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餘楚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8章 最是氣盛少年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18章 最是氣盛少年郎

春去秋來,不知不覺今日已經是立秋了,書院每年的學生離院時節都是在立秋前後,而今年時間選的正好,不多不少正是立秋時節,這個時節的陵安城實在不是個好時節,綿綿秋雨已經下了好多天,這可讓看天吃飯的小販心裡不是個滋味,粗略估算著少掙了多少銅錢之後,往往都是一副肉疼表情。

位於城東的書院今日無課,但學子們還是都自發冒著細雨到了書院,原因無他,只是因為今日書院有一場可以稱得上是每年最重要的盛會,結束學業的書院學子們在今日便會正式離開書院,或踏足官場,或再在某處潛心鑽研學術,只有極少數的優秀學子會成為書院的教習,留在書院。今年結業的學子數量不多,滿打滿算也只有六十來人,除去要留在書院的幾人之外,就只有六十人了,雖說人數不少,但早在六十人結業之前,吏部便派人將這六十人中其中二十人的檔案調走了,當然,檔案之中除去該學子平時的學業情況,最重要的便是書院院長的點評了。這有意踏足朝堂的二十人中,如果不出意外,便是人人都能留在朝堂之上,但是若是想要得到吏部的重點培養,除去自身的表現,書院院長的點評就極為重要了,向來有一字千金之稱的學子點評對於學子仕途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是直入青雲,亦或是墜下雲端,便是在院長大人一念之間,就拿往年來看,院長大人曾以“華而不實”四字來點評一位結業的學子,而這位文章被當世文學大家點評為“瑰麗萬千,一時無兩”的學子入朝為官十餘年之後,至今還是一名清貴翰林學士,並不得寸進。

書院前院有一大塊空地,因為地面是以青石板和白石板鋪就,是以一直被學子們笑稱為“清白之地”,書院將每年的學生離院時刻放在此地,未嘗不是存了要學子們清白做人的心思。

時候尚早,一眾教習和院長都沒有到場,此刻這裡只有一眾即將離院和正在求學的學子,幾人擠在一起,自有自有的圈子,聲音嘈雜,學子們說的最多的便是富貴莫相忘的言語,在空地東南一腳,有個衣著樸素的年輕學子自顧自抱著一本《夫子》輕聲研讀,和別的三五成群的學子不同的是,這個年輕學子身邊並無其餘人。

年輕學子抱著的這本夫子看樣子也是被翻看了不下百遍,書籍看著很舊。年輕男子旁若無人的輕聲唸叨,斷斷續續,使人聽不真切,但隱約可以聽出子曰二字。

正唸叨的時候,年輕學子的肩膀被輕輕拍了下,學子抬頭,他一眼就認出是自己為數不多的好友梁寬,梁寬看了一眼好友的的書,笑道:“子義,今日就要離院了,還念念不忘研讀這本夫子?”

姓周名子義的學子不好意思笑了笑,嘆道:“入院兩年有餘,卻還是沒讀出這本夫子的真義,當真是慚愧。”

梁寬個子不高,身材瘦弱,但生就一副古道心腸,書院雖然是天下讀書人的聖地,但不平之事仍有,而他與周子義相識便源自一次打抱不平,後來兩人成為朋友,梁寬明裡暗裡也幫助了周子義不少。聽到好友時刻不忘唸叨這件事,梁寬打趣道:“怕是書院裡還有大半的教習先生沒弄清楚,你這還學兩年就想弄懂?”

實則梁寬這句話不盡詳實,本來能入書院的不是天資卓越,就是學識淵博之輩,哪裡會有只學了兩年的說法。

不去理會梁寬的打趣,周子義只是輕聲問道:“今日院長大人要談的話題是新舊之法?”

梁寬搖搖頭,看了一眼人群,說道:“此前這個訊息倒是傳的很廣,宰輔大人的新政正好施行不久,此刻講這新舊之法倒是與時勢相宜,但是別忘了,書院不摻合政事早就是鐵律,院長大人自然也不會違反,不然書院為何能夠流傳至今不倒?”

周子義思考片刻,皺眉說道:“宰輔大人的眼界自然不是我們可以比擬的,只是院長大人既然能夠看透,如何不能說與我們聽,倒是讓我們苦苦猜測這新政好處,實在是不知為何。”

梁寬笑了笑,“自古變法者無論成敗都無好下場倒是人人都知道的,自然宰輔大人敢做,自然就有敢做的道理。你我猜測也是枉然,好了,不說這個了,子義,倒是有一點咱們都愧對書院了。”

周子義疑惑道:“哪一點?”

