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霸業徐州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四章 石亭鎮算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四章 石亭鎮算卦

陶應說完讓張昭陪著王朗與孔融,自己騎馬前去護送著陶謙的棺材朝石亭鎮而去了,陶應走後,兩個人被陶應的神乎搞的一頭霧水,現在想走,但是被陶應這樣吊著胃口也不好走。但是不走吧,似乎跟著陶應一直到彭城,這樣會得罪徐州牧陶商,到時候說不定陶商記在了心裡,他們以後日子就不好過啊!

兩個人猶猶豫豫的跟著陶商的隊伍一直朝彭城國而去,在馬背上顛簸了近一下午之後,近百人的隊伍這才抵達石亭鎮邊界,過來界碑,映入眼簾的便是一條寬廣的大路。大路能容得下四輛馬車透過。

路面雖然是土和啥子摻合修成的,但是剛入石亭鎮便給人一種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般的世外桃源之感。

大路兩邊都是隱在雪中的麥田,一眼無盡的麥田,麥田與天交接的地方升起了嫋嫋炊煙,一個個巨大的村落出現在眼前。

只是一個界碑之隔,竟有如此之大的差異,一邊是杳無人煙,一邊是雞犬相聞,這讓北海相孔融和會稽太守王朗皆很震驚。見兩人面露驚異之色,到了自己的老家,張昭也有些自豪的說道:“孔國相、王太守,這裡就已經是彭城國的地界了。前方走不到三十裡路就會到彭城最北方的石亭鎮,石亭鎮是彭城最小的城,若有招待不周,還請兩位見諒!”

張昭說完,二人也忙稽首道:“張大人客氣了,我們一直皆聽聞二公子教化百姓有方,卻不曾想剛經歷過大戰,彭城境內居然見不到一個乞丐,人人安居樂業,良田萬里,翠煙嫋嫋,簡直如人間仙境,哪裡像是剛經歷過戰爭摧殘的地方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兩人有些佩服,張昭卻道:“這裡是邊界,不算什麼,如果兩位大人能去彭城,彭城才是如人間天堂一般呢!”

這話一說,讓二人皆有了種想去彭城瞧一瞧的衝動。不過他們知道,將陶應送到石亭鎮之後,他們就得離開了。王朗倒是決定了,從石亭鎮經彭城國,然後再到下邳度過廣陵之後返回會稽。

天漸漸黑下來了,走了一天了,終於在天黑之後,一百多人的隊伍抵達了北方重鎮石亭鎮。石亭鎮聽聞刺史的靈柩要從此過,早就準備妥當了一切,石亭鎮官員更是提前兩天在石亭鎮外十里迎接了。

眾人趕到石亭鎮,都累的不行了,孔融與王朗還未來的及欣賞石亭鎮的景觀,進城之後便趕到驛站休息了。陶應等人讓人放好了陶謙的靈柩,也回驛站住下了。趕了一天路,特別累,陶應剛躺下不多會便睡著了。

一夜無言,第二天天亮之後,陶應洗漱好,雞都叫幾次了。驛站外百姓聽聞刺史的靈柩來了石亭鎮,百姓皆來吊念,一時間整個石亭鎮悲慟不已。安撫完了百姓,陶應便領著孔融與王朗一起去城內走了一圈。

張昭與趙雲陪著王朗與孔融穿過一條條街道,街道上遍佈白布,一切娛樂活動都取消了,但是寬闊的大路,規劃有序的街道以及清澈的河流無不訴說著石亭鎮的小城的美麗與精緻。幾人一直走到石亭鎮最中間,那裡是一處學堂。

陶應建在北方的第一所綜合學堂——破曹學堂,佔地面積有石亭鎮二十分之一那麼大的學堂,周圍建築物越來越多,馬路也變的有些窄了,石塊鋪就的街道,走在上面有種走在江南的感覺。

破曹學堂是一所綜合學堂,同時又是石亭鎮最大的旅遊景點,這裡是上年陶應與曹操簽訂石亭之約的地方。石亭之約的簽訂奠定了陶應在徐州百姓心中至高無上的地位,石亭之約同時也狠狠的羞辱了曹操,讓兗州人世世代代都活在了徐州的屈辱中。

一切彷彿還剛發生在眼前,石亭上曹操題的字依然蒼勁有力,孔融觀完心中忍不住感嘆起來:“曹孟德如此梟雄,竟然也會落得如此下場,當真是可悲可嘆!”

聽聞陶應要來祭拜石亭之約亭,石亭太守早就將這裡戒嚴了,幾人坐在了石亭中,陶應更是感慨萬分。不過他還沒來得及說以前的戰事呢,倒是王朗提醒道:“公子昨日說到了石亭鎮便會給我們算一卦,不知公子今日可否為我們算上一卦?”

一提算卦的事情,陶應便又皺了皺眉頭,張昭與孔融也盯著陶應看,陶應嘆了口氣說道:“唉,折壽就折壽吧,今日與二位太守算上一卦,若有得罪之處,還望海涵!”

一聽陶應折壽來窺得天機為自己算卦,兩個也正襟危坐起來,一切顯得那麼神聖。陶應心中一陣嘀咕,該怎麼跟他們算呢?唉,不管了,反正能扯到哪裡就到哪裡吧!

於是陶應便掐著手指,想了又想,根據史書記載,青州那可是袁譚的地盤,那現在孔融在北海,北海屬於青州的地盤,不用說,用不了多久,北海就會被袁譚攻破並佔領。

想到這裡,陶應睜開眼睛問道:“孔國相,我先為你卜上一卦,若卦象有得罪之處,還望見諒!”

孔融坐在石凳上,那個凳子是當年曹操坐的地方。二月份的天依舊不有些冷,陶應在風裡吹了會,凍得鼻涕都流下來了。

“二公子但說無妨,我豈能怪罪於天意?”

孔融說完,陶應這才又眯著眼睛假裝又繼續算,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看看能不能在這裡撈點好處。這孔融是建安七子之一,那文采是響噹噹的好,如果自己能夠邀請他來徐州任教,憑藉著他孔家的聲望,再加上孔融的名望,那彭城豈不成為大漢文學聖地了?

想到這裡,陶應突然睜開眼睛說道:“我雖未出過徐州,也未曾到過青州,但是此時想必孔國相在青州不好過吧!”

陶應說完,孔融倒吸了一口冷氣問道:“何為之不好過?”

王朗也湊了過來,幾個人都聚精會神的望著陶應,陶應看看周圍,周圍無他人,陶應便又說道:“我若折損陽壽為孔國相算這一卦,孔相國需答應我一件事!”見陶應如此嚴肅認真,孔融越來越好奇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