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東廠督公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八十一章 東廠督公任務完成(二章合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八十一章 東廠督公任務完成(二章合一)

說起來,李忠明也挺倒黴的。

如果他能早點知道曹國彰已經被抓的訊息,恐怕早和章立真一樣,帶著兵去投降了。

劍門關雖險,但關隘中又不產糧,朝廷大軍只要圍而不攻,不出幾個月就能把他困死,他又豈能不知?

可惜綿竹關那邊,章立真在收到訊息後,就直接封關,任何人都不得透過綿竹關,這麼一來曹國彰、周延儒被抓的訊息就被封鎖了。

章立真為什麼這麼做?

答案是:故意的。

他和李忠明的矛盾極深,深到章立真恨不得弄死李忠明。

章立真身為朝廷委派的總兵,照道理說關內諸軍的將領都是他的麾下,至少名義上得是吧?可是李忠明倒好,仗著是曹國彰的第一親信,向來不把章立真放在眼裡,甚至有一次,還鞭打章立真手下的一個參將。

這口氣,曹國彰在任巡撫的時候,章立真只能隱忍不發。但是現在曹國彰下臺了,章立真豈能輕易放過李忠明?

於是他擺了李忠明一道。

李忠明直到秦書淮的大軍抵達劍門關外二十裡,才接到崗哨通知,說國公爺的大軍來了。

於是他糾結了一下,心想秦書淮的大軍是哪來的?

有一點可以肯定,這股大軍肯定不是從外邊入川的,因為朝廷大軍想要入川,勢必透過他的劍門關。即便他們走西道水路,那也要很久,自己早收到通知了。

想來想去,他覺得一定是章立真的。

章立真背叛了周相和巡撫大人!

於是他立即召集手下將領,一起商討該怎麼辦。

倒是有將領提出,秦書淮既然已經收服了章立真,並且直撲劍門關而來,很可能成都已經被他控制了。

但是李忠明覺得,成都城沒那麼容易失守。

他知道,吳玉田的兵能打著呢!

況且,據探子來報,章立真的大軍整容齊整,根據不像打過仗的樣子。

所以他嚴重地懷疑,秦書淮是不是想來嚇唬自己,讓自己投降?

東林待他恩重如山,李忠明是個知恩圖報的人,但凡周延儒或者曹國彰還在,他就絕對不會投降。

況且,他還佔著劍門關險地,關內軍糧充足,守個幾個月都不成問題,根本不怕官軍!

當然,如果能確定曹國彰或者周延儒已經被殺或者被擒,那他再抵抗也沒意義了,也會選擇投降。

於是他猶豫了一下,讓探子再去探探,看看對方大軍中有沒有吳玉田的隊伍。要是有,那就說明成都城已破,他也可以投降了。

他沒有想到,就是這麼一猶豫,就要了他的命。

首先,他派出的探子出去後,為了看清有沒有吳玉田的人,不得不抵近偵察,結果一個不巧就被章立真的人馬發現了。

這些探子要是掉頭就跑,沒準能跑走。

不過他們也懶得跑了。

跑回去幹啥?啥都沒打探到,回去還不是挨軍棍?挨了軍棍,等國公爺的大軍一到,咱們多半還是個死。

圖啥啊?投降多好,再怎麼說咱們也是棄暗投明不是?國公爺的大軍那也是朝廷的大軍,還能殺了咱們?

於是這些人就大大方方地迎了上去,衝對面來的章立真部下大喊,“弟兄們,自己人!咱們來投奔國公爺來了!”

結果這幾個探子就成了棄暗投明的“義士”,他們先是大罵了一同李忠明,然後把劍門關內的佈防情況說了一遍,為此還一人得了五兩賞銀。

真是皆大歡喜。

不過他們歡喜,李忠明就鬱悶了。

探子沒等來,國公爺的大軍就先到了。

章立真憋足了勁要坑李忠明,大軍抵達之後,他自告奮勇親抵關下去叫陣。

“李忠明,你這直娘賊認賊作父,為虎作倀,還不速速下來受死?”

