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國醫:開局扮演神級手術大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零六章 舊爭方平新議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零六章 舊爭方平新議起

加裝濾網,切斷主動脈,切斷肺動脈……

條理清晰,快而不亂。

約翰全神貫注地盯著王磊的手,看了這場精彩的表演後,他一個做心內的,竟然對心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比他更認真的是路易斯。

之前他對王磊很不服氣,哪怕看到了PCI、看到了新型支架、看到了EVAR。

因為那都是心內科的範疇。

我路易斯,是心外科的世界級權威,沒人能在心外科上超過我。

但現在,王的基本功,真是讓人死心啊……

不,不必死心,還有機會。

我就不信,還有什麼粘液瘤非要做心臟全切才能清除!

“各位老師,在術前影像資料上,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到血管結構的微小異常?”

“手術證明了這一異常——表面上看,血管長度、解剖位置都很平常,但實際上,它們遠端與其他組織連線過於緊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各處螢幕前響起低微的議論聲。

影像資料這玩意跟我們日常拍的照片完全不同,聽起來高大上,實際上很難看清細微的變化。

甚至在外行眼裡,就算“巨大變化”,也是雲裡霧裡一團糟。

所以儘管有一部分專家特意看過,卻沒一個注意到那麼細微的變化。

“大家可能看不清,我來調整一下。”

林思涵操縱攝像頭,將肺動脈遠端慢慢放大。

之前的螢幕主介面將整個術野都囊括了進去,不可能看清所有的細微結構。

比如可以看到某一根血管靠近心臟的部分,因為醫生在那裡有操作,鏡頭跟了過去。

但卻看不到這根血管遠離心臟的部分。

而且實際上的手術視野血肉模糊一團,各個臟器、組織緊靠在一起,根本沒有外行想象中那麼清晰、那麼界限分明。

所以若不是針對性的觀看,是休想發現遠端細微變化的。

“請看,肺動脈與肺組織有粘連——這一部分肺組織有輕度纖維化,可能之前生過某種疾病,甚至就是因為某次粘液瘤栓塞導致。”

高畫質攝像頭成功將粘連展現了出來,議論聲陡然增大。

專家們都想到了這個簡單的道理:心臟與肺動脈緊密相連,肺動脈遠端卻與肺組織粘連,若是不切除肺動脈就翻轉心臟,肺組織會不會被撕裂?

“再看下腔靜脈。雖然沒有粘連,但它離開心臟不遠就分出一個小分支。”

同樣的道理,不切除下腔靜脈就翻轉的話,小分支會不會被撕裂?

“除此之外,還有個原因。”

林思涵繼續放大畫面:“請看,粘液瘤的種植——雖然遠端粘液瘤體型不大,波及範圍卻很廣,相互之間牽連羈絆。”

學生們無不睜大了眼睛,他們大都連夜補過課,教材上提到了種植。

這可是寶貴的現場教學,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那種。

“各位老師,直接翻轉心臟的話,會不會導致粘液瘤撕裂,會不會導致新的種植?”

“要避免種植,是不是清除一小部分粘液瘤,得到安全位置後切除更為妥當?”

畫面上,王磊已經用行動為林思涵的話做了註釋。

原來是這樣!

路易斯高大的身體陡然矮了不少,不知何時開始,心頭悄然盤旋著一個字“服了”。

這王磊,連讀影像的水平都這麼高!

不得不服!

林思涵又放出幾張術前影像資料:“大家可以仔細看看,是不是可以看出跡象。”

得到事實後倒推的情況下,一些讀片水平高的專家順利發現了那蛛絲馬跡。

“對,確實可以看得出來。”

“天,真的是這樣。”

林思涵縮小影像資料,重新將手術介面放大:

“好,現在王老師已經完成心臟全切,即將揭曉最後一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還有原因?

專家們都生出一種無力感,就像學生時代面對老師時那樣。

其中一些人象路易斯一樣,心頭不由自主地冒出一個“服”字。

畫面中,王磊和一助協作,輕柔地將心臟翻轉過來。

“天!”

雖然已經看到了心臟邊緣蔓延的粘液瘤,但當心臟翻轉之後,人們還是被這景象震住了。

影像資料,真的無法完全還原真相啊!

鏡頭中,整個心臟背面全是巨大的葡萄狀腫瘤,面積與心臟背面差不多大,但厚度極其驚人。

尤其發源地左心室後壁,那裡的粘液瘤之厚,簡直是一個孩子們玩的小足球。

“難怪要全切,不切都沒法顯露整個瘤體。”

“這麼大,肯定已經嚴重壓迫肺臟了。”

“難怪要讓心臟停跳,這種程度的粘液瘤,如果心臟不斷跳動,很難徹底清除吧?”

林思涵清冷的聲音響起,壓住所有議論: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王老師剛才的按壓手法,看起來是不是有些怪異?”

“他正是考慮到了粘液瘤的存在,所以將所有力量都用在了心室前、中段,避開了粘液瘤。”

“同時還要注意避免心肌損傷——術後,建議南江醫大的同學們多看回放,用心學的話,一定能掌握好胸內心臟按壓術。”

簡短給王磊吹了一波後,林思涵再度控制鏡頭,放大左室後壁。

“請大家仔細看心室與腫瘤的關係。”

隨著畫面放大,區域性情形越來越清晰。

“ohmygod!”

“腫瘤跟心肌粘連得這麼厲害!”

“這不是粘連,這是浸潤,已經生長進肌細胞裡面了!”

“這種程度的浸潤,如果在心房,可以切除一層心肌來清除,但如果在心室,是絕對不能切除的,否則會很快心衰致死,甚至會心臟破裂。”

“那怎麼辦,難道放著浸潤不管?那樣的話,遲則兩三年,快則一年內就會死於栓塞。”

面對前所未見的嚴重浸潤,專家們爭論不休。

關谷不是做心外科的,關注重點有所不同。

聽了一會心外科醫生們的爭論後,他不耐煩地提出自己最關心的問題:“各位,林剛才說揭曉最重要的原因,你們覺得是什麼?”

“我知道了,對肺的壓迫!”

“難道不是對心肌的浸潤嗎?”

“你們想岔了,其實就是最基本的外科術式設計原則——這種規模的瘤體,必須切除心臟達成徹底暴露,否則沒法做。”

三號展廳內,學生們聽著專家的議論,越聽越糊塗。

怎麼會冒出這麼多答案來?

還都好像挺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