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東廠督公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五十八章 及時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五十八章 及時雨

崇禎的擔憂不無道理。李馥擅開外埠,以外埠之銀來抵充兩餉,往小了說是不守朝廷法度,執法犯法,往大了說,這不就是在說崇禎的兩餉不合理嗎?

這種官員要是升了,那其他官員效仿怎麼辦?

或者,他官做大了,還是這副德性怎麼辦?

崇禎要能吏、幹吏是沒錯,但前提條件是他聽話!我行我素的官員,任何一個皇帝都不會喜歡的。

秦書淮知道崇禎的擔心,當即說道,“皇上多慮了。臣就說一件事吧。那晚臣夜入李馥府中,見他堂堂知府,大熱天裡竟然還穿著滿是補丁的長衫,連書房裡也是寒酸至極。皇上,要知道一年經李馥之手的可有上百萬兩銀子哪,他居然一文錢都不貪!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意味著他是個清官?朕同意!可這與朕重不重用他是兩回事!”

秦書淮搖頭,“不,這不但意味著他是個清官,更意味著他是個性情極為偏執的一個人,我感覺他有強迫症!”

“強迫症?”

“反正就是極端偏執的意思。皇上試想,他們這些讀書人,如果不為利,那麼為的是什麼?”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崇禎想了下,說道,“為名?”

秦書淮點頭,“沒錯,李馥是卯足了勁,極其偏執地想做個名留青史的清官、好官呢。他未來要是得到重用,就會滿腦袋想著死後要獲朝廷嘉許的諡號,甚至列傳入冊,這樣才能真正名垂青史不是?所以,他官做的越大,就會越想獲得皇上的認可。臣敢拿人頭擔保,要是皇上肯重用他,他比誰都聽皇上的話!”

崇禎想了想,覺得秦書淮說的話也不無道理。畢竟放眼天下,像李馥這樣能辦事,還恪守清廉的官員不多了。

於是說道,“既然秦兄力保此人,朕便擇機遣可靠之員去瞧瞧他吧。不過,你也說了,此人性情偏執,朕就要先敲打他,讓他知道自己做的並非全對。”

話說到這份上,意思就是答應給李馥一個機會了。

秦書淮呵呵一笑,“皇上聖明。”

千里之外的李馥不會知道,因為秦書淮的一番話,他的命運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吃了幾塊糕點,崇禎又問,“對了,秦兄此去三邊,有何需要朕幫忙的?”

秦書淮道,“自然是需要皇上給我個身份了,要不然三邊的官員不認我,豈不麻煩?”

“也是。要不仍然是欽差大臣?”

“嗯……差不多。不過這次要明旨,就說我代天鎮撫三邊,協理剿寇事宜。”

崇禎意味深長地一笑,“秦兄,這協理兩字可用得真妙啊!”

秦書淮也壞笑一聲,“這個詞兒我可想了好久呢。”

“哈哈哈!”

兩人異口同聲地笑了出來。

協理,那就是有楊鶴在,秦書淮就協助他。

但是楊鶴死了呢?在新的三邊總督沒下來之前,秦書淮就可以在三邊獨斷專行!

這麼做,去的時候秦書淮不會打草驚蛇。等楊鶴一死,秦書淮就可迅速接過兵權,東林黨人想要反應也來不及了。

當然,要順利接收三邊的兵權,光靠一張聖旨未必能夠。但崇禎完全相信,以秦書淮的手段,在楊鶴死後必然能順利接收兵權。

談完正事,崇禎忽然想到了一件牽腸掛肚的事情。

“對了,秦兄,後來你可有見到那位柳煙姑娘?”

秦書淮愣了下,然後心虛地一笑,“見是見了,不過也沒有想象中的那般好看。”

“當真見了?”

“見了啊!”

崇禎壞笑,“可有行不軌之事?”

“哎,見她不過如此,臣就興致寥寥,與她喝了幾杯就走了。”

“秦兄不老實,她若不過如此,怎麼會有那麼多世家公子趨之若鶩?快說,要不然朕告訴弟妹去。”

“我去!黃兄,要不要打聽這麼細緻啊,我真的什麼都沒幹!”

……

秦書淮從御書房出來後,已是黃昏了。

出東華門的時候又碰到了溫體仁。

“喲,秦少保,這可真是巧了,你也在這裡啊!”

秦書淮心想,巧個毛,你明明站在這裡很久了好麼,腳底下的積雪都被站化了。

不過也不說破,笑呵呵地衝他拱了拱手,“溫大人,幸會幸會啊!”

“秦少保這是要回去?天怪冷的,不如去寒舍喝杯水酒暖暖身子?”

“這個……今天恐怕有些不太方便,我得趕回家去。”

溫體仁湊到秦書淮耳邊說道,“秦少保,東廠和東林幹起來啦!您不想聽聽麼?”

秦書淮聽罷,頓時來了興致。

東廠和東林幹起來了?話說東廠的曹化淳,做事向來四平八穩,歷史上也從未得罪過東林黨人,怎麼就跟他們幹起來了?

嗯,這得去聽聽。曹化淳已經很久沒有來跟自己較勁了,總覺得他好像在憋什麼大招,心裡毛毛的。要是能從溫體仁那挖出些東廠的黑材料,也算是未雨綢繆了。

想到這裡,他搓了搓手背,說道,“還別說,這天兒真是怪冷的,那就叨擾溫大人,去貴府躲個暖吧。”

溫體仁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線,“嘿嘿,秦少保請。”

到了溫府,居然看到有四五個官員也在。

“秦少保,我給您引見一下,這位是吏部左侍郎邱秉真邱大人,這位是禮部儀制清吏司郎中王錚王大人,這位是……”

秦書淮笑呵呵地一一與他們打了招呼。心想,原來溫體仁這老小子近些年也沒閒著,愣是在東林牆角挖來了不少文官,結成了自己的一張小小羽翼。

別的不說,就說這個吏部左侍郎邱秉真,那可是正三品的大員,而且手握實權。要知道明朝每六年都會舉行一次很要命的“京察”,這是決定無數官員升遷罷黜的大事。每次“京察”必是一次權力的重新洗牌,號稱百官“非升即走”,就是要不獲得京察好評而升遷,要不就滾蛋走人,甚至鋃鐺入獄。而吏部侍郎在京察中的權力僅次於吏部尚書和左都御史,他要是給誰來個“不謹”、“浮躁”之類的評語,那人八成就要完蛋了。

所以,連邱秉真都能跟溫體仁混,秦書淮還是很意外的。

意外之餘,當然是驚喜。

他在朝堂並無根基,但是有了溫體仁的這個班子,那可就大不同了。

心裡樂呵呵地想著,老溫啊老溫,你可真是及時雨。之前訛了你家那麼多古董,你可別往心裡去。放心,從今往後我會好好待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