“你要是現在出來投降,你章爺爺還能給你留個全屍!要不然,老子把你千刀萬剮!”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他叫罵了半天,就是不提吳玉田已降,曹國彰、周延儒已被抓的事情。

他要是直接推出曹國彰和周延儒,可瞬間瓦解李忠明部的軍心,到時他不降也得降。

章立真明知道這一點,可就是不這麼做。

很簡單,他就是要坑死李忠明。

在這個時候,李忠明已經很被動了。

就算他現在開啟關門,那也只能算“投降”,而非主動歸順。

兩者的差別是很大的。

比如章立真,在接到訊息以後立即帶兵去見秦書淮,那是歸順。但即便這樣,他還是有明知東林謀逆而不加制止之嫌,回頭頂多功過相抵,或者降級使用也大有可能。

但李忠明可是為東林堅守到了最後,他現在就算投降,那也得被綁起來送往京城待審,頂多算他個及時悔悟,能稍稍減輕處罰,但抄家是必然的,他能不死算不錯了。

所以李忠明自然不會輕易開關迎接秦書淮。

一來他要確定吳玉田有沒有降,如果吳玉田沒降,他也絕對不降。

二來即便要降,他也想和秦書淮談個條件,比如確保他能活著,而且家產不被抄沒,他才投降。

他覺得自己有五萬兵,有天險,就有資格和秦書淮談條件。

那些流寇投降前不都跟朝廷談條件的麼?而且次次都滿足了。

他們談得,我李忠明就談不得?

好好的琢磨了一番,他決定先來個緩兵之計。

派人去關樓上喊話,說他不相信章立真,若是國公爺真的來了,那麼請國公爺出來,他和國公爺親自談。

他心想,如此一來就可以探探秦書淮口風,到時降和不降,自己心裡也好有個底。

卻不想,秦書淮聽到這個提議後,只是不屑一笑。

“區區叛將,何敢與本公直面?回去告訴他,要降便降,不降就等死。”

如果換在入川之時,秦書淮倒很有興趣跟他談條件。

但是現在,秦書淮還有必要和他談條件麼?

吳玉田、章立真都已經降了,到時只要把曹國彰和周延儒推出去,劍門關內還有哪個兵會為李忠明拼死抵抗?

這也要談條件,那談條件的也太多了吧?

李忠明在聽到秦書淮不願和他談的訊息後,也開始怕了。

他覺得秦書淮這麼硬氣,一定有底牌。

很可能吳玉田真的已經降了。

但顯然,他現在悔悟已經來不及了。

章立真的計劃完美達成。

在請示了秦書淮後,他得到了立即進攻的許可。

於是,章立真馬上派人把裝在囚車內的周延儒和曹國彰推了出來。

喊關樓上的人喊道,“上頭的,去把你家主子叫出來,好好來認認這兩人是誰!”

關樓上一守將細細辨認了一番,覺得這兩人中其中一個,有點像曹國彰。周延儒他沒見過,但曹國彰他卻是見過的。

登時臉色一白。

忙派人去通知李忠明。

李忠明一聽當即快步跑到關樓之上。

等他到時,關樓上已經亂成一片了。

“李將軍,周相和曹巡撫都已被擒了。還有,吳玉田也早已降了!”

李忠明只覺一陣天旋地轉,胸中鬱氣難出。

指著下頭的章立真大罵,“章立真,你害老子!”

到現在他還能不明白嗎?

章立真要是不想害他,就不會刻意封鎖綿竹關。他不封鎖綿竹關,成都城破,曹、週二人被抓的訊息他豈能不知?

而且,就算他之前不知,章立若是一到城下就搬出這兩人,他也早就降了。這麼一來,起碼他還能落個主動投降。

而現在呢?他想和秦書淮談條件,這就是他擁兵自重,拒不投降的最好證據。

他必死無疑了。

章立真卻哈哈大笑,“李忠明,你自己投靠東林逆黨,助紂為虐,怎生現在怪起我來了?”

李忠明怒不可遏,對手下喊道,“射箭!射死他!告示全軍,秦逆乃國賊,將士們務必奮勇抗之,有敢畏戰者,斬!”

他要和秦書淮拼個魚死網破。

卻只聽“擦浪”一聲,他手下一名參將把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李忠明詫異地看著他。

“對不住了李將軍,弟兄們不是怕死,但是就這麼死,可就有點冤了。”

這名參將一動手,其他幾名將領和士兵也立即歡快地跑了過來,將他死死地按在了地上。

李忠明在地上不斷地掙扎,口裡大喊,“章立真,你這卑鄙小人,老子做鬼也不會放過你的!”

章立真狂笑不止。

不久,關門緩緩開啟。

關內所有將士皆放下兵器,跪在兩旁,高呼,“恭迎王師!恭迎國公爺!”

劍門關定,則蜀中平定。

“叮咚。”

久違的系統音響起。

“恭喜宿主,完成主線任務之一:成為東廠督公。您將獲得一萬俠義點,以及紅色轉盤一次。接下來,您將完成最後一個任務,那就是讓大明中興,萬邦來朝。”

秦書淮心神一振。

原來一定要等東林除淨,系統才會認為自己這個“東廠督公”已經獲得全國範圍的認可了,才算是完成任務了。

好極!

有了這一萬點,就又可以學一門神功了。

到時候面對燕無月,多少也增加了一份底氣!

