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東廠督公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八十九章 親兵不得入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八十九章 親兵不得入城

張德生慌忙說道,“不敢不敢。咱是本分的商家,怎麼敢幹這種生意呢?這不就是您剛說的助紂為虐麼?”

秦書淮道,“張老闆,如果我讓你幹,你敢幹不?”

張德生張大了嘴巴,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因為他不知道秦書淮到底何意。

愣了半天才說道,“在下真是越聽越糊塗了,秦少保何意,還請示下。”

“我的意思是,回去以後你去和那四個商號套套近乎,就說你們大昌記的商隊也想往南邊做買賣,問問他們有什麼門路沒有。要是有戲,你就先跟他們做著,多做幾趟獲取那些流寇的信任。”

張德生似乎有些明白了,壓低聲音說道,“少保的意思,是讓我們張家先假意與張賊勾結,等他信任我們了以後,我們可以幫官軍忙是嗎?”

秦書淮讚賞地點點頭,“張老闆說的一點沒錯。如今張獻忠的人馬擴張迅速,他們對鹽糧的需求肯定也在進一步加劇,如果有合適的商隊加入到給他們偷運物資的行列,他們勢必歡迎。但是一般的商隊他們肯定不放心,而你們張家與那四家的掌櫃都熟,如果由他們中的一家或者幾家為你們作保,那你們肯定可以加入!”

張德生猶豫了,這事兒畢竟非同小可,弄不好身家性命都得搭進去。

秦書淮知道他的顧慮,又說道,“張老闆,如果你能幫忙,你們張家於蕩平賊寇的大業而言,可當真是居功至偉了!我可以告訴你,到時候你們的作用,想至少抵得上數萬官軍!換句話說,你們張家的付出,可以讓數萬官軍弟兄免於一死。或許,也可以讓數萬百姓免於一死!”

張德生有些動心了。

秦書淮繼續道,“張家此番若幫朝廷、幫大明滅了張獻忠這個心腹大患,我必向朝廷上表為你們請功。當今皇上乃是聖主,一定不會對張家吝嗇的。到時候金銀錢賞自不必說,弄不好賜爵封官,乃至御賜功德牌坊也並非不可能。張老闆,好好考慮下吧。”

張德生的眼睛漸漸發亮,他似乎看到了秦書淮所描述的美好未來。

要是真有那麼一天,可真是光宗耀祖、光大門楣了!我張家從此世受皇恩,試問在晉中,哦不,就是放眼整個大明,還需要怕誰?到時候咱們大昌記的生意做到天南地北,看哪裡的官府、哪裡的商號還敢與我們為難?

若是皇上再賞賜個封號,那就更不得了了!

這話可是秦少保說的,他這麼大的人物,這麼大的英雄,肯定不會信口雌黃的!

這事兒,可以考慮,可以認真考慮!

於是他立即說道,“少保說的是,我等身為大明子民,如今國難之際,理當為朝廷效力。不過此事非同小可,在下做不了主,輕容在下稟報家主,再做定奪。”

秦書淮點點頭,“好,我等你們答覆。若做好決定,可派人來總督府找我,不過最好注意隱秘。”

“在下明白,在下明白。”

雪地不好走,到了晚上他們才到距離太原城30裡外的一處村莊。在村莊裡歇了一夜,第二天繼續趕路,終於在中午時分抵達了太原城。

因為秦書淮這次是奉了明旨來的,所以事先就派賴三兒前去城內通報了。他要好好擺一擺欽差大臣的排場,好讓太原城的官兵知道他這個欽差大臣到了,這對他過幾天接手太原大營的兵權很重要。

張德生一行見此便先行告辭了。進城前他還強調,等家裡老太爺做了決定,無論答應不答應,他都會給秦書淮回個信的。

秦書淮等人不緊不慢地到了城外,卻發現只有一個五十多歲的小老頭帶著十來人出來迎接。這小老頭也是一副懶洋洋的樣子,見了秦書淮隨意拱了拱手,然後說道,“下官兵部郎中、山西清吏司王涵年,恭迎欽差大臣秦少保入城。”

他的言語之中充滿了不屑,甚至連正眼都沒瞧過秦書淮。

秦書淮很清楚,自己這次來太原,東林黨人肯定提早知道了,而且毫無疑問,他們早已想好了應對之策。

這小小的一個插曲,是楊鶴要給自己一個下馬威。

不過他無可指責。欽差大臣雖然大,但畢竟不是天子親臨,楊鶴身為三邊總督,封疆大吏,以公務繁忙為由不來迎接,放到哪都沒毛病。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秦書淮不動聲色地對王涵年說了句,“有勞了,請。”

說著,催馬向前,想帶著眾人入城。

卻不想王涵年說道,“秦少保且慢!”

秦書淮停下來,問道,“何事?”

王涵年指著秦書淮身後的一千多人說道,“回少保,太原城內人口稠密,道路狹小,若是少保的大軍入城,勢必擾民。另外,太原城內駐兵已過多,恐怕也駐紮不下這一千多號人馬了,因此楊總督的意思是,請少保手下的弟兄們,去城外三十裡外的武原營暫住,待城內駐軍調整妥當,再請弟兄們入城。”

秦書淮皺了皺眉,心道太原城這麼大,還能駐紮不下這點親兵?看來這楊鶴是有意為之。

調開我的親兵,他想幹嘛?

難不成我想做掉他的計劃被他看出來了?

還是……他們東林黨想在三邊做掉我?

並非沒有可能!

這一千五百人對於整個太原大營的八萬兵來說不算什麼,但是對於爭奪太原總督府意義重大!而控制總督府,直接關係到此次三邊之行的成敗。

所以這些兵絕對不能被調開。

開玩笑,他說駐紮三十裡外就駐紮三十裡外,那我豈不是成傻子了?

秦書淮想到這裡,皮笑肉不笑地說道,“哦?這規矩我倒是頭一回聽說。這些人是我的親兵,我把他們放到三十裡外去駐紮,那帶他們來何用?”

王涵年不屑地笑道,“秦少保想多了,你進了太原城,自然有總督大人保證你的安全。至於這規矩是不是頭一次聽說,那不重要。重要的是這裡是三邊,是太原,咱們一切都得聽楊總督的調令行事不是?”

秦書淮凝聲一笑,說道,“那我要是說不呢?”

王涵年瞥了秦書淮一眼,心想此人仗著有些功勞,果然是囂張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