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至尊妖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贈一場造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贈一場造化

站在小廟的門口,有雨水被廟外的大風吹了進來,一陣陣的寒意向著姜禹的身體侵襲而去。

在過去的時候,因為修道的緣故,姜禹的身體遠勝常人,即便不用修為護體,一般的寒冷,他都完全察覺不到。

而現在,他將全身的修為收斂,如同變成了一個普通人。

“這才是真正的體悟天地,感受天地的一切變化,溫差、日夜、四季……”

站在門口,姜禹身材挺拔,他的眼中帶著一些明悟之色,過去的時候,他一直想錯了,他走了一條錯誤的路。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原來,他一直忽視了最簡單的細節,不過,有的時候,往往就是這種最簡單的細節,反而最容易被人忽視。

所謂大道至簡,到了根源之後,其實一切都是相通的,天人合一,並不複雜。

當然,他雖然明悟了這一點,但並不意味著他現在就能跨入天人合一。

現在的他,只是站在了正確的起點之上,然後,接下來的感悟,才是關鍵!

否則的話,將剛才姜禹所領悟的那些東西,告訴給別人,別人就算知道了,難道就能立刻天人合一?那樣的話,天人合一豈不是滿地走?

這自然是不可能的,關鍵的還是之後的領悟。

也只有在逐步的領悟之中,看透天地變化,懂得世間規律,將自己的身心,徹底的與天地的變化融合起來,方可達到天人合一。

而此時的姜禹,信心滿滿,他相信以他的資質,只要找到了正確的路,那麼離成功,剩下的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而已。

“說起來,還是你們啟發了我的靈感。”

黑暗的小廟之中,姜禹輕語,是房梁之上的那兩隻鳥兒,令他靈光一閃,想到了這點關鍵。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就是最好的體現了吧?”

姜禹的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如果不是他救了這兩隻鳥,從中得到了一些啟示,那麼他想要醒悟,不知還要多久,也許,永遠也不懂……

誰又能確定,這不是一種福報呢?

“我救你們,原本只是出於緣分,沒想到這無心之舉,令我得到了這麼大的突破,對我而言,你們於我有恩。有恩,當報,我便贈你們一場造化,讓你們逆天改命!”

姜禹一步跨出,來到那鳥窩之前,他的手指之上,有光芒閃耀而起,如同永恆之光,神聖不凡,這一點光芒,頓時照亮了整座小廟。

只見姜禹的食指,輕輕的在那兩隻鳥的頭上一點。

隨著這一點,無數的資訊,頓時衝入了兩隻鳥的腦海之中,漸漸的,兩隻鳥的眼神之中,露出了睿智之光。

這一指,是姜禹助他們開智!

原本,鳥獸雖然有靈,但終究只是最為普通的動物而已,智慧不高,而姜禹現在,讓這兩隻鳥,擁有了人一樣的智慧,甚至比起一般人,要更加的聰明。

此外,在這些資訊之中,還蘊含了一些妖族的修行功法與神通,一起被送入了這兩隻鳥的腦海之中。

從今往後,這兩隻鳥只要願意,可以像妖族一樣修行,改變命運!

最後,七色的光芒從姜禹的指間緩緩的浮現而起,兩滴七彩精血,被姜禹逼了出來,在他操控之下,慢慢的漂浮到兩隻鳥兒的面前。

“吃下。”

姜禹的聲音彷彿能夠攝魂一般,暫時的控制了兩隻鳥,讓這兩隻鳥張開了嘴。

旋即,兩滴七色之血落入了它們的嘴中,進入了它們的體內。

這滴血液,裡面所蘊含的能量,足以讓這兩隻鳥脫胎換骨,重塑經脈。

須知,這是五大妖帝與鯤鵬之血,若論血脈,這個世上,有誰的血脈能比得過這七色之血?

現在,這兩隻鳥擁有了姜禹一樣的血脈,它們的未來,潛力無限。

“我姓姜,你我緣分已盡,若將來有一日再見,或可告訴你們我的名字。”

小廟之內,隨著這一道聲音響起,姜禹的身影,已經消失不見。

而小廟之中的房梁之上,那一對鳥兒對視著雙目,從它們的眼睛之中,能夠看出人性化的靈動。並且,此時它們的尾巴之上,有著淡淡的七色羽毛,看去極為的神異。

“姜……”

許久,一道略顯生澀而稚嫩的聲音,在小廟之中響了起來,又被那風雨之聲掩蓋。

……

漫漫長夜,大雨茫茫。

天寒地凍,冷風似刀。此時此刻,一道身影正在大地之上艱難的行走著,這道身影全身都已經溼透,看去相當的狼狽。

“好冷啊。”

這道身影,自然是出了小廟的姜禹,此時,他散去了全身的修為,與一個普通人沒有任何的區別。

冷冽的大雨落在他的身上,那豆大的雨點,使得他的皮膚感到了一陣淡淡的疼痛之感,並且,寒意從他全身上下,不斷的向他體內侵襲而去。

不由得,他有些瑟瑟發抖了起來,臉色也是略顯蒼白。

他的腳步落在地面之上,泥濘的土地,出現了一排腳印。

坑坑窪窪的地面,極不平整,偶爾他一腳踩入小水坑之中,水花四濺,沒一會兒,他的腳上就沾了不少的泥土。

此刻的他,與他平時判若兩人,若是有人看到他現在的樣子,絕對不會相信這是姜禹。

風大雨大,惡劣的天氣,使得這夜,似乎也變得漫長了起來,那一分一秒,都變得有些煎熬。

總算,下半夜的時候,姜禹找到了一處避雨之地。

這是一處較為偏僻的荒山,山壁之上有一塊岩石凸起,姜禹正是躲在這岩石之下。

溫度,變得越來越冷,所有的一切,姜禹都能清晰的感受到。

“修道者,逆天而行,奮發向上,一路都在不斷的變強,但沒有想到,到了最後,還是凡人之軀,對於天地的變化感受更加清晰。”

姜禹思索,實際上,修道者越來越強,與天地,卻也越來越遠。

漫漫長夜,他在寒冷之中度過。

翌日,天色終於逐漸的亮了起來,而那傾盆大雨,也慢慢的變成了小雨。

姜禹再次啟程,隨意而行,默默體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