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霸業徐州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八十章 沛相呂虔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八十章 沛相呂虔

彭城府衙,陶應猶豫了許久,終於將沛國相的認命接了過來。簡雍見陶應接了任命書,心中無比開心,於是又跟陶應說道:“二公子,州牧大人言,北方袁紹狼子野心,公孫瓚才是咱們真正的盟友,因此二公子以為如何?”

提到盟友,陶應想了想,旁邊張昭在旁說道:“袁紹亦只是與彭城簽約了互不侵犯條例,實則不算盟友也!”

簡雍點了點頭,經過一天的談判,最後陶應答應了陶商徐州內部要團結穩定,以後互補侵犯,同時也要共同對敵。

陶應也爭取到了自己的權利,那就是自己也有自己的外交權,實行自治。

夜晚風呼呼的吹著,時間很快就要到新年了。冬日一過就是開春,開春之後就是196年了,這個多事的時間,所以陶應要將這一年的政策做一個新的調整。

那就是在這一年裡,穩定北方的局勢,同時南下擴充地盤。於是一場會議又在燈火闌珊的彭城府衙召開了。

客廳內,走了簡雍,張昭與嚴峻等心腹幕僚都在。燭光搖曳著,火爐旁張昭起身稟告道:“主公,今日從北方傳來訊息,沛國相已經收復了戚縣、薛縣、公丘三城。”

聽聞沛國相收復了這麼多地方,陶應十分叫好:“好事,明日按軍功給予沛國相獎賞!”

陶應說完,張昭臉色尷尬了下,周圍人也默不作聲。見氣氛有些不對,陶應忙又怎麼回事,張昭半天才說,原來當沛國相前去攻打公丘時,鎮守公丘的是呂布帳下大將張遼,張遼領兵與沛國國相戰,沛國國相被張遼斬於馬下了!

陶應倒吸了一口冷氣,如此強人竟然死於張遼之手,這當真棘手!但是一想,剛才張昭不是說公丘已經打下來了嗎?都戰死了如何又攻破公丘了呢?

“世事無常,英雄當馬革裹屍,下令獎賞他的家人,以後家屬歸彭城撫養!”

陶應忙在旁邊說道,張昭點了點頭。陶應又問那如何又攻下的公丘城?張昭這才公丘之戰跟陶應講了起來。

原來當不停擴張的沛國相領著近萬兵馬殺到公丘時,公丘已經被張遼佔領了。公丘原本就是沛國的領土,但是呂布被陶應安排去魯國駐紮時,隨著日子一天天穩定下來,不安分的呂布又開始招兵買馬了!

魯國經歷戰爭較少,再加上呂布四處劫掠,不過一個半個冬日的時間,呂布竟然從魯國拉攏了近三萬兵馬。他原本失去的兵馬又重新整合回來了。有了兵馬,但是糧草卻捉襟見肘,於是呂布便天天往彭城催糧,這讓張昭很是頭疼。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光催糧,呂布使者聽聞小沛已經被陶應攻打下來了,於是又要求將自己的家眷接往魯國。因為陶應在甾丘一代,所以彭城一直都沒將這些事情稟告給陶應。

呂布擴充了軍馬之後,便又讓張遼領兵三千奪取了公丘縣城。張遼進駐公丘城後,便又按照呂布的政策,開始去那些富家大族那裡搶奪錢財和糧草用來擴充軍備,因此引起了大族世家的憎恨。

百姓也尤其憎恨呂布兵馬,於是當張遼進攻沛國相時,公丘大族便推舉原湖陸縣令呂虔為首領,在城中起義了。

呂虔有勇有謀,深的曹操器重,曹操令他鎮守在湖陸,如果按照歷史的發展,他就會從湖陸一直升官,最後當了徐州刺史。

但是陶應穿越到這個世界後,有了蝴蝶效應。陶應攻打山陽郡,奪下山陽郡後,呂虔便躲在了沛國公丘躲難。

當張遼來時,威脅到了公丘城百姓,他都不曾出來抵抗過。最後在大家的相勸下,他這才帶領公丘大族近千門課與護院趁著張遼出城與沛國相作戰的時機,趁機奪取了公丘城。所以當張遼擊敗沛國相時,再回城,但是城牆大門已經關閉了。

張遼攻城一週,依舊沒有攻下,糧草漸漸不支,最後張遼只能領兵去了魯國。張遼走後,眾人推舉呂虔為縣令,讓他掌管公丘縣。

但是公丘夾在東海與彭城國和魯國三個勢力最中間,旁邊都是一群鱷魚,而他就是一塊小肥肉,如何能生存的了?

於是有勇有謀的呂虔便尋思著去投靠一方諸侯尋求庇佑。想要投靠諸侯,肯定得選離自己近的,要麼投靠北徐州陶商,要麼投靠南徐州陶應。呂布他們是不可能投靠了,因為呂布就是一個強盜!

南北徐州,按照名聲應該投靠陶商,但是二公子的名聲遠揚,又戰無不勝,因此呂虔便修書一封送往彭城,願歸順彭城。因為陶應不在,內政由張昭等人做主,因此張昭便認命呂虔為公丘縣令,暫時統帥沛國人馬抵抗張遼。

最後新沛國相的認命,還有等陶應去認命。沛國如此之大不輸於山陽郡,而且沛國多平原,是產麥子的主產地,如果能將整個沛國都攻打下來,然後實行自己的科學種田,那這些麥子不知道要養活多少百姓!

因此當張昭稟告之後,一說道呂虔,陶應還是有些印象的,這人在三國演義中經常出現,於是陶應想都沒想就跟張昭說道:“升呂虔為沛國相,讓其統帥沛國兵馬,完成沛國沒完成的統一大業!”

張昭點了點頭,完成了沛國的事情後,這座跟彭城的屏障沒問題後,張昭又稟告南方來的一封信。這信是劉繇派遣而來的使者寫回來的,他回去之後,左思右想,似乎下邳太守的吸引力太大了,古人無人不嚮往中原之地,南方之地都是些荒蕪之處,所以他們也是不得已才能去那裡的。

所以跟周圍幕僚商量之後,反正自己在劉繇那裡也得不到重用,還不如投靠陶應呢。使者又去找同鄉太史慈,太史慈只是一個小將,在劉繇那裡得不到重用,但是他卻十分忠心與劉繇,因此不願意投靠陶應。

但是隨著戰爭的節節敗退,太史慈想要領兵打仗,但是他卻連一個先鋒官都做不了。自己去請命,劉繇卻說若用你為先鋒,豈不讓許子將笑話我?一句就讓太史慈傷心了,得不到重用的人,只能埋沒自己才華。

於是在使者的不停的勸說下,太史慈有些心動了,但是又不遠直接來彭城投靠陶應,因為他不確定陶應能否真的像他許諾的那般重用自己。於是太史慈便提了個條件,那就是如果陶應能親自去南方去見他,他就投靠陶應!(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