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東廠督公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三十章 不叫埋伏的埋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三十章 不叫埋伏的埋伏

亂哄哄的高迎祥大營,隨著一隊又一隊的士兵離營出發,漸漸安靜下來。

陰暗的角落裡,三個小兵聚在一起輕聲地商量著什麼。隨後,其中一人脫離了大部隊,悄悄地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出發得太急太亂,所以沒有人注意到這個人的失蹤。甚至,沒人注意到他還偷偷在不遠處藏了一匹馬。

解家村,離韓城尚有25裡地。

秦書淮下令前軍原地待命,後軍快步向前,全軍由兩列並行改成四列並行。

四列並行後,道路就顯得有些擠了,不利於急行軍。不過,這麼一來隊伍的長度可以縮減一半,如果遇到埋伏,可以更快地擊中兵力進行反擊。

到現在為止,誰都無法確認張獻忠和高迎祥會採取什麼策略,所以他們自然得防備周全。

大軍繼續前進。

洪承疇對秦書淮說道,“大人,如果再走十里還未見伏兵,那說明賊寇已經聞風而逃了。”

秦書淮認可的點了點頭,再走十里幾乎就到了韓城,一打起來韓城的兵很快就會知道,到時候出城來援就是前後夾擊,對賊寇極為不利,所以就算要埋伏他們也不會選擇在那埋伏。

“不知道賀總兵那邊如何了,曹將軍有沒有找到他們,跟他們說咱們的計劃?”秦書淮說道。

洪承疇道,“曹將軍早前曾駐防陝西,所以對這一帶是比較熟的,應該能找到賀總兵他們。”

這時,前方有人來報。

“啟稟大人,有個從韓城來的人,自稱是我軍潛入高迎祥部的細作,說有要事稟報。”

秦書淮一喜,說道,“快叫他過來!”

隨後又對身邊的陳敬說道,“去,把文鎮東叫過來。”

陳敬應了一聲,然後跑向後頭。

不一會兒,那個小兵被帶過來了,文鎮東也到了。

小兵見了秦書淮,先是問道,“您就是欽差大臣秦大人嗎?”

秦書淮點了點頭,“正是,你有何事稟報?”

小兵立即說道,“屬下是潛入高迎祥部的密探,特來稟報大人,高迎祥部往西去了。”

秦書淮回頭看向文鎮東,問道,“老文,你看看這人是不是你的人。”

文鎮東早就看好了,說道,“是的,大人請放心。”

原來這個小兵是白蓮教的人。事實上在流寇之中,至少有幾十個白蓮教的信徒。只不過這些白蓮教人各屬不同的分舵,而且互相之間也並不認識。秦書淮因為遇到過白蓮教中的奸細,所以這次多了個心眼,讓文鎮東去聯絡他的直系下屬。這個小兵正是平陽分舵出來的,所以文鎮東很快聯絡到了他,讓他隨時提供高迎祥部的情報。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得到文鎮東的確認之後,秦書淮就不再猶豫,立即對李敬亭說道,“傳令,大隊改道,向西增援賀人龍!”

韓城以西40裡,板橋。

從韓城出發前往黃龍城,走板橋、薛峰、白馬灘一線是最快的,如果高迎祥選擇走這條路,那就必經板橋。

問題是,韓城附近還有兩條路,雖然曲折了一些,但也可以到達黃龍城。

已經抵達板橋的賀人龍,不確定高迎祥究竟會走哪條道,又不能分兵去各道把守,所以只好不斷地派馬哨去其他兩條道上打探。

他的任務是,用兩萬兩千大軍拖住高迎祥部的六萬大軍至少半個時辰以上。

這並不輕鬆。因為高迎祥已經知道此地有埋伏了,勢必會有所準備。所謂的埋伏,早已不能叫埋伏了。

這樣的任務,也只有號稱“賀瘋子”的賀人龍敢接。

一萬七千餘步兵已經在道路兩邊埋伏就位,而賀人龍帶著三千騎兵在埋伏點以西二裡外,焦急地等待著。

雖然號稱瘋子,不過他的面相看上去卻是文質彬彬,只是臉上的焦躁出賣了他。

在埋伏點以北二里處,是張嘯率領的兩千騎兵。張嘯出來時帶了五千騎兵,不過為了有效威懾高迎祥,使其不敢往南走,就把三千騎兵分給了曹文詔,這樣曹文詔帶著一萬騎兵堵在南邊,高迎祥必然會選擇朝相對好突破的西路撤退。

雖然去黃龍城有三條道,而且高迎祥也很清楚中間一條大道有賀人龍的兩萬大軍把手,但是他依然選擇了這條道。

原因很簡單。另外兩條道,一條往西南方向,處在賀人龍與曹文詔一萬騎兵的中間,另一條往東南方向,處在秦書淮與賀人龍的中間,走這兩條路一旦被發現,會更快吸引兩面的合圍。而且,這兩條道比較小,一旦被堵住,他們再想撤就難了。

而中間那條道就不同了,不但路寬,而且旁邊也是原野,雖然草木叢生,但是萬一戰局不利,趁著夜黑總能突圍出一些部隊的。

丑時五刻,前方探子來報,發現高迎祥大軍奔襲而來。

賀人龍大喜,立即派人將消息傳遞給麾下所有千總。

所有人馬進入了最高戰備狀態。

北風輕卷,烏雲忽然散開,皎潔的月色撒在了大地上,輕柔地為大地披上了一層銀色的外衣。

丑時七刻,高迎祥大軍進入伏擊圈。

在最前面的先鋒營是號稱“撞塌天”的劉國能所部,總計八千人。這八千人裝備算是不錯,每個人至少都穿了輕甲,尤其是道路最兩側的兵,每隔一個都持一面盾牌。

明知道這裡有埋伏,他們自然不是正常行軍,而是十人為一橫,八百人為一縱,以方陣姿態進軍。

賀人龍遠遠地看著這八千人完全進入伏擊圈,但並沒有下令開戰。他要等更多人進入伏擊圈。

劉國能之後,是闖將李自成的部隊,總共一萬二千人。這一萬二千人,只有一半有輕甲,其他人都沒有盔甲。

等李自成的部隊大約三四千人進入伏擊圈後,賀人龍覺得差不多了。

因為再走,劉國能的部隊就要出伏擊圈了,到時候如果開戰,高迎祥就可以前後夾擊,這樣對他極為不利。另外,埋伏圈裡如果人太多,也不好消化。

他揮了揮手。

不就,一顆紅色的煙花驟然升起,在空中爆開,散發出似血一般的紅色火花。

“殺!”

震天的喊殺聲從四周響起,無數明軍忽然從路邊的草叢中殺了出來。

高迎祥部並未慌張,似乎早已料到了這個局面。

他們迅速朝兩面展開,盾兵迅速在道路兩側集結,護住無盾兵。而無盾兵則躲在盾兵後頭,用長槍刺衝上來明軍士兵。

這是很實用的戰術,不過他們的盾有些少,並不能形成銅牆鐵壁。

一萬五千明軍包圍了一萬左右流寇,另外三千士兵試圖堵在道路上,阻止後頭的流寇上來救援。

喊殺聲震天,兵器交接聲一片。

包圍圈內的流寇雖然裝備差了些,不過顯然都久經沙場,與普通的流寇大有不同,他們戰鬥意志頑強,與官軍廝殺起來並無太多懼色。

而包圍圈外的流寇,則像潮水一樣湧上來。不過雖然高迎祥在包圍圈外還有近五萬大軍,但是也不可能一下子全衝上來,因為五萬大軍延綿六七裡地,又怎麼能一下子衝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