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餘楚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0章 那年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10章 那年春

(想寫這章,其實說再多,自己喜歡的還是只有自己知道)

那座叫做書院的建築,存世不知多久,一代又一代的王朝覆滅,可書院仍存。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這座書院走出的學子,除了極少一部分人碌碌無為之外,大約有三分之二的成了士林之中舉足輕重的大文豪,另外三分之一則是踏入朝堂,成了有用之臣。

早在之前,從書院走出的李青蓮成了南唐詩仙,而一直默默無名的韓圍從書院走出來之後,變成了百戰百勝的兵仙。

書聖葉曦在洞房當天離家出走,入了書院。北漢詩聖杜言入書院之前,連詩是什麼東西都不知道。大魏草聖張之在入書院之前,寫的一手漂亮的小篆。

當年的書院,在現在看來,似乎要強太多太多。

而世人都不知道的是,不管是書聖葉曦還是兵仙韓圍,在入書院之後,除了教習授課以外,還有一個人無名老人,沒事將寫的一手漂亮小篆的張之教成了被世人譽為“草書當世無雙”的草聖,將不知道什麼是詩的杜言教成了詩聖。

不過,這幾人都不是這個老人的學生,實際上這個老人的學生確實太少,除了去世的那一個之外,另外兩個,一個是大楚權柄最盛的宰輔大人,一個是這間書院的主人。

而他那個已經去世了的最優秀的小弟子,還沒出陵安的時候,是書院最年輕的教習,也是那時候無數士子的噩夢,因為這個人就像他的老師一般,什麼都會,而且無一不精。

廟堂上多年屹立不倒的孫老爺子年輕的時候,一言不合就要挨這個年輕人一頓揍。

而宰輔大人年輕時候,更是三天兩頭被這個年輕人一頓亂罵。

這個在士子中一時風光無兩的年輕人,脾氣一直都不是很好。

所以當他在那方小院種下一顆夾竹桃的時候,當他和宰輔大人打了一個賭以後,當他義無反顧的踏出陵安之後,在世間關於他的訊息,就開始淡淡消失。

哪怕是當時被認為是一入朝堂必做宰輔的他,在遠離陵安這座功名場之後的許多年裡,也無人在提起他。

更是到後來,宰輔大人成了宰輔大人,孫老爺子成了門下省尚書令,當初那些年輕人都老了,就更沒有人再提起過他。

就只有在那方小院,有個老人,會時不時的烤只雞。

葉如晦其實不是很清楚自己老師的故事,在洛城,老人除了教授他知識以外,其餘時間說的都是別人的故事,從來不談自己。

到了陵安以後,葉如晦更多的是在院長師叔口中,在老師的老師口中聽到了自己老師的故事。

在那座藏書閣,葉如晦更是翻到過幾本關於老師的書籍,不過除此之外,別無他物。

院長師叔提起老師的時候,除了緬懷,更多的是憐愛,而老師的老師提起自己的小弟子的時候,除了驕傲,便只剩傷感。

……

……

其實在那年春天,陵安雪還沒有化的時候,在城南那座也叫書院的爛茅屋前,有個在被陵安本地人惡意指路到此的年輕人,在爛茅屋前,對著這座天下四大宗門之一的書院,不懷好意的撒了泡尿。

至於書院裡那個老怪物為何沒有動怒還讓這個年輕人離開的,世人都不得而知。不過最後好在那個年輕人找到了那座位於城東的書院,並在書院門口見到了另一個年輕人。

同這個年輕人不同,早出現在書院門口的年輕人,沒有這個年輕人的家世優渥,在那個時候的大楚,很難見到有出身望族的年輕人和寒門子弟交流的場景,其實現在看來,也不太多。

然後兩人就互相報了名字,年輕的一個叫屈陵,而年齡稍長的一個,名字叫高深。

至於之後,屈陵和高深在書院的藏書閣碰見了個總窩在這裡看書的老實人,然後這三個人就成為了師兄弟,年齡最小的屈陵自然也就成了小師弟。

不過屈陵看來,不管是一肚子壞水的高深,還是總喜歡在藏書閣看書的大師兄都太無趣,反而是讓兩位師兄都敬重的老師才讓屈陵感到十分有趣。

在陵安頭十年,除了在藏書閣看書以外,其餘大多數時間,屈陵更多時候喜歡和高深在陵安欺負另外一個年輕人,那時候高深喜歡用言語打擊那個沒有考上書院的孫姓年輕人,而那個年輕人完全不似現在的溫和性子,一言不合便喜歡大打出手。

更年輕的屈陵便實在沒有一點讀書人的風範,捲起袖口就是一頓老拳,而結局便往往相同,高深和孫姓年輕人都是鼻青臉腫,而屈陵安然無恙。

而這種情況三天兩頭就會在陵安街頭發生一次,而每次的結局分毫不差,打過了之後,三個人偶爾會在酒樓喝上兩壺酒,酒錢照例都是全無一身傷的屈陵出。

這三個一貫被陵安的市井百姓認為全無一點出息的年輕人誰也沒有想到,在後十年孫右任便進入陵安朝堂,開始嶄露頭角。而高深在做了多年的書院教習之後,也開始踏入朝堂,開始了和孫右任一生的爭鬥。

那個總喜歡在藏書閣看書的大師兄成了書院的院長。

那個一直不屑踏入朝堂的屈陵,在書院做了許多年的教習,也在藏書閣和自己的師兄待了很長的時間之後,然後便悄然離開了陵安,在大楚境內遊蕩一圈之後,看遍了大楚山河之後,選了一個叫洛城的小城住下,找了一方有顆老槐樹的小院,遇見了那個因為被頑劣孩童把他視如生命的石子扔進小院而進來尋找的孩子。

然後已經不再年輕的屈陵的問了這個孩子三個問題,那個孩子也回答了,最後那個孩子就成了他的學生。

在故事的最後,高深成了大楚的宰輔大人,孫右任執掌三省,一直窩在書院藏書閣看書的大師兄成了天下讀書人敬仰的書院院長,而屈陵,則老死洛城,被埋在大楚疆域圖上被稱為慶餘山的地方。

而那個地方,離陵安不多不少,恰好千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