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積糧萬石,黃巾終於起義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九章 渤海王出手,如斷袁氏一臂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九章 渤海王出手,如斷袁氏一臂

“啟稟主公,軍師自魏郡發來急報,弘農王封袁紹為中山國相,封曹操為河間國相。”說著,信使將信報呈上。

一時間,堂上幾人皆面面相覷,剛剛還談及袁隗會如何應對袁紹之敗, 結果還沒散席,應對就來了。

弘農王的詔令,或許,現在應該叫皇帝比較適合,即便劉擎不認,可天下人認啊,袁氏振臂一呼, 支援弘農王的人絕對超過半數,反而那雒陽的劉協, 成了少數派。

“主公,袁隗此舉,實在刁鑽,中山國與河間國,皆未設國相,弘農王之詔令,我們認還是不認?”田豐道。

劉擎未作答,而是望向荀彧。

“袁隗奉天子已令天下,這詔書,自然要奉,就像渤海之爭,袁紹也是奉了先帝聖旨,才落得如此狼狽的, 若明著不奉詔,此乃不臣之舉。”

荀彧解釋著, 這也是袁隗做這一切的目的, 只要天下還認漢帝,那這詔令,就必須得尊重。

不過,劉擎心中卻已經有了注意,他笑著飲了口茶,還故作享受的回味了一番。

荀彧笑道:“看主公模樣,已然有了主意。”

“不錯!我想起一句名言,叫‘他過江我也過江’,正可解袁隗之計。”

田豐和荀諶不明所以的品味著劉擎這句“名言”,顯然沒有品出任何東西,倒是知道劉擎與董卓關係匪淺的荀彧,一下就想到了。

“主公是想向洛陽要一道詔令,如此,便能明光正大的較量了。”

“你們說,劉辯的詔令和劉協的詔令一同來到一個地方,會不會很有趣呢?”劉擎笑著,轉向田豐,道:“元皓,你在常山擔任郡丞日久,郡務異常嫻熟,我打算推舉你為中山國相。”

劉擎明說之後,田豐也理解了劉擎的思路,“可是主公,洛陽能同意嗎?”

會不會同意,劉擎絲毫不擔心,不光光是董卓的關係,就算沒有關係,劉擎想雒陽方面也會答應,因為賈詡在那裡。

面對袁隗的聲討,賈詡必然希望看到,冀州有一支抗衡袁隗的力量。

不光冀州,雒陽可能會將所有有爭議的地方官都重新封一遍。

說幹就幹,劉擎立即擬信給董卓,推舉田豐為中山國相,再一氣呵成,推舉董昭為安平國相,傅燮為清河太守,至於曹操,劉擎在渤海還要待一段時間,這段時間,便再去溝通溝通,能勸退就勸退吧。

畢竟他的戰場不是在河間種田,曹氏的根據地,影響力,人脈,皆是是在豫兗之地。

劉擎接著往下看信報,信中還提了魏郡如今的狀況,表面上,厲溫為太守,審配由厲溫長史,正式成為郡丞,張遼成了魏郡都尉,統管了魏郡郡兵。

如今,正率郡兵在黃澤一帶清剿黑山賊,黃澤以西,便是司隸河內郡,兩軍由黑山隔開,這便是黑山軍的來歷。

所以黑山軍不僅肆虐冀州魏郡等地,河內郡也深受其害。

張遼平黑山,權當是練兵了。

而趙雲和高順朱靈匯合,屯紮邯鄲之外,隨意可以取城。

劉擎倒突然想起來了,趕忙在給董卓的書信上又添了一句:推舉……

可這時突然發現,自己帳下已無人了?

顧雍年齡太小,韓珩嘛,差點意思,他突然想到一個人選,稍加思索,便添上:推舉郭縕為趙郡太守。

劉宏曾將雁門太守的職位許給郭縕,可惜因為雒陽變故,十常侍並未將封郭縕的詔書擬出,所以郭縕給劉宏打了白工。

劉擎知道郭縕有心投靠,這一點,在太原之行中便已經確認,那便借此次機會,拉攏太原郭氏。

畢竟太原郡最大的王氏,是倒向袁氏一邊的。

寫好信之後,命人送出,劉擎再度將話題拉回渤海郡的問題上。

“文若,渤海郡治理,你全權負責,而鹽務治理,乃是重中之重,為此,我將朱靈調來,供你驅策。”

“朱文博,我雖未見,卻聽過其名,在常山郡,做事一絲不苟,低調又靠譜。”荀彧笑道,顯然對朱靈十分欣賞。

“朱靈能力較為均衡,既能帶兵,構建設施與防線,最難得的是大公無私,鹽務處理中,必然有許多棘手之手,叫給他做,最是合適。”劉擎道。

“多謝主公!”

