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奮鬥在初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26章 東征之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826章 東征之議

儘管早有心理準備,真見到這幅場面,李二陛下還一陣羞惱,他四下裡掃視了一眼,冷哼道:“都起來吧……有話說話,動不動就跪,真當朕是無道昏君不成?”

群臣這才站起身來,張亮拍馬屁道:“陛下多慮了。您虛懷若谷,從諫如流,就是比起古之堯舜來,也不遑多讓。在微臣看來,您實乃千古第一明君!”

“嗯?虛懷若谷?從諫如流?”

李二陛下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道:“聽你這話的意思,朕什麼都聽你們的,就是一代名君,德比堯舜。要是不聽你們的,就是無道昏君。那到底是朕當皇帝,還是你們當皇帝?”

張亮這才意識到自己拍馬匹拍都馬腿上了,敢情人家李二陛下跟本就沒有聽取大家的建議,放棄攻打高句麗的計劃。

他結結巴巴地解釋道:“微臣……微臣不是那個意思……從諫如流有從諫如流的好……但乾綱獨斷有時候也非常必要……不可一概而論……”

“那你說朕什麼時候該乾綱獨斷,什麼時候該從諫如流呢?”

“這……”張亮額頭上冷汗涔涔,最後只得道:“微臣愚鈍,委實不知。”

“哼,知道自己蠢笨,就不要胡言亂語!難道朕還需要你教為君之道?”

“多謝陛下教誨!”

訓斥了張亮一翻,李二陛下心中的一股邪火也發散了不少。

然後,他對眾人道:“到底為什麼朕就不能御駕親征高句麗,單單反對可不行,必須說出個子醜寅某來。魏愛卿,你先說。”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魏徵道:“高句麗近年來非常恭順,年年進貢,歲歲稱臣。請問陛下,您為何一定要征伐高句麗呢?”

“原來高句麗的國主姓高,現在的高句麗國主姓淵。篡國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魏徵聽了這話,頗為不以為然。

他說道:“想當初淵蓋蘇文殺死嬰陽王,自立為大莫離支的時候,您沒有發兵。榮留法王高建武泣血哀求復國的時候,您沒有發兵。淵男建殺死寶藏王的訊息傳來,您還是沒有發兵。”

他冷笑一聲,繼續道:“怎麼到了現在,淵男建都登基兩年了,國內人心安定,您倒是想起來要發兵了?陛下,您這個理由,恐怕難令天下人心服口服。”

“就算是第一個理由不充分,朕還有第二個理由。高句麗對我大唐早有不臣之心,修建千里長城,其志非小!”

“陛下,您這話就更不講理了,千里長城,那是嬰陽王在位的時候修的。淵男建繼位以來,所謂的千里長城可沒有擴充套件過一寸。難道淵男建要代嬰陽王受過?”

“那……淵男建倒行逆施,弄得國內天怒人怨。高句麗子民亦是朕的子民,朕弔民伐罪不可以嗎?”

“倒行逆施?天怒人怨?陛下,這是誰告訴您的?可有證據?微臣可是聽說,淵男建這兩年,一直是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絕無橫徵暴斂之事。”

李二陛下這話就是隨口一說,哪有什麼證據給他?頓時被他噎得說不出話來。

最後,他怒道:“高句麗本是漢四郡所在,朕既為天子,自當恢復漢時故地。又何須什麼理由?”

“您這麼說也不是不行,不過其中的後果,陛下想清楚沒有?”說話的不是魏徵,卻是尚書右僕射房玄齡。

“後果?有什麼後果?”

“陛下如果能把高句麗滅了,納入我大唐版圖之內,的確算是一件好事。不過……若是失敗了呢?想當初隋煬帝百萬大軍征伐高句麗不成,才有了李氏天下。前車之鑑在前,陛下不可不慎呀!”

“隋煬帝乃是亡國之君,怎麼能與朕相提並論?”

房玄齡寸步不讓地說道:“原來初征高句麗的時候,楊廣可是被稱為‘聖人可汗’,名望未必在您之下!說句不好聽的,焉知陛下不會步隋煬帝的後塵?”

“你……哼,朕不跟你一般見識!”

兩名大臣都堅決反對,提出的理由都是不可辯駁,李二陛下也是一陣氣餒,道:“段尚書,你怎麼看?”

段志玄道:“微臣執掌戶部,請從戶部的角度,為陛下分析一翻。”

“你講!”

“如今戶部錢財充足,不用加稅,也足以供應大軍出征。所以說,你若出兵高句麗,絕對不會像隋煬帝那樣,弄得民生凋敝,百姓不得不反。”

“你是贊同朕出兵?”

“那倒也不是。事實上,微臣堅決反對陛下出征高句麗!”

“哦?那是為何?”

段志玄微微一笑,道:“因為不划算!”

“不划算?”

“以陛下如今陛下的功業,比之秦皇漢武也差不多了多少,就算再多了滅高句麗這一條,也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但是您一旦失敗,就是一輩子的汙點。風險高,好處小,豈不是不划算?”

李二陛下聞聽此言,還真是心中一動,幾乎要被他說服了,道:“其他人又怎麼看?”

孔穎達道:“老子有云,佳兵者不祥之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如今天下太平,四海無事,高句麗又一直侍奉恭謹。微臣想不出有什麼用兵的必要。”

李道宗道:“兵兇戰危,誰能敢言必勝?依微臣看,還是不打了吧。”

“韋愛卿你看呢?”

“微臣身處嫌疑之地,當然只能勸陛下放棄此次出征了。”

“嫌疑之地?”李二陛下一聽就明白了,自己御駕親征,那老家也得有人守呀。除了留下重臣以外,還得皇子監國。

現在他成年的兒子就是李佑一個人了。韋挺作為李佑的老丈人,要是勸他出征的話,那還真說不清楚了。

李二陛下點了點頭,又對李靖道:“衛國公,你身為大唐軍神,攻必取,戰必勝。對於出征高句麗,有何看法?”

李靖道:“若是戰場廝殺,別說一個高句麗了,就是高句麗、新羅還有百濟捆一塊,臣也不懼。不過怕只怕,人家高句麗堅壁清野,避而不戰。淵男建若是當起了縮頭烏龜,微臣也沒有什麼好辦法。”

李二陛下沉吟道:“這麼說來,衛國公也不贊成朕出征高句麗?”

“啟稟陛下,高句麗人善於守城,天下皆知。若是攻城,就得硬碰硬,毫無花巧。說實話,對於能否取勝,微臣並無把握。”

“鄂國公,剛才你並未下跪,這麼說,你是贊同朕出征了?”

大老黑連連擺手,道:“陛下,您可別誤會。我這兩下子,您還不知道嗎?斬將奪旗,那是不在話下。但要說出謀劃策,您就別指望俺了。對於要不要打高句麗,俺毫無意見,惟陛下的馬首是瞻。”

這跟沒說一樣呀,李二陛下的鼻子都差點氣歪了,懷著最後一絲希望,他看向了秦國公郭業。

此人一向不會令自己失望,這一次是否依然如此?

“秦國公,你的看法呢!”

“微臣以為,陛下的決斷非常正確。高句麗非打不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