無論是哪,只要將路修通了,任你天涯海角,都瞬間會將距離無限縮短。

而且在古時候,修路可是純靠人力操作,一般都是百姓們被官府拉出來服役。這可是沒錢給的,都是應該的。

可秦凌雲的修路政策不一樣,是實打實的將錢拿出來,發到每一個苦力的手裡,購買他們的勞動力。

這等於是在送錢,不說天價的修路成本,光勞動力的價錢都是一筆天文數字。秦凌雲雖說有錢,但再有錢也不可能填的平這麼大個窟窿。

他也沒想過自己出錢去修路,而是直接以官方的身份進行招標。

股份制的概念被首次推了出來。

官方佔股五成,另外五成以股份的形式對外出售。每股一貫錢,總計五千萬股。

而且他也說明了,往後路修好後是可以盈利的。過路費,按路程遠近將會明碼標價的以公文形式通傳大理全境。

同時取消以往所有的關卡其他費用,除了關稅外,其餘的商品貨物通通改為一稅制。

而一稅制的標準,將根據貨物的不同進行收繳。

一稅制這個概念許多商人都不陌生,臨安當初的那個大商場,不就是採用的一稅制麼。大家對於這一點已經很清楚了,而且取消所有關卡,只收繳過路費,哪怕這過路費收的稍微高一點,那也比以往的一路走來各路關卡上的索拿卡要要好上很多。

無論從哪方面算,秦凌雲的這幾條政策看上去好像全都是在為商業服務的。

秦凌雲的目的也正是如此。

與其自己從零開始慢慢發展,不如藉由天下商人的手,將天下的貨物匯聚於此。

糧食、布帛等各種民生所需,何必自己生產。藉由商人弄來不好嗎?

用句廣告詞來說就是,我們不生產商品,我們只是各種商品的搬運工。

秦凌雲要做的,就是將大理的市場做大,做活。

讓乾朝乃至天下的商人,透過大理中轉,將他們的貨物轉賣到天下各處。

如今琉球透過了幾年的發展,已經打通了海外市場。想要將貨物運往南洋,怎麼都繞不開琉球。

以往琉球只有臺南一座城池,本身基數太小,受人口限制,始終發展不起來。哪怕是後來統一了整個琉球,又建立了臺北,情況依然如此。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現在不同了,有了大理這塊大舞臺,其本身的人口、地域都要比琉球好了太多太多。

本身的市場就有一定的需求,再加上南洋,不怕商人們不會蜂擁而來。

作為商人,本身的商業嗅覺就相當靈敏。見秦凌雲推出什麼大理道路股份制,而且有官方的五成作保。

這就是讓人投錢進去與秦凌雲合作啊!

跟秦凌雲合作會虧錢嗎?答案是否定的,跟秦凌雲合作過的人,除了大賺,就是特賺。

君不聞國舅爺如今已經成為了乾朝最大的糖販子嗎?超過七成的糖,如今都是來自於國舅家中的產業。

五千萬的股,第一天就已經售出一千多萬,這還是受限於訊息的閉塞和大理本身的經濟制約。

若是在臨安,估計這五千萬股一日之間就會被瓜分乾淨。

秦凌雲不急,他就是要以此為誘餌,將訊息散佈出去,調更多的商人前來大理。

然後在藉此機會招商引資,大力發展建設。

修路只是他打出的第一張牌,但並不是唯一的一張。他還有許多的想法,而要完成這一切,都需要錢。

別看他以往賺錢賺得盆滿缽滿,但這些錢一旦投入到整個大理的建設當中,那就是杯水車薪了。

眾人堆柴火焰高,他的錢不夠,但是聚集一大批的商人一起就行了啊。

這年頭不缺有錢人,但缺賺錢的主意。

沒有理財概念的古人大多時候都是將錢埋在家中的地裡或者鎖在庫房之中,慢慢等著銅錢或者銀子被腐蝕。

秦凌雲的想法就是幫他們花錢,讓錢生錢,將這些人通通的綁在自己的戰車之上。

你們不會理財,沒關係,我來幫你們。

給我一百貫,來年還你一百五十貫,兩百貫,甚至三百貫。

只要你相信我,我就能幫你賺到更多的錢。

他甚至想過提出概念,然後集資。不過後來放棄了,這種玩法搞不好就會把自己好不容易累積的信譽給毀了。萬一以後沒人相信他,那就蛋疼了。

何況在這個年代,概念這玩意太前衛,想忽悠有點難度。搞一些實業就行了,反正要做的很多,不缺沒辦法弄到錢。

隨著訊息的傳出,天下商人聞風而動。

秦凌雲一月之間不費一兵一卒攻下大理,雖未稱帝,但已經是無冕之王了。後又大力推廣與商業相關的政令,更是要與天下商人合作修路。

而且在大理,實行一稅制。這簡直就是商人的天堂,還聽說關稅比之乾朝更加的低廉。

往後誰特麼還走乾朝出海,都去大理得了。然後透過秦凌雲的秦記,將貨物轉運至交趾,然後在琉球軍的護航之下通往南洋。

雖說路程麻煩了點,但是比之以往仔細算下來,成本更加的低廉。

而且是那種貨越多越貴,越划得來。

一個月的時間,五千萬股售賣一空。此時還有許多商人或是在路上,或是還沒收到訊息。

來晚的那些人欲求一股而不得,於是,股價從一貫錢開始慢慢上漲,一貫一、一貫二、一貫三。一個月的時間居然漲至了兩貫。

許多人什麼都沒幹,手裡的股就已經翻了一番。

還能這樣玩?

這是所有人心裡的疑問。

這其中,秦凌雲什麼也沒做,只是默默的觀察著這一切。若是由他出手,怕是幾天的時間就會讓股票翻上一番。

但他沒有,股票才剛剛出現,任由他自身發展才是良性的,也是最能讓人接受的。

兩貫錢之後,漲勢並未停止,還在繼續。

因為越來越多的商人都匯聚到了大理城,都想求購股票與秦凌雲合作。有市無價,形容的就是這種情況。

有股票的人握著不肯出手,期盼它多漲一些。沒有的都看出了其中的甜頭,想求購一些而不可得。

在這種氛圍下,秦凌雲打出了第二張牌。

大理鐵礦股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