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餘楚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9章 葉城,字如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69章 葉城,字如晦

(還有一章)

車隊行至陵安地界的時候才是清晨,這個時候眾人才算是完全放鬆下來,臉上都有了笑意。一路上的擔驚受怕在這裡已經可以完全抹去,畢竟這裡不是別處,正是大楚的都城陵安。

自古都城都是王朝的中樞之地,歷朝歷代無不把都城的安危看得十分重要,也就只有大楚,最精銳的士卒永遠都在邊境。若是只有一兩位君主如此做,倒也不驚奇,因為歷朝歷代也不缺賢明的君王。只是大楚自立朝以來,從未有大楚君王調邊軍回來戍守陵安的,就算那場國戰,也是如此。

才出陵安的時候還是初春,現在又到了盛夏。陵安地處大楚北境,天氣自然要比南境炎熱的多,不過不同於一年之前,葉如晦現在武道修為達到了第三境,和當年的郭硬境界相同,自然感受不到炎熱。

車隊前行初時有靖南邊軍那千騎同行,不過離了靖南州之後,靖南邊軍便不再同行,畢竟邊軍作為王朝最精銳的士卒,實則不可隨意離開戍守之地,何況是這太平光景,這千騎便越發不能亂動了,朝堂上下無數雙眼睛看著,都指望著邊軍犯錯,好參上一本。

倒不是靖南侯在官場之上的人緣有多差,只是太平日久,朝中諸多大臣對於邊軍每年開銷有諸多不滿,前些年,幾乎每個才踏入陵安官場的官員的所做第一件事便是遞上對其邊軍收縮開銷的奏摺,朝堂上私下稱其為敲門磚。

不過隨著宰輔大人對邊軍的態度開始明朗,朝臣都知道了宰輔大人的態度,也就漸漸不去說這件事了。只是這些時日,宰輔大人的新政多受朝臣不滿,朝中已經頗有微詞。前些日子翰林院內有個姓李的翰林更是敢上書參宰輔大人一本,雖說後來是被皇帝陛下壓下去,他人也被一誣陷忠臣的罪名發配到吳州一處小縣當縣令去了。只是朝臣們看得清楚,放在以往,性子溫和的皇帝陛下倒不至於如此行事,如此處理,想必也是怕宰輔大人新政又添新的阻力。

宰輔大人恩澤一如既往,但在朝臣之中積威日消也是真的。

車廂之中,華章侯看著面前的葉如晦,直言道:“葉小子,本侯這一回陵安,不出意外的話待不了多長時間,便要到東境去做徵東邊軍的主將。陵安事端本就不是武人該關心的,況且本侯呆在陵安已經時間太長,實在是呆膩了。”

葉如晦輕輕點頭,對此不置可否。

盛暑難耐,雖說兩人修為不低,感受不到燥意,但車廂內氣氛仍舊是有些緊張。

華章侯正色道:“你告訴本侯,你是怎麼想的,是從文還是從武?”

葉如晦苦著臉回答道:“我能不回答這個問題麼?”

華章侯搖搖頭,說道:“你要是參軍,本侯自然會給你機會,無論是在哪,本侯定保你不會被埋沒。若是從文,你是書院的學生,想來也不會被埋沒,只是比之在軍伍中,得到的機會相對就要少些了。”

葉如晦試探道:“那我習武怎麼樣?”

聽到這句話,華章侯譏笑道:“你天賦不錯,但是起步時間晚了,湯槐安雖說境界不低,但若是要想培養出個登頂武道的高手,怕是不可能了。再說武道一途,你就算登頂又如何,照樣面對鐵騎也無濟於事,強如葉長亭,要想在萬軍叢中斬殺本侯,仍舊難如登天。”

葉如晦笑了笑,輕輕喃喃道:“你就一定覺得我參軍會有出息,能成那統御千軍萬馬的大將軍?”

華章侯深深看了葉如晦一眼,說道:“其實本侯也不確定,只是本侯定第一次見你便覺得你像本侯的一位故人,算了,隨你吧,本侯不勉強你。”

華章侯滿臉感傷,怕是因為想起了口中故人的緣故。

葉如晦有些不忍,張了張嘴,還是沒說話。有些時候想想,還是恍如夢中,一年之前,葉如晦來陵安之前,所想的不過就是把先生的信交給院長師叔也就是了,完全沒有想到一年之後,他可以坐在大楚王侯之前,聽他問他從文還是從武。

華章侯不再問他的意見,不過倒是說了些其他的,“可能今日一別,本侯很長時間都不會回陵安,甚至死在東境也有可能,索性和你說點掏心窩子的話,本侯軍伍生涯的起點,便是鎮北邊軍,頂頭校尉便是天軍侯爺。那件北境舊事,世人大多知不甚詳,本侯雖說知道,但也不便與你說,其實說起來,無非是一個情字,侯爺一夜白頭,其實就很能說明了。只是我是個粗人,這輩子只知道行軍打仗,前些年閒賦在陵安,雖說嘴上不說,但心裡對陛下還是頗有微詞。對侯爺,反倒沒有任何異議,當年在鎮北邊軍,除了侯爺,就還剩和葉向北那小子尿得到一個壺裡去,這個小子什麼不好,偏偏娶了個悍婦,每次看著這個小子寫家書回去,收到的回信都是千篇一律的寥寥幾個字的時候,我就越發想看看這女子到底長的怎麼樣,讓這小子如此神魂顛倒。”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華章侯說的盡興,倒是沒有發現葉如晦的臉色微變,緩過神來,葉如晦輕輕開口問道:“那之後呢。”

華章侯搖搖頭說道:“然後就死了,那年在北丈原,咱們大楚和北匈打了一仗,他戰死在那了。頭場大戰他活下來了,沒有要軍功,反而是返鄉去了,我原以為他是怕了,哪知道第二次大戰開始前,他又回來了,不過這次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真的是死了。他說他有個兒子叫葉城,我託人去他家鄉找了,可惜沒找到。”

葉如晦忽然笑了,卻是看不出絲毫笑意。

其實把時間往回推,那年,拒梧州四百裡的官道之上,有一大一小兩道身影,大的叫葉向北,小的叫葉城。

而把時間之後拉,在梧州內洛城縣,有個老人對著小葉城說,以後你字如晦,叫葉如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