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史上第一敗家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536章:援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36章:援軍

四處的烽火,聚集的反賊軍隊總數約有十數萬人。

他們行軍有度,行止軍紀皆嚴明無比,完全不似那荒廢操練,毫無章法的廂軍可言。

這一切,都是早有預謀的。

臨安此時只有五萬禁軍守護,根本不敢派兵出去增援各處,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叛軍不斷的攻城略地,朝著臨安緩緩而來。

對於慶元府等地的求援信,只能是視而不見。

自保都不夠,哪還有多餘的力量去進行增援。

這時候,有人站了出來大聲高呼當將戰場置於臨安城之外,而不應該坐視叛軍做大,那樣只會讓對方越來越壯大。

這人,就是王珏的四兒子,王俊。

暗殺王超的勢力裡,就有他的一份。

此時他站出來極力的與朝臣爭辯,要求據敵人於臨安城之外。

還真別說,有一部分官員在他的不斷訴說下動心了。

若是戰場在這臨安城,一旦城破,那他們的生死就皆在叛軍一念之間。

畢竟對方打出的是清君側,但又沒具體說明是哪些人。

這個可就值得玩味了,萬一看自己不順眼,自己就會變成名單上的人。

若是將戰場置於其他地方,即便戰敗,到時候也有緩衝的時間可以讓自己等人從海上逃跑。

隨著不斷有人加入到王俊的隊伍,這股勢力慢慢的壯大了起來。

而且逐漸替代了那些死守臨安城的聲音,一直要求發兵增援各處。想辦法拖延時間好讓北方的援軍趕回來。

求援信已經從海上送出,但是要等到岳飛帶領人馬殺回來,這可是需要時間的。

臨安派出軍隊出去,並不是剿滅叛軍,而是爭取足夠的時間。

要消滅如此多的叛軍,臨安的禁軍是遠遠不夠的。

最終,陶季輔等人也不得不承認,四皇子的辦法確實是當下最好的計策了。

光靠一座臨安城,可能還不足以堅守這麼久。

因為誰也不知道叛軍是不是在臨安城之內有內應,萬一城門被開啟,乾朝的傾覆就在旦夕之間。

將戰場轉移到其他城池,也許是目前來看最好的辦法了。

不過臨安也不可能完全不設防,三萬人出兵救援,兩萬人堅守臨安。

這是最後定下來的計策,而這三萬人也會分成三路,朝不同的方向而去。

接下來,就是統兵的人選了。

乾朝幾乎所有會打仗的將領都在外面,臨安城除了禁軍統領等極個別的將領外實在是沒有拿得出手的人選。

而禁軍統領等人這時候是絕不能放出去的,臨安城是大家最後的防線,不可能無人統領。

在所有人錯愕的目光下,四皇子王軍毅然而然的站了出來,要求率一支萬人隊出征。

到了此時,陶季輔和元烈陽的心中猛地一沉。

但是由於之前王俊表現出來的沉著和冷靜,已經贏得了大多數官員的認可。

認為四皇子確實有大將之才,臨危不亂,並且想出破局之法。

何況只是區區一萬人,又不是所有禁軍的掌控權,所以對於他的毛遂自薦幾乎無人反對。

陶季輔和元烈陽身為老狐狸,自然知道現在站出來反對於事無補,反而可能會遭到對方的反撲。

在這關鍵時刻還必須保住有用之身,以圖後勢。所以便預設了對方的行為。

但是在武器的爭取上,二人一口咬定火炮絕不能帶走,必須留在臨安最為底牌之用。

在這一點上二人的出發點是為了臨安,所以儘管王俊以各種理由試圖說服百官,但卻是遭到了毫不留情的拒絕。

最後,四皇子王軍在眾人的目光下,帶著一萬人浩浩蕩蕩的出發南下。

他選擇的支援方向是南邊,而那裡,慶元府正處在岌岌可危的狀態之下。

他要面對的,是數倍於己的叛軍。

陶季輔和元烈陽在得知王俊選擇的支援地點後,一顆心頓時沉到了谷底。

王超在事發之後一直選擇冷眼旁觀,他此時的任務就是看好王珏,不讓他出現任何的意外。

而李大毛則是不斷的收集各處的訊息以及釋出著各項命令。

此時的慶元府,知府劉翔正滿臉疲憊的靠在城牆之上,他的幕僚徐寅就在其身邊陪同著。

“伯律,你是否發覺了這群叛軍好像並不急著打下慶元府?”

伯律是徐寅的字,劉翔此刻發問也是在這些天的守城過程中發現了一下不對勁的地方。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徐寅苦笑著點頭道:“在下自然是看出來了,這些叛軍好像是在等待著什麼,根本就不似之前那一路摧枯拉朽攻城拔寨的氣勢。每日攻打咱們都只是做做樣子,根本沒有盡全力。”

劉翔皺眉道:“如此看來,事情還會有變,只是不知對於咱們,這變數到底是好還是壞。”

“大人,不管好壞您已經盡力。若真到了最後,在下定會陪在大人身邊與府城共存亡!”

劉翔苦笑出聲,這時候說這些還有什麼用,他們就是想跑,也跑不了了。

叛軍在三天前就已經將慶元府包圍了個水洩不通,連訊息都送不出去。

“讓你早早出城你不聽,現在我們也只能是寄希望於朝廷,期盼他們能有辦法解了這叛軍之禍。”

徐寅搖了搖頭,沒有言語。

朝廷若是有辦法,早就來人了。如今臨安都自身難保,哪還有精力來管他們。

當日劉翔想讓他與送信的隊伍一起突圍出去,然後在臨安想辦法。

可是徐寅卻知道,自己去了臨安也無法可想,慶元府只能靠自救。

他留在此處,阻止一些百姓壯丁充入城防尚還能起到一些作用。一旦真去臨安,那當真是半點用處也無。

活了大半輩子,生死早已看淡。

劉翔對他有知遇之恩,雖說不曾做個一官半職,但憑藉著劉翔手裡的權力,他在這慶元府也能算得上半個主人。

隨時幕僚,但對方卻是將自己引為知己。

士為知己者死,徐寅便是這般想的,如今也是這般做的。

就在兩人在城牆之上閒聊之時,下方的叛軍營地內卻忽然亂了起來。

東北方隱約傳來了喊殺之聲,似有援兵到來。

四皇子王俊,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