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草頭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四十章鍋扣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四十章鍋扣穩!

短時間內,印錢的利潤可能不會太大。

因為朝廷要有足夠的金銀儲量作為保證金,才能印製紙幣。

雖然也可以增發一部分,但絕對不能太多。

要保證治下百姓拿著紙幣,隨時能夠兌換成足額的金銀才行。

這樣堅持上一段時間,大漢的百姓就會潛移默化的適應在日常的生活中使用紙幣。

才能讓百姓們忘記坑爹的大宋大元大明紙幣,重新拾起對紙幣的信任。

只有所有人都開始信任紙幣,對國家信譽絕對相信,紙幣之事,才能算是大功告成。

在此之前,大漢印製的紙幣,其實只能算是“代金券”。

起到的只是代替金銀的作用。

類似於銀票,有價值的是他所代表的金銀,而非銀票本身。

只有等所有人都接受紙幣,認同有價值的不光是紙幣所代表的金銀,也是紙幣本身之後。

大漢或許也能完成,從金銀本位到國家信用本位的躍遷!

紙幣才能被叫做“錢”,否則紙幣永遠都只是“代金券”。

到時候,大漢才能拿紙當錢花。

再憑藉大漢的國力,以及先進的科技產業,說不定也能學學老美,沒錢就印,用一堆廢紙收割全世界。

大漢要搞紙幣,當下其實並沒有多大的利潤,現在的努力,只是在為了將來的後世子孫做打算。

等到大漢紙幣的信譽和價值深入人心,後代子孫們將會受用無窮!

鄭芝龍說完財政改革之策,滿朝文武皆是陷入了沉默。

並沒人站出來發表什麼意見!

只不過所有人心中都是起了波瀾,現在的朝堂看似一片平靜。

但這份平靜,全靠皇帝的威嚴鎮壓。

可即便如此,看似平靜一片的朝堂底下,也是暗流洶湧,所有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只不過攝於皇帝的威嚴,沒人敢表露出現。

現在,治河的事情,已經沒多少人關注了,所有人的關注點,全部都在大漢朝堂的財政改革上。

就在所有人都沒有說話,朝堂呈現一種詭異的靜寂之時,鄭芝龍開口說道。

“內閣所撰寫的財政改革策便是如此,請陛下決斷!”

鄭芝龍作為資深老演員,知道演戲要演全套。

最後這一句是為了把劉易甩過來的黑鍋,給自己扣穩了。

向天下人表示,這財政改革是他鄭芝龍的主意,和皇帝無關,藉此來為劉易分擔壓力。

這口黑鍋不好背,但他鄭芝龍背的心甘情願。

原因很簡單,因為就海外封國之事,他已經從劉易哪裡得到的許諾。

鄭氏可立一國與海外!

皇帝雖然放出了海外封國的口風,甚至公開表示,但那是面對全體勳貴的。

封國之事沒跑了,但誰封誰不封,誰先誰後,這裡邊的差距很大。

分封的聖旨沒正式下達,誰心裡也沒底。

但鄭氏現在得了劉易的承諾,心中便有底了。

他鄭氏是第一個得了皇帝承諾的,封國之事,肯定會排在前面。

劉易微微頷首說道。

“可!”

“內閣審議,財政部,稅務部配合準備實行吧!”

“財政改革若成,則大漢歲入增加,治河之事,也當提上日程了。”

“傳令大漢皇家科學院,朕需要他們將黃河水道治理工程草案在稽核一遍。”

“朝廷大力治河,若黃河大堤修到一半發現治河草案是錯的,所有涉事人員,全部嚴懲!”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秦愈站出來抱拳說道。

“諾,微臣明白!”

“……”

……

大漢朝堂上的變化風雲詭譎,讓人有種目不暇接,跟不上節奏的感覺。

說好的商討治河,結果散朝之後財政改革開始了……

等到訊息傳出,整個南京城都是陷入了一片譁然。

尤其是在財政改革的具體內容傳開之後,更是讓天下人都炸開鍋!

這特麼……

別的不說,光是一個階梯徵稅,就讓天下富戶想罵街。

擺明了針對他們啊!

還有就是個人所得稅的事情,他們就想不明白了,自己賺錢了,憑什麼給朝廷交稅!

但是,緊接著傳開的,還有朝廷敲定治河之事的訊息。

朝堂上的風雲詭譎,讓人目不暇接,民間也是輿論紛紛。

不少民間自主創辦的報紙,都對此事進行了憑藉。

治河的事情沒人敢說不,只能敲著邊角用勸誡的語氣說皇帝好大喜功。

對於財政改革,他們也都是酸酸的說著皇帝與民爭利!

但是民間的輿論,卻是絲毫影響不到朝廷的決策實行,內閣統籌排程大漢的人力物力,一方面準備治河,一方面準備財政改革。

……

南京城,玄武門外有一棟五層樓,方方正正的水泥建築。

大門口放著兩隻巨大的貔貅石像,門上掛著大漢皇家銀行的牌匾。

門口站著兩排穿著幹淨利落,揹著火槍,腰間佩刀的警衛,目光炯炯的掃視著四周。

這便是大漢皇家銀行的總部所在!

大漢皇家銀行,顧名思義就是皇家參股的銀行。

大漢皇家銀行的前身是劉家的錢莊,然後改組成了銀行,裡面的工作人員大多都有官身。

整個大漢皇家銀行,最大的股東便是大漢朝廷和皇家。

所以說,某種程度上來講,大漢皇家銀行承擔了中央銀行的責任。

就比如說貨幣發行!

不管是上一次的金銀幣改革,還是這次紙幣發行,都是由大漢皇家銀行來負責相關的事宜。

這一日,大漢皇家銀行,幾乎被整個南京城所關注。

不是因為別的,因為今日便是大漢的紙幣正式發行的日子。

天還未亮,便有朝中的勳貴大臣名家人僕從趕車,帶著一箱箱的金銀幣,來換取紙幣。

等到天光放亮,大漢皇家銀行大門開啟,勳貴們的家人僕從排隊進行兌換。

用一箱箱的金銀,換取了一張張的薄紙片。

大漢第一版的紙幣發行,一共有六種

代表的都是銅錢,基礎的計價單位便是元,一元就代表一塊銀元。

再往下的單位有角,分,釐。

一釐便是一枚銅錢,一分十釐,一角十分,十角一元。

看起來單位好像很小,最大的一張紙幣面額也才一塊銀元,但這已經很夠用了。

這時代的普通百姓,平常最常用的貨幣其實是銅錢,銀元用的都不多,就更不用說金幣了。

為了通行方便,最大面值一元便足夠了。

再大了的話,在日常的貿易和消費中,是不實用的。

…………

先更兩章,正在碼字,說好了四更就四更,今天晚上肯定會有,但肯定早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