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東廠督公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五十九章 抓了個漢人大官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百五十九章 抓了個漢人大官

且說進城之後,諸將齊聚一堂,總結戰果,探討得失。

李敬亭無意間說了一句,“對了,韃子裡頭有個漢人大官,叫什麼范文程的,這次也被咱們抓了。”

秦書淮頓時笑了笑,“范文程?呵呵,皇太極的高參呢!”

“國公爺要不要見見這個大漢奸?”

“當然要見,把他帶進來。”

沒過多久,後腦勺留著鼠尾辮的范文程被帶了進來。

這小子臉色煞白,身體微微發抖,卻扔裝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

秦書淮問道,“你就是范文程?”

范文程脖子一擰,說道,“既然知道,又何必再問?成王敗寇,今天落在你手裡要殺便殺要剮便剮,說那麼多作甚?”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秦書淮微微一笑,“倒是蠻有的骨氣的麼。既然這麼有骨氣,為何要去當漢奸,助紂為虐?”

賴三兒也補充道,“是啊!韃子殺了那麼多漢人,你這王八蛋還去幫他,簡直豬狗不如!”

卻不想范文程冷笑道,“呵呵,為何當漢奸?那我就告訴你們,我族世代祖居遼東,遼東失陷後朝廷可曾管過我們?朝廷不管我們,我們是不是得自己找活路?我幫韃子沒錯,但是我讓他少殺漢人,勸他行滿漢一家之策,你們又知道有多少漢人因此而活下去了?我自問對得起天地,問心無愧!”

一席話竟說得眾人啞口無言。

尼瑪好有道理的樣子!

連最會罵人的賴三兒一時間都不知道該怎麼反駁了,只好跳過這個話題,罵道,“哎呀呵,到這會兒了還嘴硬!看老子不扒皮了你的皮!”

說著就揪住范文程的小辮子往外拉,看樣子他堂堂賴將軍是要親自出手了。

他能不怒嗎?從崇禎2年到現在,他的白虎堂有多少弟兄死在韃子刀下?當年堂裡的老人,現在能剩下五分之一就很不錯了!

“賴三兒,等一下。”秦書淮說道,“范文程,你說你幫韃子是想為遼東漢人爭活路?那麼關內的漢人死活你不管了是麼?當年皇太極第二次南征,缺糧之時是你建議在薊鎮以北地區就地徵糧的吧?你可知道那時有多少漢人因你而死?”

范文程怔了怔,一時無話。

“本公再問你,當年本公差點在橫嶺困死皇太極,你既然想為漢人爭活路,為何獻策幫他脫困?你可知只要那仗全殲皇太極所部,韃子至少十年不敢南下,至少十餘萬軍民可以免遭屠戮?”

秦書淮聲色越來越厲,又提高聲調說道,“如今大明如日中天,此次北伐勢不可當,若是你真有心為漢人爭活路,何不早早棄暗投明,幫朝廷早日剿滅韃子,還遼東漢民更大的活路?然而你呢?卻繼續為虎作倀,想出這毒計欲陷官軍於死地!你這漢賊為高官厚祿何其之毒,竟然還敢以拯救漢人者自居?”

聲聲質問讓范文程抖得更甚,冷汗撲簌簌地下來了!

“我,我……”他無力地喃喃著,卻再也無法想出狡辯之詞。

他本想自己也算有才,聽說秦書淮對有才之人極為看重,就連三邊的流寇李定國現在都被他招入麾下,還升任了一軍主帥,要是自己展現一些風骨,再巧舌如簧地辯解下,沒準還能為秦書淮效力。

但是他想錯了。

秦書淮可以不計前嫌任用流寇,但是絕不任用既成的漢奸。

這時,賴三兒又說道,“幫主,與他囉嗦什麼,我就拉他去扒了他的皮,抽了他的筋,在剖開他的胸膛看看他的心是什麼顏色的!”

范文程已經完全崩潰了,本來強撐出來的“風骨”,早已蕩然無存。

“國、國公爺饒命啊!我、我對韃子的佈防很熟,我可以將功贖罪幫國公爺剿了韃子!請國公爺開恩,國公爺開恩哪!”

秦書淮冷笑,“韃子佈防本公便是全然不知又如何?本公南征北戰多年,你可曾聽聞本公有曾一敗?如今大明精兵千千萬,你可知何為摧枯拉朽,勢不可當?剿滅韃子是天命,本公用不著你這等漢賊來出謀劃策!”

“國公爺,我錯了!我錯了!饒我一條狗命吧!”范文程磕頭如搗蔥,一邊說一邊竟哭了起來。

一心想要榮華富貴的人,果然比一般人惜命。

“好啊!”秦書淮淡淡一笑,“本公就饒你一命。來人,先把他拉出去。”

范文程怎麼也沒想到反轉來得這麼快,愣了下之後,頓時對秦書淮千恩萬謝。

到了外邊還在喊,“多謝國公爺不殺之恩。”

賴三兒急了,“幫主,這怎麼行?”

秦書淮道,“怎麼不行?回頭給他額頭上刺一個‘奸’字,臉上再刻‘黃臺吉王八蛋’六個字,再割了他的鼻子,然後還給韃子,不是挺有趣麼?”

眾將一聽頓時哈哈大笑起來。

有趣,確實有趣!

接連兩場大戰,讓將士們疲累異常,於是秦書淮下令全軍休整。

休整期間的重要工作,自然是摸清韃子的第二道防線部署。

這個並不難,因為韃子的戰略要地就那麼幾個,只要去摸一下就知道了,並且秦書淮還有白蓮教,每天都有源源不斷的情報送來。

休整七天以後,韃子的第二道防線也基本摸清了。

那是以瀋陽門戶阿什牛錄、瀋陽西面重鎮開城、以及阿什牛錄以東60裡外的黃泥窪堡為主要據點的第二道防線。

如果皇太極沒有孤注一擲,那麼應該會留至少兩三萬禁軍在沈陽城附近,這麼算下來在第二道防線上他可能只有七萬左右的兵力。

當然,他還有很多廝卒,不過這些廝卒可以忽略不計,一方面是韃子鐵器奇缺,這些廝卒很多可能連兵器都沒有,另一方面這些廝卒根本沒怎麼訓練,而且漢人佔了很大比例,你指望他們去打明軍?簡直搞笑。

確定以後,秦書淮考慮北伐軍也只剩下十一萬了,這次沒有兵分三路,而是先分了兩路。

一路由趙率教領兵五萬,李定國為副帥,攻打沈陽城西面的開城,截斷皇太極難逃的路線。

另一路六萬大軍則由秦書淮率領,直接攻打瀋陽門戶阿什牛錄,逼韃子派重兵與明軍在這裡硬槓一把——阿什牛錄一旦丟掉,再往前就一馬平川,直到瀋陽都沒有一個大城可守,所以這裡的戰略地位就相當於大明的山海關,韃子不可能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