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草頭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一十章 所謂仁政!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一十章 所謂仁政!

三年不徵很正常,歷朝歷代開國初期,都有類似的拉攏民心的舉措。

但永不加賦就是自古未有的德政,仁政了!

自三皇五帝以來,哪個皇帝曾經頒佈過如此仁政?

賦稅其實是分開來講的,稅被用作國事,是交給國家的,而賦用於皇帝的家事,算是被交給皇帝的。

劉易這一下永不加賦,是在對著自己動刀子!

並不會危害到其他人的利益。

自然沒有人會有反對意見。

但實際上這一刀,劉易的感覺卻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疼,因為和康熙一樣,劉易玩的永不加賦壓根就是一個偽命題。

賦確實是給皇帝的沒錯,賦不加了,那稅呢?

皇帝大手大腳的花光了內帑,肯定是要從國庫支取的。

就滿清那近乎奴隸制的國家,全天下都是皇帝一個人的奴才,奴才還能管得住主子從國庫裡拿銀子?

那不扯蛋呢嗎?

到頭來,人家康麻子確實沒加賦,但人家加點稅不就得了嗎?

老百姓該被剝削的,一點也少不了。

所以,這壓根就是一個偽命題!

但是,劉易這麼一說,滿朝文武短時間內竟然沒有反應過來其中深意。

諸臣在愕然之後,迅速做出了回應,對著御座的方向再次拜了下去,口中紛紛高呼萬歲。

小太監抽出了第四封聖旨,開口說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

最後一封聖旨是對昭武軍文武諸臣的封爵詔書。

劉易一口氣封出去了十三個侯爵,二十五個伯爵,剩下的子爵男爵,加起來有小一百個。

昭武軍主要將領幾乎都在其中,基本上都撈到了一個個大大小小的爵位。

像是曹變蛟,趙東等人,都得了一個侯爵,就連後來投過來的羅炳文,魏泰等也得了一個伯爵。

當然文官得到封爵的也不少。

只是對比起武將來,就要少得多了。

這次的封賞中劉易並沒有封出去公爵的爵位,所有人也都知道為什麼。

現在昭武軍佔據的只是北邊的半壁江山,等將來大軍南下一統天下,肯定少不得分封幾個公爵的。

朱常洵得了唯一的一個公爵,鳳陽公的爵位,封地在鳳陽

,還是世襲罔替。

在山呼萬歲聲中,大漢朝的第一次大朝會以及大明朝的最後一次大朝會,宣告結束。

劉氏一家搬入了太原城內的皇宮中,新鮮出爐的鳳陽公朱常洵則是帶著自己的家小,搬入了劉易在城內提前為其準備好的宅邸。

……

接下來的太原城!

因為過年的熱鬧,再加上新朝鼎立的喜慶,每日間鞭炮聲不絕。

一直熱鬧到過了正月十五元宵節,氣氛才冷卻了下來。

新朝鼎立的訊息,也像是長了翅膀般,和新朝三年不徵,永不加賦的仁政一起,鋪展向了地方。

各地百姓聽聞新朝三年不徵,永不加賦的訊息。

被大明朝日復一日的苛捐雜稅給逼的活不下去的百姓們,紛紛激動的留下了熱淚。

再聽到各種徭役,加派也統統免徵三年,與民休息之時,百姓們就更加感激了,不停的對著太原城的方向叩首。

他們被壓榨了這麼多年,日日夜夜背負著可怕的賦稅和徭役,現在終於能喘口氣了啊!

當然,劉易的動作不僅如此,他還向整個大漢境內派出了工作組,進行清丈田畝,清查丁口的工作。

準備分田事宜!

北方經過這麼長時間的動/亂,尤其是戰事不斷,人口數量大減。

就算是保守估計,現在整個北方的人口數量,不會超過萬曆年間的三分之二。

也就是說,自從崇禎年開始,天災人禍之下,北方人口減少了三成還多。

這還是劉易橫空出世,改變了歷史的程序。

否則的話,等到歷史上崇禎十七年大明滅亡的時候,經過山西北直大疫的洗禮,北方的人口可就不是減少三成,而是十不存一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原本人口繁密的北直隸山東河南山西直接出現了大片大片的無人區,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絲毫不是誇張。

一座座繁華的城池變成了鬼城……

不過,即使是劉易改變了歷史進程,提前結束了北方的亂世,北方的情況也是十分悽慘了。

人口損失了三成還多,導致大片大片的田地拋荒。

這些拋荒了的田地,現在都被劃歸到了官府手中。

劉易掌握著這些田地。

再算上收繳前朝藩王宗室勳貴的田產,以及各地的地主士紳為了買

平安,按照慣例主動上交的田產。

劉易手上掌握著的大量的土地,完全是足夠給北方經歷過戰亂倖存下來百姓進行分田的。

只要分了田,原本的最大不安定因素“流民”,才能安定下來。

社會秩序才能穩定,才能恢復生產啊!

……

時間進入了大漢昭武元年的春季快要春耕的時候。

大漢新朝的清丈田畝,清查丁口的工作已經基本完成。

劉易看著下面報上來的清丈田畝,以及清查丁口報上來的結果,臉上的表情讓人看不出他的喜怒。

只是,劉易現在心中就四個大字!

觸目驚心,真正的觸目驚心啊!

真的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清丈出來的田畝數字,比起大明朝廷田畝冊上的數字,直接翻了小兩倍。

清查丁口的結果更加可怕,民間隱匿的丁口,能是戶籍冊上丁口數的三四倍。

劉易看著下邊報上來的數字,嘴角不斷的抽搐著。

不過由此也可見,大明朝廷對基層的掌控力有多差了。

這還是北方,朝廷力量大於士紳力量的北方,南方的情況,估計會更加的觸目驚心吧!

這也堅定了劉易要將政權深入鄉村,同地方士紳宗族勢力爭奪權力的決心。

劉易都無語了,怪不得朝廷收不到稅。

就這種情況,能收到稅才怪!

劉易對著自己面前的安茂同開口詢問道。

“安大人,這資料可還有偏差嗎?”

安茂同有些坎坷的開口說道。

“回稟陛下,應該是不會有什麼偏差了,下面的基層工作人員核實了好幾遍。”

劉易微微頷首,然後又開口詢問道。

“辦事途中,可有什麼人阻攔鬧事嗎?”

安茂同沉吟一陣之後開口說道。

“回稟陛下,確實有些不瞭解陛下良苦用心的土豪劣紳橫加阻攔,但被我大漢的官員教育之後便都幡然醒悟了。”

劉易繼續追問道。

“那些頑固不化的是如何處理的?”

說話間,劉易眼睛眯了起來,其中閃爍著精光。

手指輕輕的叩擊桌面,發出一陣陣篤篤篤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