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的梁山我做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七十二章 稱帝(2)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七十二章 稱帝(2)

就在吳用、公孫勝、盧俊義、晁蓋和朱武等逼迫趙桓禪位的第二天,梁山百官眾將又集於大殿。高速更新

趙桓聽了,嚇得在後宮裡面瑟瑟發抖,不敢出來。

趙桓的皇后劉氏見趙桓不敢去上朝,於是問道:“陛下,為什麼不肯上朝啊?”

趙桓長吁短嘆道:“哎,王......王倫那廝要我讓位給他。”

趙桓話音剛落,但見武松領著呂方、郭盛各提著腰刀進來。

呂方叫道:“趙桓,你為何還不上朝啊!”

郭盛見趙桓和皇后劉氏在一起,冷笑道:“趙桓,你整rì裡和後宮廝混在一處,荒yín無道,你有甚資格坐在這皇帝的寶座上,你無德無能,還是早早的退位讓賢吧!”

劉氏見這幫賊寇,如此逼迫,又氣又恨,罵道:“殺不盡刮不絕的賊寇,天雷何不擊殺了......啊!”劉氏的話沒話,突然臉上表情扭曲,滿是痛苦神sè,雙手捂著腹部,赫然一柄利刃插在上面,鮮血從指縫之間汩汩流出。眾人看去,正是武松。

武松一腳將劉氏踢翻在地,一雙眼睛死死的瞪著趙桓,提著還在滴血的腰刀,語氣平和,但充滿殺機的問道:“你上朝還是不上朝!”

趙桓和左右侍臣看了這般情景,都嚇得不出話來。趙桓更是雙腿發軟,正要癱倒下去的時候,武松一把揪住他的衣領。喝道:“走!隨老爺上朝去!”

趙桓被武松提著上了大殿。但見左右兩班站立的全是梁山的頭領,抽泣道:“愛......愛卿等定然要朕禪位嗎?”

吳用出班奏道:“陛下可依臣等昨rì之議,早早禪位於明王殿下,方可免遭大禍。”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趙桓痛哭道:“先帝念眾位愛卿是忠義之士,這才招安眾位愛卿,可是沒成想眾位愛卿如此逼迫朕,難道眾位愛卿就如此辜負先帝的一片誠心嗎?”

公孫勝發話道:“陛下如果不聽大家的話,將來發生什麼禍事,就怪不得臣等不忠了!”

趙桓聽出話裡帶有威脅的意思,不禁鼓起勇氣反問道:“你......你們誰敢弒朕啊!”

一直在逼迫趙桓禪讓這個問題上不發表意見的朱武突然站了出來。走到龍椅旁,一巴掌扇下了趙桓的龍冠,冷然道:“天下之人,都知道陛下無人君的福分。以致靖康之變。如果不是我家頭領王丞相領著梁山特區的軍馬於金人奮戰,你還能坐在這裡稱孤道寡嗎?天下能殺陛下的人還怕少了嗎?陛下不知恩圖報,難道真的想讓天下的人共伐之共討之嗎?”

趙桓又氣又恨又怕,渾身顫抖,卻又不敢做聲反駁,他猛然起身拂袖要走。吳用馬上向公孫勝做了一個眼sè。

公孫勝縱步向前,扯住龍袍,大聲喝道:“許還是不許,早發一言。”著面sè鐵青,目露兇光。看不到一丁的出家人該有的和顏悅sè慈眉善目。

趙桓渾身戰慄,不能回答。農部尚書青眼虎李雲是武將出身,這樣久拖不決,他早就不耐煩了,一下子將趙桓拉下了臺階,滾到地上:“拖拖拉拉,這帝位你讓也得讓,不讓也得讓,你讓了,我們兄弟保你頤養天年。你若不讓,老爺今rì先殺了你,我家的王頭領一樣登基做皇帝!”

“李雲,你這樣饒舌,和他囉嗦個鳥!”旋風柴進大步上前。走上龍椅,一把揪住符寶郎(掌管玉璽的官員)。喝道:“玉璽在那裡?快快給老爺拿出來!”

符寶郎見梁山群賊如此欺辱宋帝,早就憤怒,喝道:“玉璽自然在我手中,只是如能給賊寇,賊寇又如何佩有玉璽!”

柴進聽了這話,也不和他話糾纏,抽出腰刀,一刀將符寶郎斬為兩截。符寶郎雖然身為兩截,可是一時還沒有斷氣,上半截身子拖著鮮血,在地上爬了許久,才斷氣逝去。

這時,武松、魯智深、呂方、郭盛領著梁山一千多軍馬擁入了大殿,向趙桓衝了過去。趙桓見了衝進來的個個相貌兇惡,嚇得連道:“朕退位,退位還不行嗎?”

