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東廠督公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零九章 他隆御駕親征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百零九章 他隆御駕親征

一個大臣小心翼翼地彙報道。

他隆的身體微微一顫,拳頭攥地緊緊的。

他原以為阿瓦地區的反抗,只是以前那些阿瓦國權貴們不甘心的躁動而已,為此他已經抓了幾百人,以為能就此平息下去。

沒想到事情比他想象的糟糕多了。

“陛下,這些暴民手裡都有武器,彷彿是明國製造的。”

“嘭!”

他隆一拳砸在上等緬甸柚木做成的桌案上,胸膛不住地上下起伏。

“明國……明國!”他咬牙切齒地吐出幾個字,那表情就像要嗜血的狼。

底下的大臣們無不低頭看地,連大氣都不敢出。

過了良久,他隆說道,“這麼說來,汗力達將軍是不能帶兵來救援都城了?”

之前那名大臣愁眉苦臉地說道,“陛下,汗力達將軍不但說不能帶兵來援,甚至還問我們能不能……能不能再支援點兵力給他。現在整個阿瓦地區的叛亂規模在不斷擴大,每天都有新的暴民加入叛軍。而汗力達將軍手上只有兩萬五千人,阿瓦地區這麼大,撣族和孟族人的勢力又根深蒂固,他怕剿不過來!”

他隆聽罷終於忍不住了,滿腔怒火頓時迸發出來,狠狠地將桌子上的一個杯子摔到了地上。

杯子是銅做的,落地後發出一陣悶響。

眾大臣的心裡都是一顫。

他隆咆哮,“增援?他要王都增援他多少?兩萬五大軍,他手裡的可是兩萬五的大軍,現在整個王都也就五萬兵力!”

“陛下,我們在北方還有三萬精兵,是否可以撤回來拱衛王都?”一個大臣建議道。

“陛下,萬萬不可!”又一個大臣出來說道,“北方的兵一動,明國就會從雲南直接發兵,到時候我們撤回來三萬,他們可以發兵十萬、十五萬,一旦這股大軍入境,我們再無翻盤之力了!”

這位大臣說的不無道理。緬北險地,只要屯兵三萬就能拒明軍十萬乃至更多兵入境,而一旦這三萬兵撤出,或者撤一半,都有可能被明軍攻破。

而緬北一旦被破,明軍要想南下入境簡直不要太方便,到時候派個幾十萬大軍來也完全有可能。

他隆很心累,不斷地揉著自己的太陽穴。

就在幾個月前他還躊躇滿志地想遷都,想改革,試圖打造一個強大的王朝。

但是現在,他忽然發現自己陷入了內憂外患之中。

更讓他擔心的是,阿瓦地區的暴動一旦蔓延,很可能波及整個洞烏——客觀地說,除了緬人支援他,其他族人都是被強行征服的,而且征服的時間並不久,一旦有機會推翻他,這些異族人必定會揭竿而起。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思考良久,他隆從王座站了起來。

說道,“從大光登陸的明軍,首領就是明國那個不可一世的安國公?”

一大臣回道,“是的,就是那個平了明國內亂,統一明國武林,又滅了後金國(明朝已經有這個稱呼了)的秦書淮。”

“他手上的兵力只有一兩萬?”他隆又問。

“是的,陛下。”有大臣立刻應道。

吃了敗仗回去的洞烏兵倒沒有虛報,真實地報告了秦書淮的兵力。

他隆頓了頓,用無比堅定的目光掃視了一遍群臣,然後說道,“明日,點四萬精兵,我要御駕親征!我就不信,那人是三頭六臂!我就不信,我洞烏勇士不如明國兵!”

他隆的計劃是,既然秦書淮的兵少,那麼就先集中兵力對付秦書淮,然後再回師對付從暹羅而來的明軍,這樣總比到時候兩頭夾擊要好。

只要入境的明軍能被消滅,那麼內亂自然也可平定。

不得不說,他隆這個決定做的很果斷,因為如果再拖個十天半個月,很可能洞烏境內叛變處處,外加明軍兵臨王都城下,他再想翻盤就難於登天。

所以,儘管他知道明日發兵大軍各方面準備必然倉促,但他依然決定明日啟程——早一日與秦書淮決戰,就意味著多一分贏的把握。

他相信不可一世、兵鋒正盛的秦書淮,不會避而不戰。

反過來說,即便秦書淮避而不戰,那也比在王都死守好。

勃固城明顯是死地,丟了就丟了,如果堅守那就是等著被圍。

而只要自己手上有兵,外頭天大地大,有的是時間和明軍鬥。

此時的他隆,已經做好了長期戰爭的準備,不得不說,他的判斷異常精準,而且意志力驚人——不是誰都有勇氣拋棄王都的富貴繁華的。

眾大臣一聽頓時都慌了。

如果是對付洞烏境內的地方軍,他們會認為國王親征並無不可,畢竟之前歷代國王,從莽應龍到他隆都曾這麼幹過,洞烏哪個國王都是憑本事打下來的江山。

但現在面對的是明國大名鼎鼎的安國公,他們真心不看好他隆會贏。

為什麼?就憑明軍輕易就攻下了重兵把守的大光城和高加力就知道,現在的明軍有多強。

“陛下,陛下請三思啊!”

一時間,規勸的大臣無數。

但他隆看得比他們遠,他知道自己只能賭這一把。

於是說道,“我決定已定,就不必再議了。王都五萬兵馬,我帶走四萬,另一萬沿錫當河佈防,與當地守軍一起阻止暹羅來的明軍南下。”

王都勃固的東面是一條大河,名為錫當河。

李定國部如果要進攻勃固,必然要渡河。而錫當河河寬水急,是極好的防守天塹,洞烏軍如果要阻滯李定國部,最好的辦法當然是守住錫當河天塹,為他隆和秦書淮決戰贏得時間。

他隆以鐵腕的手段力排眾議,整個王都立刻進入了國王遠征前的戰備狀態。

第二日,他隆親率最精銳的四萬禁軍出城,往西南方向,準備與百里外的大言守軍匯合,這樣的話他手裡就有五萬精兵了,與僅有一萬多精銳的秦書淮相比,兵力優勢很明顯。

就在他隆出城以後不久,幾個洞烏人立刻騎上快馬,朝西南飛奔而去。

當天剛剛入夜,秦書淮就接到了洞烏內應傳來的訊息,他隆親率四萬禁軍、一萬地方阿赫木旦御駕親征。

秦書淮得到訊息後也是微微一驚,心想他隆還真是暴脾氣啊,這就自己動手上了?

不過一想到對方有五萬大軍,自己手裡現在也就一萬五千多兵馬,這要是硬幹也是夠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