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穿越大宋之大太監繫統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六章 科舉制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六章 科舉制度

沒有去管高俅怎麼教訓他的義子,李子安直接跟隨者一名小太監來到了一處宮殿,上書‘文德殿’三個字,殿門大開,趙佶罕見的居然在裡面刻苦看書。

“小安子叩見陛下!”李子安看周圍人多,做足了禮儀,在殿門外便下跪請安了。按理說他現在乃是平章軍國事,位同宰相,這些禮儀倒是可以省去大半,不過第一次來到這文德殿,也是第一次給新的皇帝請安,倒是有一種儀式感在心裡。

聽到李子安的聲音,趙佶‘刺稜’一下在站了起來,看了很長時間的書,殿外光芒顯得有些刺眼,不過這聲音趙佶卻是聽不錯,幾步走到殿外親自將李子安扶了起來,“小安子,不對,不對,太后說以後就得喊你李平章了,否則對你我的影響不好。太后說了,像你這麼有為的年輕人,若是能考取個功名,將來封為國公也不是不可能的!”

“功名?!”李子安沉吟了片刻,冷笑一聲,“陛下,莫非治理這大好江山,僅憑幾首詩詞歌賦,再加上幾篇逢迎上意的文章便可以了麼?”

趙佶聽到李子安的話也是愣了一下,“這難道不是先賢教導我們的東西麼?國家以科目網羅天下之英雋,義以觀其通經,賦以觀其博古,論以觀其識,策以觀其才。莫非有什麼錯麼?”

李子安略微整理了一下思路,本來今天他根本沒有想要和趙佶探討科舉的事情,也根本沒有任何準備,只是突然被‘功名’二字所刺激,多說了兩句,結果引出了這麼一番討論。趙佶自然是宋朝的固有思維,宋代科舉分進士科以及九經、五經、開元禮、三史、三禮、三傳、學究、明法、明經各個專科,以選拔專業人才。此外還有“不限前資,見任職官、黃衣草澤悉許應詔”的特別考試,叫作“制科”。其中以進士科最為重要,錄取的人數也最多。後王安石罷諸科,只保留進士科與制科,另設新明法科遴選司法官。

不過李子安畢竟是兩世為人,對於兩世的選拔制度了熟於心,尤其是後世對於官員的提拔任用更是有著很好的借鑑作用。

“陛下,現在科舉制度,選拔人才主要看考官的資歷,考生們提前莫不是打聽清楚了考官的喜好,然後投其所好寫就文章,詩賦,經義,論,策莫不如是。層層選拔之下,最後挑出來的不是拍馬屁的牆頭草,就是心機城府深重的奸猾之人。而且門生門生,最後全部結黨營私,成了禍害。”李子安一邊說一邊組織語言,“這還只是其次。這些人將來被安排到各個衙門裡,有的管農耕、有的管水利、有的管民生、有的管稅收,可是他們什麼都不懂,下面的小吏們卻把他們玩得團團轉。為什麼?因為他們不專業!”

“可是做官難道還要事必躬親麼?以前皇兄也不是事事過問,宰執和眾位官員已經將所有事情都打理的井井有條,甚至很多事情皇兄都是直接交代下去,都不在過問的!”趙佶的大宋思維自然還跟不上李子安的現代思維,其中的代溝已經不是用年來計算了。哪怕李子安已經儘量說的淺顯易懂,但既沒有從政經驗,又不會做皇帝的趙佶壓根就搞不清楚其中的利害。

“試問陛下,黃河決堤,治理黃河之人是否可以從現有科考中選拔合用的人才?我們的城市如何建設才能夠避免水患災害?水患發生,各級官員應該如何應對,這些實際的問題,哪一本書裡,或者那一科考的考生能夠答得上來?”李子安選了一個比較通俗的例子。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可這些東西他們可以去學啊。”趙佶還是有些不太明白李子安的意思。

“去學!?”李子安冷哼一聲,“陛下,他們若是從前任那裡學,可我們的官員歷來都是走一個來一個,如何去學?況且在發生水患之後才去學習,難道拿這些老百姓的生命作為學費麼?若是下次水患來臨之後,剛剛熟悉了的官員又被調走怎麼辦?”

“這……小……平章認為該怎麼辦?”趙佶一時也被問住了。

“改革科舉!”李子安斬釘截鐵的說道,“介甫相公改革的並不徹底!而且他是想要貫徹他的施政理念和學說罷了。微臣認為,各地應設傳授專業化管理知識的學堂,開闢一條依靠專業知識也能夠晉升的道路。各地學堂均採用統一教材,教材由各個專業人員編制,力求貼近實際,能夠解決實際問題。所有的科目設立標準答案,不再以主考官意志為轉移。筆試透過之後進入複試,由專業官員組成考評團,對所有考生進行匿名打分。若考官打分長期與別人打分相差過多,則剔除出考官隊伍,最終形成一套完整的、公正的考核團隊和考核系統。最後各路考生佼佼者進入殿試,最終填充到各路各衙門中,官員年底考評也以其業績進行專業化打分!”

“平章說的有道理!”門口突兀的傳來太后的聲音。

李子安和趙佶均是慌忙躬身行禮。

“沒想到平章年紀輕輕居然有次見識!當年介甫相公也想如此改革,只是阻力太大,而且耗費人力財力物力太大,而不得不只改了一部分。倒是平章這個改革方案比之介甫相公當年的方案還要詳細和可行!”太后看向李子安的眼神充滿了欣賞,在一旁雨化田的攙扶下,緩緩走到了趙佶龍椅旁,隨手翻了翻趙佶正在看的書,臉上流露出欣慰的神情。

李子安沒有想到雨化田這傢伙居然如此滑溜,一兩天的功夫居然直接成了太后的貼身太監,要不是自己有著絕對的控制,這種人他絕對提前便要除去了。

“叮!獲得太后的青睞,得到好感度1000點!”

李子安嘴角劃過一絲微笑,“太后謬讚了。適才只是陛下與臣偶然說起了功名,臣有感而發,卻當不得真。這科舉乃是國之重器,不可輕言改變,否則天下學子定會把這天也捅個窟窿。若要改變,也只能從現今童生的教材改起,再加上教材編制,怕是需要十數年的功夫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