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霸業徐州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北方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北方

劉曄走到沙盤之上指著琅琊國北方說道:“主公看這裡,琅琊國往北便是青州。青州乃是袁紹的地盤,袁家四世三公,袁紹更是在北方用兵數十萬,袁紹手下又有名將顏良、文丑,謀士田豐、審配,溫侯斷然不敢招惹。琅琊國再往東便是大海,往西便是山陽郡,山陽郡有臧太守防守,自然不怕。因此溫侯只會南下在東海郡一代騷擾。”

劉曄說完,陶應想了想似乎也有道理,於是便問如何防守。劉曄便指著東海郡邊疆一代說道:“溫侯不會大規模南下,因為他知道青州與公子交好,因此不會冒然挑起事端。但是溫侯在魯國與琅琊養兵五萬之中,糧草肯定不足以支撐,因此曄以為他會讓手下士族假扮成山匪前來村莊劫掠百姓。”

“那如何防守,既然扮作山匪,那便是小股隊伍,東海駐兵不多,且邊疆如此之長的地方想要防守也無法面面俱到。”

陶應說出來自己的隱患來,現在最怕的就是山匪。而這個時候似乎到處都是山匪,好在自己在徐州下令招降土匪,讓他們回家種地了。不願意種地的,陶應便讓各地不停的徵繳,今年,明年,後年,這三年時間肯定能將各路山匪全部絞完。

絞殺山匪的時候,順便也就練兵了,一舉兩得之事。

陶應說出自己的擔憂來,劉曄便又在旁邊獻策道:“聽聞主公手下有兩支騎兵能征善戰,曄以為可以讓曹純將軍領一支騎兵在東海北方一代巡視。曹將軍善於突襲作戰,若有呂布假扮的山匪,呂布軍馬戰鬥力極強,但是曹將軍騎兵亦不屬於他們也!倒是曹將軍巡視東海郡北方,趙將軍領騎兵巡視山陽郡一代與溫侯交界的地方。”

陶應點了點頭,似乎騎兵巡視是最為穩妥的方法了。劉曄又獻了一計:“騎兵雖然支援方便,但是也禁不住盜賊四處圍攻。曄以為,可令邊疆百姓多習武術,然後將大小村寨合併,在麥忙之際還為到來之時,將村子修上圍牆,然後編練鄉勇,到時候小股流寇百姓便可自己擊之。大股賊寇縣中駐兵可以擊之,若再多則點燃烽火,讓曹將軍與趙將軍領騎兵支援。”

劉曄說完,陶應忍不住叫了聲好!

只要保住了自己兩郡的糧草,那麼自己的百姓就不用流離失所。百姓不流亡了,那麼去參加土匪的人就少了,治安就會好上很多,老百姓的日子就會越來越好過。等工廠再開辦起來,閒暇之時,百姓也可去工廠做工,到時候爭取了外快,百姓便會更加富裕。

不過,陶應的休戰三年的大致方向就是解決溫飽問題,三年求溫飽,後三年便可以追求發展,然後脫貧致富。

呂布總是自己的禍害,陶應又問劉曄道:“呂布擁兵自重,早晚必成禍害。若我現在趁他根基未穩,麥收以後擊他如何?”

劉曄搖了搖頭道:“不可,麥收後,溫侯兵馬已經操練嫻熟,擊之不能勝,浪費糧草又結怨溫侯,非良策也!”

陶應點了點頭,現在呂布跟自己大哥陶商走在了一起,陶商手下又有劉備等人,他們佔據小沛城,劉備非久居人下之人,陶應又問劉曄小沛該如何處置。

劉曄思考一會說道:“小沛有兵不足五千,本可攻之,奈何大公子手下有關羽、張飛這種猛將,攻之一損兄弟之情,二怕會難以攻下。即便攻下小沛,大公子或許會北上投呂布,到時候自然會壯大呂布勢力也!”

陶應想了想也是這回事,但是自己不能這樣把陶商等人晾著,於是忙又問劉曄該如何處置這個毒瘤?

劉曄望著地圖,思考了良久之後說道:“不如遣使者結好大公子。到時候小沛便可以充當彭城北方屏障,以大公子勢力,斷然不會南下攻打彭城。”

陶應想了想,也是這個道理。畢竟陶商是自己大哥,不管怎麼樣,自己來這個世界時,他還曾經照顧過自己。親兄弟,不可能讓他過的這般悽慘。

於是陶應便決定先救助陶商,給他們點糧草,免得他們沒吃的,張飛又跑來奪自己的糧食。小沛又在泗水河岸,雖然那裡都是自己駐兵保護,但是也難免張飛會出來鬧事,畢竟張飛就是一個少腦子的粗人!

問完這些之後,北方解決了這兩個問題,就無大問題了。於是陶應便在劉曄的相陪之後回了陶陵鎮的陶府之上。

剛得劉曄,陶應知道這位在曹操後期擔任重要謀士職位的幕僚對發明也感興趣,於是陶應便留劉曄在陶陵鎮上住了許多日,劉曄日日請教些關於火車與蒸汽機戰艦的事情,聽聞這些已經開始研製,劉曄更是忍不住地想參加到這些有趣的事情裡去。

於是在陶陵鎮呆了一週之後,陶應便送了一整套自己這幾年的著作。書整整裝了半馬車,劉曄興奮無比,陶應更是告訴他,若他來徐州,則讓他統帥徐州火器製造總公司,到時候他便可以親眼看著《博物志》中記載的蒸汽機火炮鐵甲艦成為現實!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得到陶應的許諾,劉曄興奮的帶著曹丕離開了彭城。聽說要離開繁華的彭城前往兗州,曹丕哭著鬧著不願意走。在彭城生活了兩年多,這兩年裡,彭城從一個破舊的縣城,變成眼前的繁華之地,曹丕的朋友和同窗又在這裡,他又豈願回去?

但是劉曄敲敲許諾一定會帶他回來,曹丕這才願意同去兗州一次。

劉曄走後,陶應又返回陶陵鎮繼續進行著自己的改革。若劉曄能夠回來,便由他接任火器製造總公司,正好冷兵器製造總公司也有人管了,因為可以把孫邵掉過去擔任冷兵器製造總公司的公司總裁。

有了這兩個以兵器起家的大公司後,陶應便決定要繼續改革能夠適應大工業時代的吏治。原本徐州的政界分為政務部、立法部、農業部和教育部。陶應現在還有給他們加上一個稅務部和財政部。

稅務部用來徵繳所有的有關稅務的工作,而財政部則負責將錢統一分配,然後發放官員工資等等。

這些部門的設立需要一步步的去完善,陶應便把這項工作重新交給了政務部的部長張昭,張昭一個老頭子忙裡忙外,為徐州的建設算是做出了最大的貢獻。不過為了能夠減輕他的壓力,陶應便將他的兒子張承也提拔出來當官了,不過不在政務部,分在了新的部門稅務部去了。

張承為人和善,而且不居功自傲,陶應有意培養他以後能掌管稅務部,讓他家父子兩部長,也算是光宗耀祖。

自己手下的部長那可比的上朝廷的三公了吧!不過他們負責的內容不同而已,最後都由自己掌管,不過按照各部的內容劃分,似乎最重要的也是這政務部了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