梁寬指了指在場眾人,輕聲嘆道:“往年離院的學子們總會有一兩個驚才絕豔的,可觀之我等同窗,倒是看不出誰有此兆頭。”

周子義點頭,不置可否。

梁寬想起一事,忽然開口問道:“子義,你家境貧寒,可為何我沒在那二十分吏部調走的檔案中看見你的?”

周子義笑了笑,“院長大人在我的檔案上點評了十七個字。”

面對著好友,周子義倒是沒有賣關子,只是緩緩說道:“天性質樸,不可為官,打磨十數載,或有可成。”

梁寬有些可惜的說道:“你道德文章做的這麼好,我還以為院長大人會覺得你是個做官的人才。”

周子義不去理會,只是打趣道:“我聽說你爹請了好些吏部官員,莫不是你想一步登天?”

梁寬哈哈笑道:“我梁寬何曾如此行事過?”

轉過頭來,梁寬看著周子義笑道:“我是要入朝,但是不是在陵安,在北境,隨便一個小縣就行。”

周子義剛準備說話,便聽見人群之中不知道是誰高呼一句院長到,站在院內的學子們便迅速站好,顯得井然有序。

一眾書院教習和院長從人群中走過,走到人群最前面,院長大人看了兩眼院內站著的眾學子,忽然笑道:“今日無課,諸君為何到此,我要是你們,今日便肯定不會前來,下著雨不說,還要在此這裡一個半個時辰聽我這個糟老頭子唸經,自己在家睡覺不是正好,若是不睡覺,出門去看看陵安雨景也是可以的。”

在場諸多有知道院長脾性的學子,也有才入學不知道院長脾性的學子,不過不管知不知道,都沒有人出聲。

面容蒼老的院長大人笑呵呵說道:“我想你們這麼大的時候,倒是最不喜歡聽人囉嗦,不過你們既然喜歡,我就再囉嗦一遍,有些人也是最後一次聽我囉嗦了。”

“有許多學子經常會給我寫信,你們以為我忙沒看,實則我每封都看了的,至今我那書房裡還是百十來封還沒拆開,是實在沒時間看了,這不是趕著來給你們囉嗦了嘛,我這一生碰見過好多讀書人,好些個,脾氣好的不好的,都有,其中脾氣最臭就數我那小師弟,可能你們不知道,這老小子當年在陵安可是沒服過誰,好些上了年紀的官員都被這老小子罵過,所以我拆開你們的信的時候,發現有人問我為官之道是不是得小心翼翼,多看少言的時候,我真的就想說兩個字,放屁。”

院長大人說到放屁這兩個字的時候,底下便有學子忍俊不禁了。

院長大人沒有停下來,繼續說道:“還有人問我,做官是做到什麼地步才能名留青史,在這裡,我請諸君看看腳下便可知曉。我知道你們其中有二十人選擇入朝為官,我覺得挺好,只是我隨便問了一句吏部的那個官員,知道你們大部分都想在陵安做官,說實話,我不太滿意了。”

“為何我不滿意,只是因為諸君實則都是書院的人才,為何非要將自己侷限在陵安一耦,大楚疆域廣闊,其他地方遠遠比陵安更需要你們,而你們選擇了安逸,選擇最簡單的仕途,神龍年間那批名臣,有誰是從陵安開始做官的?諸君年紀多在及冠左右,最多的不過是而立之年,每一個都該是意氣風發的少年郎,坦白來講,書院流傳已經無數歲月,有書生意氣的讀書人不少,可真正甘於平凡的不多,諸君既然選擇朝堂,為何不能甘於平凡,真正造福一方百姓。”

院長大人說完之後,朝著在場諸多學子深深鞠了一躬,然後轉身就走,再不說話。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只不過在院長大人轉身傾刻,便有人朗聲道:“謹記院長大人教誨,吳州劉子建願回到吳州造福家鄉百姓!”

接下來聲音是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淮州周平安願意!”

“還有我李槐躍!”

“江朗!”

……

……

不過雖然院長大人仍舊沒有回頭,在場諸多學子都深有感觸。

這群讀書人雖然都學富五車,畢竟都只是少年郎而已,都是氣盛的少年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