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北洋1917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三十六章 德軍統帥的戰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三十六章 德軍統帥的戰略

“埃裡希,就算中國人和日本人在西伯利亞翻不起波浪來,可為什麼咱們不在俄國身上在多剜幾塊肥肉下來,這麼匆匆的就掉頭西向這是為什麼?”興登堡一手菸斗,一手香檳酒杯,不解的問道。www.tsxsw.com

“親愛的保羅,我知道德國在東線從俄國這只死老虎身上是賺了很大的便宜,但是對德國來說,時刻都不能忘記的,是西線的英法,以及正源源不斷的跨越大西洋增援西線的美軍,根據最新的情報,美軍已經開始了大規模的增兵歐洲行動。”

魯登道夫無奈的咧了咧嘴解釋,心裡也在惋惜自己的兵力不夠,沒辦法維持兩線同時作戰,所以不得不在俄國身上噼裡啪啦咬上那麼一圈之後,抓緊時間回過身來對付西線的美英法。

“美國人是繡花枕頭,那幫農夫組成的軍隊根本不能稱其為軍隊,而且去年6月底他們那個潘興的遠征軍司令部就登陸法國了吧,到這會兒大半年過去了,美軍主力才運過來了多少?兩個師?還是三個?”

興登堡瞧不起美軍也是正常,這一百年來美國人根本沒見識過歐戰這樣規模巨大的戰爭,他們跟墨西哥之間的所謂戰爭都沒超過10萬人的規模,美國人甚至連他們自己能用的火炮和飛機都沒有,他們的步槍居然都是臨時用英國制式改的那把p14。

“美國的工業實力不容小覷,從他們宣戰到這會兒,在國內已經徵兵超過200萬,保羅,我們絕不能忽視美國這個西線戰場的新生力量,這會兒那個潘興手裡已經有四個美軍師抵達法國,美軍一個師的編制可是跟那個中國人的參戰軍一樣,美軍一個師足足28000人,抵得上8個我們或者英法的步兵師!”

魯登道夫的神情有些凝重,戰爭打到這會兒,已經不是德奧和英法之間能搞定的事情,現在是德國依託從東線打敗俄國所攥取的好處和實力,轉過身來面對美英法這三個舉世矚目的對手!

尤其是美國,如果不能趕在美軍主力抵達法國前收拾掉英法,德國很有可能錯過這場戰爭中最好的取勝的機會!要打得贏,才能坐下來尋求停戰,失敗者在談判桌前是沒有座位的!

“好吧,埃裡希,你知道我對你的支援毫無保留,德國陸軍的榮耀取決於下一次西線的進攻,我只是希望你考慮的再周詳一點,要知道進攻永遠會比防守承擔更大的風險,尤其是在我們的兵力和兵器都不佔優勢的情況下,我還是覺得你對美軍主力的到來看的太重,如果倉促的發起進攻而不能一鼓作氣拿下巴黎,那麼我們又要面臨下一次凡爾登的風險!”

興登堡嘟囔著道,魯登道夫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將領,在他眼裡,魯登道夫是最優秀的將領和統帥,無論是之前在東線的戰績還是在西線興登堡防線的防禦,德軍在魯登道夫指揮下有著一股縱橫歐洲睥睨天下的靈氣和豪邁。

但是放下已經啃了好幾口肥肉的東線死老虎俄國,轉而掉頭去揍躲在堅固塹壕防線後的英法生力軍,興登堡總覺得魯登道夫有點太操之過急了!

其實在魯登道夫從把德軍主力從俄國掉頭西向,是嗅出了協約國最近在俄國局勢方面採取的行動背後的陰謀,德奧因為地域和版圖的原因,從來只能集中優勢兵力在一個區域性保持對英法的優勢。

俄國現在雖然是死老虎,可這個死老虎的版圖實在是太大了,1918年的俄國可是這個面積全世界最大的國家,如果德軍主力一味埋頭在東線在俄國身上東啃西刨的貪戀美食,很可能就中了美英法的圈套。

無論是協約國還是同盟國,大家都清楚一點,決戰一定是在西線,在德法戰場上,對德國來說,拿下巴黎就能迫使法國分裂或者投降,從而以勝利者的身份坐下來談判停戰結束戰爭。

對英法來說,無論德奧在東線的俄國人身上啃了多少好處扶持了多少個宣佈**和自治的新國家,只要英法攻破興登堡防線,戰爭對德國來說就徹底完蛋,德國沒有俄國那樣的戰略縱深可以大踏步的後退到烏拉爾到西伯利亞去。

德國也不可能像當年俄國人扔下莫斯科那樣扔下柏林進行戰略性的後退,德國無路可退,要麼勝利,要麼失敗,可就是沒地方退!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戰爭打了三年半,英法和德奧都疲憊不堪,德國的潛艇戰雖然讓協約國的遠洋船隊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英法的補給線就從來沒有被掐斷過,大不列顛在全球龐大的殖民地使得這個國家的韌性比法國要強的多的多!

魯登道夫對打敗法國保有充分的信心,但是對讓海峽那邊的英國人投降,卻沒有報那麼大的希望,當然,美國人是商人,對那個伍德羅威爾遜總統來說,只要德國肯停戰,美國隨時都舉雙手歡迎,前提是德國得為之前三年半的戰爭付出代價。

而這代價,可能遠超德國在東線從俄國人身上搶來的那麼些領土資源和人口。

當然,魯登道夫內心深處的隱憂還在於,布爾什維克在俄國掀起的波瀾和給這個世界帶來的鉅變,很有可能這運動會不斷蔓延和滲透到周邊國家的工人和老百姓中,德國各地的工人也出現了罷工的風潮,雖然工人們第一時間被軍隊送回了車間,但是如果長此以往放任下去,誰知道德國會不會成為下一個俄國?

當年那個什麼主義可是在德國誕生的!這一點雖然德國的有識之士都不啃氣,但大家每次談到俄國的局勢時,內心深處的恐懼和嘆息卻一目瞭然。

德軍主力絕不能在俄國那個泥潭裡陷的太深太久,芬蘭、愛沙尼亞、立陶宛、拉脫維亞、波蘭、烏克蘭、喬治亞、亞塞拜然這些已經**和宣佈了自治的國家,是面對蘇俄這個泥足巨人的包圍網和緩衝區,誰知道布爾什維克和他們那個主義會把俄國最終搞成什麼樣子?

德國不能冒被同化或者一起被異化的風險,這不是單純的國家利益的問題,這是顛覆了整個意識形態的問題!

正因為如此,在1918年3月初,德國陸軍統帥魯登道夫加緊了把主力從東線西調的行動,當然,還有一列列從佔領的俄國土地上運回來的穀物和糧食。

糧食是穩定一切壓倒一切的硬通貨,在1918年的這個春天!

於此同時,隨著德國將被佔領的俄國領土上的穀物和糧食掠奪一空,又正值春天這個青黃不接的時刻,1918年俄國史無前例的大饑荒終於爆發!

三年半的戰爭中,沙俄政府、臨時政府大規模的動員和徵兵,在使得俄軍成為全世界最龐大的軍隊的同時,也使得廣大的農村失去了自己的壯勞力,三年半的戰爭中,俄軍最多時曾高達500萬人。

當然,除了當初被魯登道夫在東線的成名戰,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一次圍殲戰,史稱“坦嫩貝格戰役”中一舉圍殲的俄軍主力第二集團軍之外,很多俄軍集團軍中三個士兵共用一把槍是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