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重生做個道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八章 清昭山道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八章 清昭山道門

() 在XM海邊玩了四天,然後奔向下一站,清昭山。

清昭山是酒江市郊區十多裡外,並不是什麼旅遊熱門的地方。清昭山是一條山脈,據說共有大大小小山峰二百多個。不過,在清昭山區,建的道觀只有一個,建在山脈最中間那個最高峰的峰頂上。

清昭山最高峰的高度也只有一千二百米,峰頂有一塊約二百平方的平地,清昭觀就建在這塊平地上。

唐志東五人在這周圍村子裡一打聽,就知道清昭觀所在的山峰。據村民們說,清昭觀已經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只比京城的紫禁城年輕一點。

當年破四舊的時候,由於清昭觀實在太高太遠,紅小兵們不願費力氣,所以,它得以倖存。新世紀後,有些從周圍村子出去發了大財的,想捐些錢將清昭觀修得更好些,被觀主拒絕了,且清昭觀也不對外開放。

不過附近村子的村民對清昭觀還是很敬重的,在解放前,這裡的醫療條件還不是很好,得了大病,往往村裡人就會到觀裡請道長來治病。而清昭觀為打好鄰里的關係,往往也會出手相救,村裡老一輩子受清昭觀的恩惠很多,只是現在年輕一代對清昭觀並無好感。

唐志東五人,帶著一些禮物,往山上去。從山腳到山頂,由於清昭觀道士及一些村民的長期出動,早就走出一條乾淨的道路。在比較險要的地方,還有粗大的木欄進行防護。

這裡的山水完全沒有受到工業的汙染,山青水秀,空氣新鮮,氧離子含量比外面要高出很多,看來,清昭觀建在這裡,是有一定的原因的。道士們在這裡,養老很是不錯。

四個女孩一路上都很興奮,遠離城市,能在這種安靜乾淨的地方遊玩,真是一種享受。

從山腳到山頂,要四個多小時,唐志東五人早有準備,走了一半的時候,就停下來,準備吃午餐,恢復能量後,才繼續前行。

下午二點多,五人終於登上了山頂,看見了古香古sè的清昭觀。清昭觀中間是主殿,四面都有一個側殿,正面有一個古樸的山門,門楣上石刻大字“清昭觀”,看這石刻,應該與觀是同一時期,應該也有五百年的歷史了。

唐志東五人一走近,就聽到一隻狗叫了起來。看來,觀裡養了一版條狗用來看門,有人來了,狗就會報jǐng。

聽到狗叫,有一個道人走了出來,看到了唐志東五人。道人四十來歲,神情很是平淡,他上前行了一個道者禮說:“幾位居士不知有什麼事,本觀不對外開放,不能隨便參觀,請見諒。”

唐志東行了一個道門內的秘禮,說:“我有事想求見觀主,請道兄代為通報。”

那道人見唐志東行的是道門內的秘禮,就說:“請道友稍等,我去通報一下,看觀主是否接見。”

道人去了約五分鐘,又出來說:“請幾位進去吧,觀主接見你們。”

進了觀門,可以看到裡面地上鋪的是青石板,主殿前面,有兩隻大銅爐,看樣子年代也很久遠。道人將五人帶到主殿。主殿裡面有三位道士坐著,唐志東五人進來,都起身施禮。唐志東還禮。開始並不是進行介紹,而是先接過一位老道士遞過來的點好的香,分給四個女孩,一起向主殿內的三清祖師像敬香。

敬完香後,有一個年輕道士上茶。由於年輕道士可能少下山,第一次見到四個如此年輕漂亮的女孩,所以,在上茶時,眼睛不停地看四位女孩,旁邊一個老道士見年輕道士這種表現,有點恨鐵不成鋼,暗下踢了他一腳。年輕道士一痛後,看了一眼老道士,下去了。

等眾人喝了第一口茶後,一個鬍子有些白的道士開口說:“我是本觀的第二十七代觀主,道號明遠,不知這位道友來本觀有何指教。”

唐志東轉身對身邊的四位女孩說:“你們到這四周看一下風景吧,等一下我找你們。”四個女孩知道唐志東要跟道士們說的她們不宜在一旁邊聽,點頭同意了。

明遠觀主也明白唐志東要說的話可能很重要,於是對旁邊一個老道士說:“明光,你帶四位女居士去參觀一下,好好招待。”明光道士答應一聲,帶著四位女孩出去了。

主殿內只剩下唐志東、明遠還有另一個老道士。

唐志東二話不說,拿出水方子留下的銅指環遞過去。

明遠接過銅指環,仔細看著,神情有些激動,他看後,把指環遞給旁邊的老道士,老道士看完後,遞迴給明遠,並點了一下頭。

明遠見老道士點頭,肯定自己沒有看錯,他激動地問唐志東:“請問道友,此指環從何處獲得?”

