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餘楚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2章 廟堂之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42章 廟堂之上

(這個周的票數是最多的,長亭拜謝各位。)

那道玉石階的盡頭就是南唐的中樞,殿名祈天,是南唐每日召開朝會的地方。

玉石階一共九十九階,取的是九九歸一的寓意。華章侯面無表情走在這道玉石階上,對身前或身後響起的怒斥聲充耳不聞。

非是華章侯度量有多大,只是兩國之戰從來都不是這些不痛不癢的言語便可以阻止的,若在前線,華章侯毫不介意把這些人的頭顱割下來,免得叨擾。

不過此刻,實在沒有必要去理會。

登階而上,在一道道怨毒的目光下,華章侯終於要看到那座祈天殿的輪廓,琉璃瓦的重簷屋頂,朱漆門,同臺基,屋簷上的兩隻不知是何種動物的簷獸顯得嚴肅莊重。大殿之前有兩根盤龍巨柱,兩旁便是數位宦官和甲冑在身的御林軍。

這座大殿,竟然比之大楚那座子鳴殿看起來輝煌得多。

華章侯微微失神,便聽到前方不遠處,傳來一聲聲嘶力竭的疾呼:“我南唐不幸呼!”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舉目望去,只見一個發須盡白的年邁官員跪在前方,以頭磕地,不多時便出現了一灘血跡。而這位官員周遭亦有多名官員神情激憤。

世間有很多事情不能以常理度之,當年那場國戰明明是南唐聯合大魏和北漢兩國攻楚,被大楚扭轉戰局之後狠狠揍了一頓,導致南唐凋零日久是不假,但這是非黑白本就很清楚。

可南唐子民仍舊是和大楚不共戴天,而這幫親眼見過南唐那段凋零日子的朝臣更是仇恨來的越發的濃烈。

當時南唐相邀大楚來參加辯論,本來南唐廟堂之上就有很多重臣不同意,其中以親王李尚行為首的皇族派和以三殿大學士為首的清貴派便是中堅力量。

此時跪在前方的,便是被稱讚有著金石之氣的大學士葉勞古。

這裡的驚動不小,在大殿前候著的宦官有小跑進去稟告的,但那座大殿裡好像是對此無動於衷。

華章侯登高而上,在路過這名大學士身旁的時候,輕輕開口說道:“馬踏南唐似乎也不錯。”

看似只是華章侯的無心之言,但傳入葉勞古耳朵裡,就是**裸的譏諷。老頭臉色煞白,抬頭目眥欲裂,似要把華章侯生吞活剝了一般。

華章侯並不理會,登高入殿。

殿中的諸位王公重臣早已站列有緒,眾多大臣分為三列,武官一列以大將軍武越為首,文官則以王良為首,最後的一列便是以李尚行為首的親王公侯。

兩位近年來爭鬥頗兇的皇子此刻也是一言不發的站在親王李尚言身後。

高處九龍環繞的龍椅之上空無一人,那位近些年勵精圖治的南唐皇帝李尚躍尚未到場。

按照以往舊例,皇帝陛下會在上朝鐘聲響起的時候,便已經坐在這方龍椅上等朝臣覲見。此刻李尚躍尚未出現,殿中朝臣便大多把目光投向一身藏青色侯服的華章侯。

親王李尚行無動於衷,反而是李尚言低聲問道:“王兄,皇兄今日為何.......”

親王李尚行一輩一共三人,李尚行,李尚言,李尚躍。除去李尚言,李尚行和李尚躍兩人心智謀略均屬上乘,只是李尚躍身為嫡長子,早早便被立為皇太子。當年南唐群臣大多認為這兩人之間會上演一出兄弟相殘的戲碼,可沒想到次子李尚行從始至終都沒有任何的動作,讓李尚躍安然登基。

這些年來更是深居簡出,不涉朝政,是南唐民眾心中的賢王。

李尚行低聲道:“言弟莫急,等著吧,你皇兄自有分寸。”

李尚言性子本就懶散,聞言也就不去想這事,反而轉頭看了眼才入大殿的華章侯,譏笑道:“我原本以為楚人盡是三頭六臂呢。”

李尚行不說話,靜等李尚躍的到來。

一陣緩慢的腳步聲響起,身穿龍袍的天子出現,皇帝陛下沒有著急落座,只等身後的紫袍宦官朗聲道:“今日早朝,大楚使者免跪。”

李尚躍面無表情,緩緩坐到龍椅之上。

隨著這句話一出來,滿殿群臣譁然,外使覲見,按例都要三拜九叩,以此表達兩國交好。此刻李尚躍的這個舉動,便讓殿中大多數朝臣感到不可思議。

有上了年紀的朝臣露出悲切之色。

我南唐積弱如此麼?!

不同於群臣的驚訝反應,王良則是面無表情的看著自己的鞋面。

饒是群臣驚訝不已,倒也沒有人敢出言反對,皇帝陛下的性子,能夠站在大殿上的群臣沒有哪個不清楚。

短暫的安靜之後,大將軍武越一步踏出,沉聲道:“微臣以為,使者免跪,於祖宗之法不符。”

死一般的安靜,滿殿王公大臣,皇族親貴都沒有開口,反而是這個並不常在江寧城待的大將軍武越,直言與祖宗之法不同。

在敬佩大將軍的膽識以外,群臣更加擔心的是衝撞了皇帝陛下威嚴的後果。

皇帝陛下臉色不變,並沒有群臣預料的暴怒。

眾人把目光投向大將軍武越,看著這個一向對朝堂走勢冷眼旁觀的武夫,疑惑於他這麼快的表明態度。

王良做了一個不為人察覺的輕微搖頭舉動。

李尚行冷聲道:“武越,你這是抗旨!”

群臣再度把目光從武越身上移開,去看一向脾氣溫和的親王李尚行。

王良輕輕嘆氣,知道該自己上場了,他輕輕躬身道:“啟稟陛下,外使不跪,確實於禮不合。禮部尚書張大人熟悉禮制,自然知曉。”

站在微微靠後的張知春年逾花甲,此刻也是頭皮發麻,疑惑怎麼一向穩重的王良這麼早便擺明了立場,更不解的是王良為何把他給拉出來了。

這灘渾水,擺明了是個人都淌不起。

張知春站出來,微微看了一眼王良,王良輕輕點頭,他這才大聲道:“啟稟陛下,確實與禮不合。”

李尚躍沒有說話,但有眼尖的朝臣看見了咱們的皇帝陛下嘴角微微上揚。

一閃而逝。

華章侯淡然一笑,緩緩向前走了幾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