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霸業徐州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二章 揮兵北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二章 揮兵北上

陶應饒恕了地上了奴隸,那地上的奴隸慌忙跪在地上不停的磕頭,一邊磕頭一邊大呼感謝陶應的不殺之恩。于禁也是有些意外,陶應居然放過了自己的部下,這是他沒想到的。于禁下馬跪在陶應馬前感謝陶應饒恕他的部下,一邊又讓自己的先鋒去城中將那些自己還沒死的將領全部召集而來。

僅僅是一下午時間,有十幾個曹兵將領就從一個天天被鞭子抽打的奴隸變成了騎在馬上的耀武揚威的將軍來,這無不讓他們感激陶應的再造之恩。陶應倒是無所謂,此等人才,讓他們累死在城下下,不如發揮他們的專長對自己益處更大些。不過一想到陳登回來氣的抓耳撓腮的樣子,陶應心裡還真有些得意。

李典將陶應送往城外,天已經到了傍晚了,李典望著戰馬上的陶應說道:“主公此去何時歸來?”

夏天的風有些熱,陶應穿著鎧甲熱的一頭是汗,李典在馬下問完,陶應松了松戰甲後說道:“我此去多則半年,少則三兩個月即可從東海歸來。”

李典又問道:“那主公走後,城中若有意外,該如何是好?”

陶應又想了想說道:“外事你來負責,內事聽陳登,陳登不在聽嚴畯。還有若我二弟與三弟歸來,讓他們領著五百騎兵到東海治所郯縣來找我!”

李典點了點頭,陶應與於禁領著兵馬便朝武原而去,他們想從武原然後直接去郯縣。遠處的彭城城牆修建的越來越高了,城內的殿宇也從一座漸漸的變成了兩座,三座甚至七八座皆隱隱約約的在出現在城牆之角。

陶應無心再管彭城之事,他知道治理百姓,自己不如陳登,甚至不如嚴畯。打仗自己不如臧霸,甚至不如李典。但是他知道自己作為主公該會什麼,那就是任人唯賢,不與屬下爭功!

于禁從監牢出來,他在監牢已經度過了半年多時光,過了這個夏天,到了秋季,那就是他在徐州待的一年整時間了。從監牢出來,望見一座座宮殿拔地而起,確實讓於禁震驚不小。而且又見著如此之多的工匠在打造著一條條嶄新的街道,還有比洛陽城還要高大的城牆,這一切都讓於禁覺得陶應果然非同一般之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特別是走在路上,到處都是百姓,一座座村莊在大道兩旁如雨後春筍般崛起。原本一片片樹林被推到後變成了一望無際的原野;原本赤土千里的天地變成了一片片綠油油的莊稼地。還有很多的地方正在收麥子,一路上百姓們臉上洋溢著的都是一陣陣笑聲,這一切欣欣向榮的改變,讓於禁心中不禁想,或許主公真是天人吧,至少不是我們這個世界的人!

沿著正在修建的大路,陶應等人走了近十天時間才抵達武原城。武原縣令聽聞陶應到來了,慌忙率領鄉紳來為陶應洗塵。

在武原陶應四處逛了逛,武原城外也是修建了近十幾個大鎮,城內也修建了一排排的房屋,也修建了許多的街道,而且在城的南端也修建了佔地近百畝的小宮殿群,只不過這宮殿跟彭城國相比,差距太遠了,樓不夠高,也沒那麼氣派。

陶應很滿意的讚許了武原縣令,人民把他推薦出來,果然沒推選錯人。在武原視察了一番,陶應又領兵出彭城國界前往東海郡。

派遣出去的探子回報說曹操已經領兵從琅琊已經打到了東海郯縣,郯縣已經岌岌可危。而這時陶應派出去的求和部隊已經抵達了郯縣,陶應領兵一千駐紮在邊境線上的訊息也傳到了郯縣。

郯縣此時已經亂成了一鍋粥,陶謙依舊躺在床上,不過他畢竟是硬漢子,當聽聞曹操已經連下數城,劫掠百姓後又回兵來取郯縣,陶謙氣憤之下便讓劉備與曹豹再次出兵在郯縣外迎戰曹操。

劉備與曹操已經領兵在城外與曹操打了一仗,不過這一仗打的沒有任何準備,因為曹操在周圍劫掠完後準備回兵的,這是碰上了,不過這一戰,還是劉備與曹豹戰敗了。

陶謙望著郯縣又岌岌可危起來,這次終於決定要棄掉東海回丹陽老家去。但是這時好不容易才打下徐州,曹宏與曹豹等人自然不願意,他們想繼續死保郯縣,郯縣外曹兵雖然厲害,但是郯縣畢竟是以前的治所,為了防範二公子的偷襲,曹豹也加固了城牆的建設。

而且郯縣兵馬又多,糧草又多,曹豹已經決定繼續守城了!一直到城外出現彭城國來的信使,信使押著糜家的家人與各個大族的家人近一千餘人趕到了城下。

見到家人被放歸回來了,那些大家族很是意外。陶應如此弒殺,豈會放過他們?一開始他們不願意相信,但是看到實實在在的人,他們這才衝出城外與家人激動的相擁起來。

家人的返回更加樹立了他們抵抗到底的決心,而且就連罪大惡極的蒜鼻子都被放了回來,曹宏更是高興無比,這樣一家人終於團聚了,也不用擔心自己絕後的問題了!

又有人來報說二公子領兵一千駐紮在邊境上,只要郯縣一句話,他們這就出兵攻打曹操!

突然傳來的喜訊讓很多人驚喜異常,雖然有人拒絕陶應的到來。但是聽說陶應只是領一千兵馬前來,想必也構成不了多少威脅,更何況他打的旗號就是剷除入境曹賊,想必也是保護家鄉的,於是陶謙便下令讓陶應領兵進駐郯縣。

於是陶應收到回信之後,便讓於禁領兵一千一同進駐郯縣,兵馬沿著沂水一路北上,望見當初簽訂協約地方,已經有人在那裡立了塊碑,上面還刻著當初的盟約。

過了盟約碑往北就是郯縣的地方,陶應領兵一路上見到的都是數不清的逃難的百姓,還有小股的曹兵在四處劫掠財物。

曹兵望見陶應軍馬的到來便想來劫掠陶應的糧草,原本他們以為來的又是徐州兵,徐州兵皆一觸即潰,卻不想當四五十為一群的曹兵剛碰到一百士兵為方陣的小股追擊隊伍時,兩軍一交鋒,曹兵頓時就心涼了。

因為碰到少於自己的曹兵,陶應的兵馬直接就碾壓了過來,離得遠時,先是一陣弩箭的射擊,曹兵意想不到的是居然碰到的徐州的神箭手,他們幾乎箭無虛發,一下子就將曹兵的氣勢壓下去了!

先是一陣箭弩的打擊,緊接著雙方交鋒,徐州兵更是悍不畏死,而且令曹兵想不到的事情就是一旦徐州兵分開之後,便三人為一夥,一個盾牌兵,一個長槍兵,一個弓弩手。這樣的組合讓分散的曹兵無法一下攻破他們。

離得很遠時,就有士兵弓箭招呼,離的不太遠了,又有長槍兵招呼,離得近了有有短刀兵伺候。

這樣的長短兵器結合,一組士兵三到五人,每次追擊的時候都是至少兩組士兵為一夥,這個戰術是陶應結合了古代的兵陣之後自己發明出來的,而且在彭城已經操練了近數月之久,士兵配合的默契度已經提高了不知道多少倍。

起點中文網.qidian.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