大軍入關修整。

到了晚上,汪大童笑呵呵地跑來說道,“秦老弟,你猜誰來了?”

秦書淮道,“莫不是唐三娘帶著援兵來了?”

果然,話音剛落,外頭就笑聲一片。

“小娃子,知道咱們是誰不?還不讓咱們進去?”

一聽就是孟虎的聲音。

那看門的小兵卻說道,“國公爺無令,任何人不得擅入,違令者斬!”

“嘿,你這小鬼,拿根雞毛還當令箭啦?你哥我當初給國公爺值門的時候,也沒你這麼橫的!”孟虎打趣道。

“不能進就是不能進。”

這個小兵自從成為秦書淮的臨時親衛後,也是傲氣地很。

這是自然的,能為國公爺守門的人,全天下能有幾個?

秦書淮笑道,“放他們進來吧。”

小兵這才讓開了。

孟威、孟虎、常吾機、李敬亭、李大梁五人走了進來。

“拜見國公爺。”

“拜見盟主。”

“拜見督公。”

五人稱呼各不相同。

秦書淮笑呵呵地說道,“幾位來得可正是時候哇,本公剛剛平四川你們就到了。”

孟威道,“國公爺就莫笑話咱們了。咱們得到唐三娘的通知後就一路趕來,為了避開劍門關和綿竹關,就走了山道。沒想到快到成都城了,忽然聽人說國公爺已經平定成都了,於是趕緊再繞回來,所以直到現在才追上。”

孟虎道,“合著國公爺是叫咱們來看風景的,哈哈。”

眾人也跟著笑了笑,都是松了口氣。

四川這麼輕易就被平定了,確實讓他們又驚又喜。

不過他們也已經習慣了,只道是國公爺料事如神,區區強弩之末的東林黨人,不敵國公爺是必然的。

到現在他們都不知道,秦書淮這幾天是何等的兇險。

智仁、汪大童、李定國、章立真等人也來了,眾人寒暄了一番,就進入了正題。

秦書淮道,“汪幫主、孟威、孟虎、常真人、李大梁,你們五位還需在蜀中多呆一段時間。”

“何事?”孟威問道。

“西域有個小國叫若羌,那裡有個女帝,手下高手如雲。不知道東林是怎麼與他們聯絡上的,總之女帝派了一堆高手入川,還帶來了一支青衣軍。之前唐門就是被他們所滅,而且峨眉等蜀中門派多有牽連。這些人中還有不少仍在各地攻打蜀中門派,現在東林倒了,估計他們也想撤出。你們的任務,就是讓他們死在這裡,能死多少死多少,死不完的,就只能等我們攻入若羌了。”

頓了頓,秦書淮又對章立真說道,“章將軍,你手上的兵,接下來就主要剿這些青衣軍吧。你要好好配合他們。”

章立真忙道,“末將遵命!國公爺請放心,末將必竭盡全力,為川內武林報仇!也不枉武林為我大明浴血奮戰的忠勇之義!”

“甚好。本公等你們的好消息。”

話說到這裡,李大梁問道,“督公,屬下接甘肅的暗探來報,魔教那邊又有異動。”

秦書淮微微一笑,“是不是原本在光明頂的魔教高手,都去了蘭州?”

李大梁一怔,道,“原來督公已經知道了?”

秦書淮苦笑,“知道了!人家大晚上直接跑本公床頭告訴本公的,能不知道麼?”

眾人大驚。

“這……”李大梁奇道,“是何人如此強悍,竟能直入督公房中?”

“難不成是魔教教主?”孟虎急問。

“那倒不是。”秦書淮喝了口茶,又道,“是魔教的右護法梅印之。”

常吾機皺了皺眉,說道,“據貧道所知,那梅印之的功力與趙無痕不相上下,他竟能隨意進盟主房間,而盟主竟無法察覺?”

這時,汪大童說道,“別猜啦,那是因為盟主重傷,所以才被他佔了便宜。這不,倚天劍也被他弄走了。”

眾人更驚。

“國公爺重傷?”孟威急道,“難怪總覺得國公爺今天說話和往常不太一樣。現在怎麼樣?好些了否?”

秦書淮擺了擺手,“無妨,再過幾天就差不多好了。總之,大家先按照本公說的去做,待蜀中的青衣軍平定後,你們返回陝西,咱們再聚。”

他沒說自己要去蘭州的事,跟智仁和汪大童都沒說。

要是說了,這些人必然會阻攔,到時又要費口舌。

第二日,大家分別。

汪大童等人和章立真的兵馬一起,回去剿青衣軍。

秦書淮帶著李定國,以及五千兵馬,押送著曹國彰、曹國清、周延儒三人,出川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