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霸業徐州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五章 認清楚自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五章 認清楚自己

一說到讓自己當縣令,諸葛瑾瞬間愣住了。這二公子也太有權任性了吧!人皆道二公子選用人才不拘一格,不過這選官似乎太過於草率了吧!

只是見了一面,就連對方到底是什麼人都還沒琢磨清楚呢,就直接封給人家一個縣令。而且諸葛瑾今年剛二十歲整,這提拔速度,簡直如同火箭一般啊!

陶應拍了拍愣住的諸葛瑾,然後告訴他以後跟著自己,梧縣縣令就是他的了。聽說讓自己擔任梧縣縣令,諸葛瑾怎麼可能不喜出望外?

喜出望外的諸葛瑾忙跪下道謝,陶應嘆了口氣,轉頭朝郯縣走去。他最討厭下跪,而現在他要的做的事情就是要去郯縣去跪別人……

再次來到郯縣,經歷過危機之後的郯縣已是歌舞昇平,城內與城外彷彿是兩個世界。城外浮屍遍野,而城內正應了那句古話,朱門酒肉臭路有餓死骨。郯縣是徐州的治所所在,本應該是徐州最繁華的地方,但是經歷了兩次戰爭的洗禮,這裡四處破舊不堪,彷彿一個小小的縣城一般。

聽聞陶應回來了,陶商又是很遠的跑來迎接自己。天漸漸黑下去了,宵禁又開始了,大街上空無一人。陶應牽著馬走在空蕩蕩的大街上,轉頭對身邊的諸葛瑾說道:“子喻,我的敵人曹操稱我為屠夫,我的友軍曹宏與諸位大人皆不喜我。你對我怎麼看,要如實稟來,我重視讀書人,不會懲罰與你!”

諸葛瑾學識淵博,後來在東吳做過文官,陶應知道他肯定也是有自己的看法的。而陶應就想聽聽他這個來自最下層的聲音。

諸葛瑾跟在身邊,想了想說道:“主公無官威,又親近百姓,此乃主公能取信百姓之道也!俗話說上品無寒士,然主公卻能與寒士結為兄弟,此乃主公能廣聚天下賢人之所在也!”

諸葛瑾一陣誇獎,陶應卻嘆了口氣說道:“子喻終究不信我也,我非完人,我身邊就缺些能時刻提醒我的人。他們讓我成功了不至於驕傲自大,失敗了不至於低迷不振。做錯了事情,能夠有人阻攔我,可是卻終究沒人願幫我啊!”

諸葛瑾低著頭在後面跟著,他見陶應不過一個鐘頭,還未摸清楚這位徐州神人的脾氣,哪裡敢亂說話,明哲保身的道理他豈能不知?

快到陶府的時候,陶商已經候在了門外。望見陶應回來了,陶商慌忙奔跑而來,家丁拎著燈籠,遠遠在火光的映照下,望見陶商,陶應鼻子酸酸的。

“弟弟,你終於回來啦!”

陶商過來挽住陶應的手便往陶府走去,家丁做好了豐盛的晚餐放在大廳內。病怏怏的陶謙也在家丁的攙扶下在桌子一旁坐了下去,陶謙身邊坐著一婦人,婦人有些老邁了。

還未到大廳內,陶商早已在門口喊了起來:“爹,娘,看應了回來啦!”

走進大廳,大廳內點滿了蠟燭,整個大廳內燈火通明。就連餐桌上放置著三個青銅的燭臺,上面點著一支支小蠟燭,將整個餐桌照的異常明亮。

望著桌子上的陶謙與老婦人,陶應進了屋便跪在地上道:“孩兒跟爹、大娘請安!”

老婦人揮了揮手讓陶應起身,老婦人從小就不喜歡陶應,所以表情很是冷淡。而且自從上次陶應將他們從下邳趕到郯縣後,老婦人便天天詛咒這個妾生的孽種快點死去見他老孃。

陶應起身,看了看陶謙,桌子邊的陶謙衣服收拾的乾乾淨淨,要不是因為他拿筷子時,手不停的顫抖,陶應都不敢相信他會幾個月之後就去世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快來吃飯吧,這裡沒有外人,沒那麼多規矩!”

陶商拉陶應坐下後,陶應忙坐下來開始吃東西。吃好了晚飯,幾個人又沒事做了。東漢末年沒有電視,也沒有電腦,老婦人在丫鬟的攙扶下回去了,陶應也忙起身準備告辭離開。他想回驛站,這裡沒他住的地方。

但是陶謙卻留下了他,三人便在大廳內坐了下來。燭光不停地搖曳著,空氣有些燥熱,但是比白天好多了,就是晚上蚊子比較多,而這裡卻沒有蚊香。

“應兒,你擊敗了曹操嗎?”

陶謙打破了沉靜,陶商一臉欣喜地想聽陶應說是,因為整個郯縣就連說書的都在說陶應是如何大戰曹操,如何擊敗曹操大將曹純等等。這已經成為郯縣老百姓最愛聽的東西了。

陶應想了想後低著頭說道:“沒有,我領兵在城中,與劉將軍以及曹將軍不合。他們將我趕出城,我只好在城外駐紮。曹仁用計攻我,張飛不發兵相救,孩兒戰敗回了彭城。回彭城後,孩兒又募兵五萬……。”

一聽五萬大軍,陶商更是在旁邊誇耀起來:“弟弟,哥哥就曾經無數次想能夠像你一樣去征戰沙場,也殺的曹操聞風喪膽!”

陶應卻嘆了口氣道:“大哥,曹操沒咱們想的那麼弱,他很強。他的將領很多,各個能征善戰,每一個都不是曹豹將軍能抵擋的。就連劉使君都不是曹操的對手,所以以後千萬不要再與曹操交戰!”

見陶應突然這麼懼怕曹操,陶商反而有些生氣了。

“弟弟何故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呢?他再強,弟弟不也是將他擊敗了嗎?而且擊敗了他兩次!”

陶謙也在旁問道:“應兒,你說實話,你擊敗了他嗎?”

陶應抬起頭盯著陶謙,陶謙從他眼睛裡再也看不到那個紈絝子弟的模樣了,陶應眼中有一份堅毅,又有一種看不到底的深奧。

“爹,孩兒未擊敗他。我從心底就不敢與他交戰,我知道我手下無關羽、張飛這等猛將,我亦不會帶兵打仗。第一次我會勝他,是因為彭城外于禁輕敵,加上陳登的計謀方贏了於禁。第二次勝他,是因為碰到的只是曹操名不見經傳的將領,所以我贏了。當碰到曹操的主力,當夏侯淵與夏侯惇以及曹仁、曹純樂進等人皆趕來時,我知道他們沒了糧草,而且兗州似乎出了亂子,所以才逼迫他們簽了協約。”

陶應說的很誠懇,倒是陶商有些不願相信,他以為陶應只是謙虛,他只是想說自己渺小,那樣父親就不會收他兵權。

屋外一陣涼風吹來,燭臺上的蠟燭被吹滅了幾支。屋內暗了許多,丫鬟家丁們都被趕出去了,無人點蠟燭,陶商慌忙跑出去將門關了起來。關了門,陶商又坐回來問道:“弟弟,那上次是僥倖,那這次呢?弟弟這次不照樣將曹操趕了出去嗎?”

陶應轉頭望著陶商說道:“大哥,以後如果你掌兵馬,千萬要與曹操修好!公孫瓚與袁術非長久的盟友,唯有不做曹操的對手,方能保咱們徐州一方平安!”(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