劉擎又當場寫了封調派朱靈的信,而且命他將新兵營一起帶來。

完事之後,劉擎覺得自己可以解脫了,渤海要務,悉數給荀彧,他又可以帶著騫縈出去“視察”了……

傍晚時分,田豐突然尋到渤海王府來,稱他帶來了一個重要的人。

神神秘秘的,最後才知道,那人竟是一個告密者,而他透露的秘密,也確實讓劉擎有些意外。

王芬在渤海陽信縣!

……

陳留郡,陳留。

袁紹自渤海離開之後,經東郡陳留回汝南,不過,中途收到袁隗書信,命他前去陳留。

到陳留之後,袁紹才知袁隗所說會盟之事,在他遠赴渤海的時間中,袁隗已經號召關東各州州牧刺史,郡守縣令,共同勤王討董。

在劉辯在汝陽登基之後,出於禮儀,還給劉協封了王,因為原先封的渤海王,被劉擎先佔了,袁隗又想了個陳留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封劉協為陳留王,也算禮尚往來。

同時,作為諷刺,袁隗還將會盟之地定在陳留。

袁紹徑直前去郡府尋張邈,卻見郡府熱鬧非凡。

而袁紹的到來,也讓原本就人聲鼎沸的郡府多添了一把火。

“本初!別來無恙!”大腹便便的張邈快步迎上,大肚子絲毫沒有影響他的速度。

“孟卓,慚愧,紹失了先機。”

袁紹知道渤海王之事已經傳開,不過因為是先帝旨意,倒也不存在什麼失敗之說,只是在場的人,都不知道袁紹曾在渤海郡當場被某人氣暈了過去。

“無妨無妨!這不又是中山相了麼!”張邈笑道。

這話落在袁紹耳中,有些刺耳,若不是知道張邈說話本就有些沒遮攔,袁紹很會將這話當作諷刺。

畢竟渤海之事,好想給他留下了心理陰影,令他認識到一件事,除開袁氏背景,他袁本初,又有幾斤幾兩?

“來,本初,我來給你引見,今日有不少熟人在場!”張邈說著,迎著袁紹入堂,見堂上擺滿了席桌,足有數十來張,誇張的是,座無虛席。

張邈先將袁紹引到一個老熟人面前,袁紹自然認得,前司徒黃琬,如今的豫州牧。

袁紹當即拱手見禮,黃琬頷首。

坐在黃琬旁的,是一位鬚髮斑白凌亂的老者。

“此乃徐州刺史陶謙陶恭祖。”

“兗州牧劉岱劉公山。”

張邈移步介紹著,一步一說。

“冀州刺史賈琮賈孟堅。”

“南陽太守羊續羊興祖。”

“這兩位……哈哈!”張邈一笑。

袁紹衝兩位袁氏兄弟笑著致意,袁遺袁術兩人禮貌的還禮。

接下來,還有一眾太守,其中有幾位,先前已經認識,王匡鮑信,皆是何進舊部,還有長沙太守孫堅,名氣不小。

出乎意外的是,竟然還有遼東公孫瓚。

“孟卓,會盟何時開始?”

張邈道:“應該是三月,春播之後,方能集結大軍,不過各位領軍人物,已陸續來此。”

袁紹想了想,如此一來,時間足夠自己先去中山赴任,然後再回來,袁隗可是在信中道明的,要讓他做會盟之主。

“孟卓,我今有要務在身,欲回冀州一趟,這熱鬧,今日便不湊了!”

“本初,孟德可是在冀州?”張邈突然問。

袁紹點點頭,“孟德如今為河間國相,想來應該會來會盟。”

“我是很久未見孟德了,本初若見,代我問侯。”張邈道。

隨意寒暄幾句,袁紹被離開了郡府,帶著少了一個荀諶的原班人馬,再度北去。

張邈送袁紹離開後,轉頭回府,見陳宮迎面走來。

“府君,袁本初此行,似乎信心不足。”陳宮道。

“這如何看出?”張邈不解。

“以袁本初為人,今日這種場合,豈能錯過,宴飲交友,乃是袁本初一大好愛。”

“他不是說了有要事在身麼?”

