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穿越大宋之大太監繫統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九章 朝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五十九章 朝會

趙佶的一句話讓大殿裡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李子安的身上。

大家都知道,李子安接下來要說的事情顯然已經和趙佶私下裡透過氣了。

“臣請改革禁軍制度!”

李子安每個字鏗鏘有力,如一塊巨石,在朝堂上激起千鈞巨浪!

禁軍改革可不是一句隨便說說的話。

歷史上很多朝代都想要改革軍隊。宋朝也有,王安石變法中,便有更戍法變為保甲法,想要提高軍隊戰鬥力,可惜剛剛有些起色,便因為新黨被打倒而徹底失敗了。

在李子安看來,無論是更戍法也好,保甲法也好,核心是要提高軍隊的戰鬥力。

可惜李子安以一個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待,提高軍隊戰鬥力靠的是科學技術,而不是換防或者換軍隊領導來實現。

長槍再厲害,還能扛得過大炮麼?

最近一些時日,李子安倒是也不曾去軍器監督促,也未曾關心有軌馬車的建設情況,對於北方建設的煤炭、鋼鐵基地也關心甚少。現在趁著遼國大軍壓境,是時候給自己,給趙佶,也給這滿朝文武一些壓力了。

“如今禁軍腐朽,軍中吃空餉者十之四五。軍中指揮使以上武官昏聵,尤其是京禁軍,常年不曾經歷戰鬥,基本戰鬥素養低下,反應遲鈍。”

“每次戰鬥都是朝廷派遣文官前往指揮戰鬥,但是大多文官並不懂前線實際情況,指揮起來多有疏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

李子安端著奏章,足足歷數了三十多條。

趙佶在龍椅上越聽,眉頭就皺的越緊。昨天晚上只是匆匆交談了數句而已,他也沒想到禁軍裡居然有這麼多的弊病。這可是關係到他皇位是否穩固的關鍵,誰坐在龍椅上都不敢疏忽這個問題。

“諸位,龍圖所言可曾聽清楚,是否有別的意見?”等到李子安說完,趙佶也有點坐不住了,站起來大聲問道。

“陛下,軍餉已經很高了,龍圖說再增加,國庫支撐不下去啊。而且軍隊換防就是以前的更戍法,每次軍隊調動需要非常多的消耗和浪費,這都是需要考慮的啊!”三司先不幹了,本來年底工作就多,還要軍隊換防的話,人都要忙死了,而且現在由於災荒,國庫空虛,哪裡還有錢給這些兵痞們花。

“有軌馬車建成後,我們再來討論更戍法的問題。”李子安擺了擺手,“到時候諸位就不會有這麼多怨言了!”

本來軍隊換防最主要的就是路上的消耗巨大,可是如果有軌馬車實行起來,兩天時間就能完成換防,比起以前動不動三五個月的龐大工程來說,簡直簡單了不是一點半點。當然李子安也在奏章中提到了這一點,只是大家還不相信有軌馬車的事情。現在急需要的就是來一次實際的演練。

“陛下,空餉問題由來已久。這其中牽涉甚廣,臣請一道聖旨,可以讓臣全權辦理此事!”

“這……”李子安的一句話讓趙佶也陷入了兩難中。

其實趙佶的難處,李子安又何嘗不知道。整個皇宮現在也納入了他的監控範圍內,那每天進出的武官將領,李子安桌上的小冊子都記得清清楚楚。自從李子安調動禁軍,並且早就提前放出了改革軍隊的風聲後,已經有不少的禁軍軍官悄悄透過自己的關係在向趙佶進言,彈劾李子安,才能保證禁軍戰鬥力。

這些事情就連高俅都不知道。當然就算他知道也是無能為力的。

名以上他是高高在上的太尉,是管理八十萬禁軍的統領,可是實際上禁軍裡關係盤根錯雜,若是真正觸動了核心利益,他一個潑皮無賴般的人物哪裡能夠擋得住這麼多人。高俅掌控禁軍時間畢竟太短了,哪怕他手段通天,還有李子安的照拂,但是要想坐到真正的掌握,還為時過早。

李子安自然也是知道這個情況,有什麼事情都讓高俅隨大流,只需要提前知會他一聲便可以了。這樣也可以讓高俅更好的融入禁軍之中。關於很多軍官私下裡去找趙佶的事情,高俅也給李子安報備了一份資料。結合皇城司的監控,李子安清楚地知道那些人到底想要做什麼,所以他才能夠在奏章裡針對那些問題提前進行準備。

“那臣請即日起重新清點軍隊人數,重新登記造冊上報,皇城司派人前往監督。登記之後,每年仍然按照今年軍餉總數進行發放,但是從明年開始逐漸回到正常水平!”李子安看到趙佶為難的表情,卻是也不忍心再為那這個沒有任何擔當的皇帝了,倒不如退而求其次,先掌握了禁軍的實際數量,這才能更好的進行戰鬥指揮和排程。

否則每次打仗,指揮官都是約莫人數,有時候本來以為估計得人數差不多,但某一兩個指揮虧空嚴重,本來派了三千人去圍攻對方一千人,結果派過去的人甚至還沒有對方多,這不就搞笑了麼。

至於其他的問題,李子安也準備徐徐圖之,這卻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哪怕他實力達到先天三層,也沒法左右人心,而且還是八十萬大軍和上萬軍官的心。

“嗯!龍圖你先去辦吧。”趙佶嘆了一口氣,作為帝王,也有他的苦惱。本來以為當個皇帝想做什麼便做什麼,誰知道自從入的宮中,居然有如此多的掣肘,就連奏章批閱的慢了都有宰執直接登門訓斥他。這個皇帝當的還真是憋屈啊。

李子安點頭領旨,這件事情自然是要交給高俅、樞密院去辦的,他也只是利用皇城司監控整個過程而已。

朝會引起的震動很快就傳遍了京城,緊接著便是向著四面八方各路傳播開去。

很多地方豪強在京城都有專門採集情報的部門,這些部門的人也一夜之間全部動了起來,訊息實在是太過震撼,所有的人都覺得,這訊息必須第一時間傳到。

早上城門剛開,數百匹快馬便飛奔向了四面八方。

當然這也是李子安預料中的事情。

先試試他們的反應。(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