唐志東也不隱瞞,將六月份抗洪進入河底的事講了出來。當然那瓶丹藥及三小瓶靈獸血是不會說出去的。

唐志東從揹包裡把水方子留下的經書石刻板取了出來,遞給了明遠。

明遠看著指環及石板,說:“果真是十九代傳功長老水方子的信物及留書。唐道友,我代表清昭山一脈,謝謝你將本門的信物及經書帶回。”

明遠說完,與老道士一起站起向唐志東行禮致謝,唐志東忙站起回禮。

明遠觀主接著說:“當年水方子長老出行後,觀中留有紀錄,他外出不歸,傳功長老一脈只好重新培養。觀裡的經書共有兩套,所以,道術傳承並沒有因水長老不歸而有斷層。只是符術與法器部分因是傳功一脈相傳,所以,這部分缺失了,現在由唐道友幫忙送回,真是萬分感謝。”

唐志東說:“我也是道家一脈,碰上了就是緣分。我這一脈是從我外公傳下來的,只有我一人了,所以對華夏道家傳承情況不是很瞭解,明遠觀主能否給我講一下現在華夏道家的情況?”

明遠:“華夏道家,經二千多年的傳承,曾經有幾百個道門,到了清末,只有不到一百。而新時代後,經一場大革命,現在還保持傳承的不足十家了。前兩年,有宗教管理的官方通知我們去開會。為了瞭解現在道門的情況,我去了。結果發現,到會的有四十幾個道觀,而真正有傳承的只有七八家,其餘的都是騙人的旅遊景點。從此後,我再沒有去開會。當地zhèng fǔ知道清昭觀有五百多年歷史,想注資開發為旅遊景點,我拒絕了。我也不知清昭觀一脈還可以傳多久,反正在我這一代不能斷。”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唐志東:“地球靈氣漸少,靈獸絕跡,修道之人難敵現代熱武器,所以,年輕一代中,堅持修道肯定少了。明遠道長,現在修道者中,修為最深可達何境地?”

明遠嘆一聲說:“以我清昭觀一脈,修為最深就是旁邊我師兄明淨,他是本觀現任傳功長老,也只修到六脈貫通,卻難以凝成真元。以現在缺靈藥少靈氣的環境,修道之人,最深能達到的只是通六脈了。達到這個境界的道者,也只比普通人強些,氣力大些,身體健康些罷了,沒什麼突出的能力。沒有真元,道家的符及法器只是一堆沒用的東西,所以,現代道者不顯。”

唐志東:“華夏道門還有沒有公認的帶頭人。”

明遠:“華夏現存傳承的道門,名氣較大的是龍虎山、茅山、武當山、青城山、衡山、滄浪山,這六大觀,而下面就是像我們清昭山這樣的小觀了。兩年前,由官家主持的道門大會上,大家推舉武當山掌門清源道長為道門的領頭人,並約定十年一選。說實話,武當並不是純道家,而是後來三豐道人創出的以武入道,而算為一個道門。道門傳承最長最老的是龍虎山,龍虎山的現掌門雖說也只是通六脈的修為,可是他們祖師傳有秘法,而且龍虎山內有一秘處,聽說可聚靈氣。所以,龍虎山是道門唯一可用靈符和法器的。只是他們聚的靈氣也不多,每用一次後,也要聚三年才再能用一次。”

唐志東:“現在的武者又怎麼樣?”

明遠:“現在的武者,門派也不多,較大的有少林、太極、形意、八極、洪拳、譚腿。在靈氣充足時,這些門派多有內功心法,可以修出內力。可現在,武者只能透過非常痛苦的熬打,才能練出筋骨皮,只能入明勁或暗勁,入不得化勁。能入化勁,也是天賜予,是無心而自通,修出了內力。”

唐志東:“道家與武者間還有沒有衝突?”

明遠:“兩家都差不多要消失了,還有什麼衝突。科學的發展,這些東西再過幾百年,只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了。”

唐志東:“我們要將這些東西儲存下去,也許有一天,地球環境又改變了,靈氣重回地球,這些東西可以讓我們的後代少一些摸索。”

明遠:“我們可是看不到這一天了。”

唐志東默然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