“三月會盟,還有近兩月時間,冀州幾個來回,都夠了,袁本初不想留下,一來是渤海之敗,傳得沸沸揚揚,有損顏面,二來是,他覺得中山國相,並非穩操勝券。”陳宮解釋道。

聽陳宮這麼一分析,張邈想了想,還真是如此。

張邈順著這事,又靈光一閃,問道:“公臺,你說袁公會不會請渤海王劉擎?”

陳宮搖了搖頭,“陳留會盟,爭的乃是漢帝之位,漢室宗親,並不適合加入,你看益州牧劉焉,荊州牧劉表,還有幽州牧劉虞,皆乾脆的拒絕了,即便是豫州的陳王劉寵,也沒有參加。”

陳宮又低壓了聲音,用只有張邈聽到的聲音道:“除非劉岱此等不識時務之輩。”

張邈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陳宮之言,確實十分在理,明面上,是兩位皇帝之爭,而實際上,是背後之人相爭。

“雖然口號是興漢討董,但內在為了什麼,府君應該也明白。”陳宮道。

“公臺慎言,此些話,還是爛在肚子裡比較好。”

陳宮默然,拱手低頭,表示不再說了。

張邈望著堂中觥籌交錯的首領們,心中嘆了聲:還真是難得的盛會,陳留何時這般熱鬧過!

“孟卓!速來飲酒!”堂中突然傳來一道呼喚。

張邈甩甩腦袋,拋下那些紛雜的思緒,笑著答道:“來了來了!”

……

雒陽,董卓府宅。

因為袁隗的“大逆不道”,如今關東各郡紛紛擾擾,常有信報傳來,一會說東郡太守入盟了,一會說廣陵太守入盟了,袁隗的陣仗越越大,董卓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文和,陳留會盟,可有應對之法?”

“董公,陳留會盟,乃是陽謀,袁氏欲與主公刀兵相見,如此一來,便要仰仗董公部下驍勇之士了。”賈詡道。

“西涼軍不過五萬之眾,算上雒陽兵馬,也沒多少,關東群寇若舉兵數十萬,如何能擋呢?”董卓擔憂道。

“董公勿慮,關東士族,皆是小兒領兵,豈能與我西涼勇士相比!”李傕道。

董卓無意識的捋了捋大鬍子,忿忿道:“如今朝廷秩序井然,咱與太皇太后輔政,並不不當,那袁隗為何要另立新帝,興此無名之師呢!”

“兄長,那袁氏才是逆賊,偏偏天下士人與它同進退,咱們快將牛將軍召回來吧。”董旻道。

董卓點點頭,“傳令:命牛輔放棄河東,立刻回師,拱衛雒陽!”

“董公,皇甫嵩屯兵陳倉,不得不防,可以詔令命其回雒陽為官,董公再著一心腹,接管其兵馬,同時,書信給涼州馬騰韓遂,招兩人為官,命其派兵襄助。”賈詡又接著說了幾道對策。

董卓一動,撫掌而笑道:“文和之計甚好!咱這就寫信!嗯……我該如何寫?”

賈詡一笑,道:“昔日韓遂舉兵十萬進攻長安,打的便是‘誅奸佞,清君側’的口號,此次,讓他故技重施即可。”

“善!咱這就寫!”說著,董卓當即擺開絹帛,開始書寫,片刻時間,將兩封書信寫好,正要喚人,抬頭時卻見信使自己走了進來。

“董公,渤海王密信!”信使道。

董卓一聽渤海王,雙眼一亮,自己送去聖旨之後,劉擎已經遣人答謝過了,並說要張繡滯留一段時間,董卓欣然同意。

展開書信,簡單的問候之後,董卓便見到了劉擎信中的主要內容。

推舉田豐為中山國相?推舉傅燮為清河太守?

一系列的推舉……末尾竟然還有一句推舉郭縕為趙郡太守?

公子這信寫的太忒隨意了!董卓一時摸不著頭腦,但一些太守之位,好說。

突然,董卓將信遞給了賈詡。

賈詡眼中也露出一絲詫異,渤海王之信,歷來都是董卓自己一個人看的,想不到這一次,竟然主動交給自己。

賈詡將信看了一遍,看了看董卓,又看了看一眾將軍,笑了笑。

“文和笑甚?”董卓問。

賈詡道:“恭喜董公,渤海王出手,若控制冀州,如斷袁氏一臂!”

……

(PS:求推薦票,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