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東廠督公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二十七章 兵出馬蘭峪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二十七章 兵出馬蘭峪

秦書淮認為,這個問題可以一分為二地看。

首先,皇上、錦衣衛、東廠這邊是不願意看到文官這麼做的,所以這方面的資源可以動用起來,讓他們去彈壓下各地衛軍。

雖然這對東林督撫未必管用,但可以對那些帶兵的衛軍將領起到威懾作用——畢竟各地衛軍的頭兒大都不是東林黨,他們聽命督撫的同時,也得聽皇上的,到時候皇命一下,廠衛一出,他們到底是跟著東林督撫幹還是跟著皇上幹,也得掂量掂量。

但是這招也不能完全解決問題。因為東林督撫在自己的地盤都根深蒂固,很多當地衛軍將領都已換成了他們的心腹,而且聖旨傳到當地,東林督撫很可能從中阻撓,讓皇命下達不得。廠衛雖狠,但畢竟人數有限,你跑到人家地盤,想強龍壓過地頭蛇,也是很難。

所以,最根本的方法,還是要拿掉這些東林督撫。而要做到拿掉他們而天下不亂,就要有足夠的武力威懾,讓天下所有的衛軍都不敢妄動。

如果各地衛軍知道跟著督撫造反必敗,那麼就勢必會按兵不動,到時候東林督撫手上沒兵,自然是待宰的羔羊!

道理就是這麼簡單。

但關鍵的問題是,如果韃子的七八萬精兵還在中原,他們就會心存僥倖,畢竟各地衛軍的將領,很多都已經和東林黨利益一體化了,逼急了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那麼思路就出來了,如今的核心問題,就是要讓韃子趕緊退出中原——要麼大家打一場決戰,要麼自己趕緊滾。

當然,最好的辦法是讓他們自己滾。

為什麼?

因為秦書淮怕手上的兵打光!

現在已經九月份了,如果這個月韃子還不撤,那麼等十月份塞外冰天雪地,韃子就是想撤也不會撤了。

秦書淮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說了一下,所有人都一致贊同。

那幫武林人士也不鬧了,畢竟他們鬧的目的就是請盟主想出個辦法來。

於是秦書淮下令:

其一,各地武林大派、大幫開放場地,要充分容納中小幫派的避難,這樣所有門派全部聚集在一起,諒當地衛軍也不敢攻打。而大家在外邊的產業就不要管了,官府要抄、要封隨便,只要人沒事,回頭武林聯盟一定幫他們全部都要回來,並且讓官府賠償損失。

其二,當地沒有大派的,所有門派都去廠衛的辦公行署避難,到時候秦書淮會和曹化淳及駱養性打好招呼。在東林督撫沒有正式造反之前,當地衛軍應該還不敢進攻廠衛的地盤。

其三,讓何可綱帶三萬大軍往西北進發,去馬蘭峪。馬蘭峪因為在遵化左側,而三屯營在遵化右側,所以韃子為了避免孤軍懸外,早已撤了所有人馬。何可綱此去,一沒有被伏擊的危險,二可以做出一個姿態,一個十分嚇人的姿態。

命令一下,緹騎四出,前往各地的武林門派進行通告。

同時,秦書淮又修書數封,分別告之崇禎、曹化淳、駱養性自己的計劃。

第二天,何可綱大軍出發前往馬蘭峪。

三萬大軍浩浩蕩蕩,一望無際。

瞎子也能看到。

韃子的馬哨自然也看到了。

這是對峙一個多月來,明軍的最大一次軍事行動,韃子馬哨哪敢怠慢,立即跑去稟報了皇太極。

皇太極聞訊大驚。

韃子眾將同樣大驚!

馬蘭峪是個小關隘,最多駐軍八千,那已經是極限中的極限了。然而明軍卻帶了三萬大軍過去?

一個很自然而然地想法就在他們腦海中出現了。

明軍要從馬蘭峪出關,然後從長城背後繞過來,堵住喜峰口!

喜峰口是離三屯營最近,也是韃子掌握地最堅實的一個出塞關隘,要是喜峰口被堵住,那麼他們出塞的退路將完全消失!

長城外雖是蒙古人的地盤,但是這個時候蒙古哪裡還能集結那麼多兵力來跟明軍三萬精銳幹?蒙古族是以遊牧為主要生產方式的,小規模軍隊有,但是要想組織一支數萬人的大軍,是要滿草原去通知的。以現在蒙古的實力,估計打死都湊不起幾萬人的大軍來,而且就算能湊齊,等他們通知好再組成大軍過來,估計都可以過年了。

現在擺在韃子面前的形勢很明確,要麼和明軍決戰,要麼趕緊撤出關外!

而要決戰,最好的辦法自然是先派一部分大軍出喜峰口,殲滅遠道而來的那三萬明軍。總不能先出兵去打遵化或者遷安吧?那兩座堅城一個有四萬大軍、一個有五萬大軍鎮守,而且守將不是秦書淮、袁崇煥就是趙率教這等明軍悍將,誰都知道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攻下。而一旦攻城有所拖延,等明軍援軍一到,他們腹背受敵,勢必危矣。

所以現在韃子將領之中又分成了兩派,一派想去喜峰口附近埋伏,靜等那三萬明軍到來,只要擊敗那三萬人馬,雙方的實力對比就徹底向大金一方傾斜,到時候再去打遷安或者遵化就方便多了。

另一派則認為,如果一擊不成,和明軍再次陷入僵持戰,那大軍就危險了。

因為現在已經九月份了,如果再不撤,等到進入十月關外天寒地凍,根本沒法撤兵。而目前他們佔領的地方,能搜刮的糧草都已經搜刮光了,要是被困在關內連怎麼過冬都是問題。

皇太極不甘心就這麼撤回去,因為撤了就證明他再一次失敗了!

他想賭一把,那就是與那三萬明軍打一場!

如果贏了,他可以派三萬精兵扼守三屯營,阻擋遵化的明軍援軍,而其餘大軍則去進攻遷安。遷安一下,大局定矣,秦書淮將再也無法阻擋八旗鐵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於是他聯合好戰的青年將領,將代善、莽古爾泰等保守派強力地彈壓了下去。

之後,他命阿濟格率三萬大軍,出喜峰口,在關外靜等明軍上門。

而剩餘的四萬大軍則全面收縮於三屯營城內及景忠山上,全力戰備。因為他認為,明軍不可能只派三萬大軍來繞後,接下來勢必有正面進攻要發起,要不然這三萬大軍豈不是來送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