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人在雪豹,開局獎勵巴雷特狙擊槍最新章節列表 > 請假一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請假一天

各位讀者朋友:

特別感謝大家的支援和鼓勵,您把我的書放到自己的書架當中閱讀,對您來說能夠感到放鬆,感到愉悅這就是對我最大的好評。

在此感謝大家,可能您在本書釋出不足一萬字就放到了書架,也可能您在五萬字,在九萬字放到了書架。

但是無論是多少字,都是您的肯定和認可,我再次再次表示感謝。

看著日益增長的收藏,我感覺到關注我的書的人越來越多,感覺到只有更新才能對得起收藏的支援,但是我不得不說一句抱歉。

您所觀看的這一本《人在雪豹,開局獎勵巴雷特狙擊槍》,今天停更一天。

原因是今天大掃除沒時間碼字……

感謝您看過前面的九萬字,您要是覺得這本書還有看下去的價值,您就把它放在書架當中,今天天之後,我一定會保證一個月三十天,25天及以上都是兩更或三更的狀態。

您要是覺得,是我放了您鴿子,讓您看了九萬字,看著正在興頭上,忽然就停更了,您就可以把它移除書架,這不是您的過錯,您也沒有什麼錯,就像那麼多太監的書一樣,他們不都是負了讀者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我也沒有辦法在今天這個關頭上做到一天兩更,因為人生關頭,不得不做出一個選擇。

這也是我萌新時期的第一本抗戰同人書了,給大家交一個底,本書的字數是在250萬字左右。

預計完結時間是在明年的6-7月。

最後再次感謝大家的觀看,鞠躬。

PS:原來是不用請假的,因為我的草稿箱之中有15章的存稿,但是由於一些特殊原因,這些存稿沒法使用,所以只好暫停更新了。

【隱藏角色:中國最厲害的狙擊手是誰?

張桃芳。

張~桃芳一直活躍在前沿陣地上。

作為一名狙擊手,張桃~芳單兵作戰32天,擊發442次,斃敵214名,創下了朝鮮戰場冷槍狙擊射殺最高紀錄。

而極具傳奇色彩的是,雖然身經百戰,屢次遇險,張~桃芳卻毫髮無傷,全身而退,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戰爭中的神話。

二戰中十大最好的槍主要:有M1卡賓槍、湯普森衝鋒槍、勃朗寧自動步槍、M1911手槍、MP40衝鋒槍、MG42通用機槍、毛瑟Kar98k步槍、StG44突擊步槍、PPSh41衝鋒槍、莫辛納甘步槍。

其中M1步賓槍作為二戰中美國大範圍使用的一種近戰槍械,可以說它既替代了手槍的自衛功能和便攜,又保有其他較遠的射程和連發機制,因此非常適合作為近戰防衛槍械,即使是在戰後的很長時間,也有不少步賓槍在民間流動。

德國最牛兵工廠之三:

斯柯達兵工廠,這個創立於1859年由捷克人阿爾諾在捷克西部城市建立了機械工廠。

在1868年的時候被奧地利一個名叫斯柯達的伯爵買去。

從1869年起工廠被命名為斯柯達工廠。

1899年成為股份民用機械產品外,他還大量生產獵槍、機關槍和大炮戰車等等,成為奧地利最著名的軍事工廠之一。

其大口徑火炮和裝甲車輛在當時可謂是獨樹一幟。

其最大的廠房設在捷克西部的工業重鎮比爾森和維爾茲姆。

一共有十萬人為其工作。

是當時僅次於H&K在巴森霍芬的第二大兵工廠,而該廠在1937年的火炮產量,幾乎是英國本土兵工廠的總產量。

此外他還經營機床,火電裝置,生產小轎車、大轎車、載重汽車、有軌和無軌電車汽車、電力機車等各種重工業產品,可以說是捷克斯洛伐克的工業的支柱。

當然毫無懸念的,二戰時期被德國佔領後全力為德國製造軍火,是德國軍工業的兩大支柱之一;但是在二戰結束後,只是很想知道斯柯達兵工廠和斯柯達汽車有什麼關聯。

萊茵金屬集團,德國萊茵金屬公司為德國一家戰鬥車輛武器配件及防衛產品製造商,著名產品包括豹2、M1A1、M1A2等裝甲車輛及自行火炮的主炮。

以生產L55滑膛坦克炮著稱,其火炮技術堪稱世界一流,無人能比。現為德國國內最大的軍工企業集團,業務遍及全世界。

萊茵金屬公司由德國工程師海因裡希·勒哈爾德於1889年創辦,最初的名稱是萊茵金屬制品和機械制造股份公司。

一戰結束後萊茵公司幾乎解散,直到1933年萊茵金屬公司的武器生產廠在柏林重建,到二戰爆發前公司的業務已經涵蓋了德國軍事領域的方方面面,從各類彈藥、反坦克炮、迫擊炮、野戰炮、高射炮、軌道炮和半履帶裝甲車輛,到坦克、坦克殲擊車等,五花八門。

克虜伯公司,克虜伯家族一直是德意志****的柱石,受到國家最高當局的垂青。

恪守時間、遵從紀律並且執行命令是這個家族的傳統。克虜伯家族的奠基人叫阿爾弗雷德·克虜伯,他生產的大炮曾使俾斯麥在19世紀中葉先後戰勝了奧地利和法國,這就是克虜伯大炮。

1936年10月1日,29歲的阿爾弗雷德·克虜伯被正式任命為負責重整軍備的副經理。

1939年他接替父親執掌克虜伯帝國的大權,阿爾弗雷德·克虜伯的時代開始了。

隨後5年中,他盡心盡力地扮演著第三帝國軍械師的角色。到1943年,克虜伯帝國直接或間接僱傭的人員已達20萬,為德國軍隊製造大炮、裝甲車、坦克、潛艇和各種輕武器。

二戰時期的克虜伯公司是當時世界上最龐大、最齊全、技術最尖端的軍工企業,但是在二戰結束後,克虜伯公司幾乎被全毀,阿爾弗雷德·克虜伯在監獄中待了不足4年。

他一回到埃森就重整家業。

1952年10月,他跟佔領當局籤訂協議,解決了克虜伯公司的命運問題。

他的所有重工業、礦山和鋼鐵生產企業都轉讓給一個公司,由它負責出售;克虜伯則保留在造船、卡車製造和機車製造部門的股權;作為對其出讓產權的補償,克虜伯獲得補償金2.5億法郎。

不出10年,克虜伯帝國重新崛起。到60年代初,他的僱員已多達11萬,年營業額達到15億美元,躋身歐洲十大企業之列。

克虜伯公司最有名的代表作,除了克虜伯大炮外,還有“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了,這是克虜伯公司的代表作,其他的軍工及大炮就懶得說了,比斯柯達兵工廠和萊茵金屬集團都要龐大齊全的軍工廠,工廠範圍差不多就是一個獨立的城市了,堪稱二戰時期的軍工帝國也毫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