盧俊義走近趙桓道:“王頭領不會虧負陛下的,速速下詔,方可穩定人心。”

趙桓只得令聖手書生蕭讓起草禪讓詔書,派吳用捧著詔書和玉璽,歡天喜地的領著梁山眾頭領到丞相府邸去請王倫即位去了。

*******************************************************************************

王倫見了禪位詔書,心中又驚又喜,他雙手微微發抖的撫摸著詔書,忽然他覺得就這樣接過詔書似有不妥,於是道:“哎呀,可原來不過是個佔山為王的草寇,虧得先帝招安,可才有了為國盡忠的機會,可這才位極人臣,那還敢有非分之想。”

公孫勝將右手中的浮塵往左手上一搭,打了個稽首道:“天yù授之,如若不取,此逆天也!”

柴進也道:“自古無德讓有德,王頭領仁德佈於四方,就當身登大寶。”

晁蓋道:“王頭領,這帝位又不是你要他的,是他自願讓給你的,有什麼非分之想,只管坐上去便是了。”

吳用見眾人了這許多,王倫只是笑而不言,已然明白他的心思,於是道:“既然王頭領不肯屈尊,那我等只有將這禪位詔書和傳國玉璽再送回去了。”

李雲跳將起來:“這哪有送回去的道理?王頭領,你不想做皇帝,難道就不替兄弟們想想嗎?兄弟們跟廝殺疆場,那個不想搏個封妻廕子,青史留名啊?”

朱武忙拉著李雲道:“李雲哥哥,不要再了,先將這詔書玉璽送回去再吧。”

當下聖手書生蕭讓又替王倫作了一封回奏,自稱無功無德,請宋帝別求大賢。

趙桓看了王倫的奏表,驚疑不定,對梁山眾頭領道:“你家王頭領這般謙遜,這......這叫朕如何是好?”趙桓的言語中分明有既然你家頭領不願稱帝,那就算了的語氣。

吳用道:“我家王頭領謙讓那自是他謙讓,你難道就沒有自知之明嗎?陛下可再降詔書,堅持禪讓之意,這樣或許能保全陛下最後的一德行吧。”

趙桓不得已,只好已從。

王倫接到第二次詔書,雖然高興,但仍怕別人議論,擔上一個篡竊的名聲。雖然他知道,就算他謙讓三次,在後世的史書上難免也會罵他是個篡位的jiān臣,其實他根本就不在乎後世的看法,關鍵的是要能矇住當世的士子,不要他前腳稱帝,後腳就有人造反,那可就太煞風景了。

更可怕的是一個人造反,然後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無數的州縣跟著造反,那可就更慘了,王莽建立的新朝是怎麼滅亡的?不就正是這個原因嗎!

朱武看出了王倫的心思,於是道:“請王頭領放心,吳軍師早就讓在下造好了一座禪讓臺,只要讓趙桓將禪讓詔書與傳國玉璽在個吉rì裡,召集滿朝文武,光明正大的在禪讓臺上親手奉上這兩件物什,再看看誰敢個不是?”

王倫道:“還是軍師和朱先生想得周到啊。”

於是蕭讓又寫了一道謙辭的奏表,奉給了趙桓。

趙桓得了回奏,不知該如何是好,對梁山眾頭領道:“明王又讓,不知他是何意啊?”

朱武道:“陛下,禪讓帝位,乃天下重器也,還是要堂堂正正才好。如今微臣造好了一座禪讓臺,請陛下聚集百官,當著天下之面,明禪位。那麼陛下的子子孫孫都會受到天下臣民的恩惠的。”事到如今,趙桓那還有什麼辦法,只好一一應允。

禪讓臺早就已經竣工,趙桓領著文武百官和梁山眾頭領,親手捧著禪讓詔書和傳國玉璽,立在臺下,請王倫登臺。

趙桓行了禪讓之禮後,在臺下稱臣。王倫在梁山中頭領的簇擁下端坐臺上,改國號為大明,改年號為泰始元年,大赦天下,趙匡胤建立大宋王朝就這樣滅亡了。

王倫建帝稱尊後,下聖旨:封吳用為總理丞相大臣,開國公;封公孫勝為左丞相,國師,輔國公;封朱武為右丞相,佐國侯;封盧俊義為左龍大將軍,兵部尚書,定國公;封晁蓋為右神武大將軍,兵部寺郎,安國公;封林沖為驃騎大將軍,越國公;封鄧元覺為輔國大將軍,魯國公;封岳飛為徵東大將軍,鄂州留守使,順誠侯;封韓世忠為徵西大將軍,揚州留守使,壯勇侯;封劉錡為徵南大將軍,江州留守使,智勇侯;封吳玠為徵北大將軍,成都留守使,果勇侯。

又封鄭氏晴晴為皇后,耶律氏答理孛、方氏百花、花氏蕊為妃子;立嫡子王桂為太子,王標、王柄、王槐各為皇子。

其他眾將各有封賞,這裡就不一一表敘了。(未完待續。。)

>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