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奮鬥在初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51章 略施小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851章 略施小計

聽長孫立言把三個理由這麼一講,郭業忽然意識到,自己還真的不能對監國之爭掉以輕心。

第一個理由,可以不用理會。第三個理由,也不過是小機率事件。

關鍵是第二個理由。

長孫皇后一死,陰妃會不會被李二陛下扶上皇后之位?

這可太說不準了!

儘管歷史上,長孫無垢死後,李二陛下並沒有再立過皇后。但是現在歷史已經改變,這件事還真不一定。

萬一陰貴妃真的上位,那齊王李佑就可以算是李二陛下的嫡子了。

雖然按照封建禮法來說,那時候的李治還是比李佑要尊貴一些,但是也尊貴不了多少,雙方已經沒有了本質的差距。

再過幾年,長孫皇后屍骨已寒,陰貴妃的枕頭風一吹,再加上這次的監國故事,那誰當太子,可就真的不一定了。

如果齊王李佑真的登上皇位的話,那顯而易見的,自己這個給他找了很多次不痛快的人,下場絕對好不到哪裡去。就算不被抄家滅族,也得被勒令致仕!

所以,就算不看在長孫皇后的面子上,僅僅就是為了自己的前途著想,也必須支援李治監國。

但是,具體該如何說服李二陛下呢?

……

……

“從長計……議?”長孫立言的臉色陰沉似水,道:“秦國公,老奴是否可以理解為,您現在不想入宮面聖?”

郭業微微一笑,道:“長孫公公別著急,聽我把話說完。假如說……我是說假如……假如,郭某人今日入宮面聖,您覺得,能促成晉王監國嗎?”

“秦國公乃是國之重臣,深受陛下寵信,即便不能促成陛下立刻下旨,想必也能讓他慎重考慮此事。”

“我卻不這麼認為。”郭業搖了搖頭,道:“咱們再打個比方。假如說不光是我,朝中所有重臣,一致要求晉王監國,您以為,陛下會同意此事嗎?”

“那當然……不能了。”長孫立言如夢初醒,一拍腦袋,道:“假如那樣的話,恐怕晉王不但不能監國,相反還會有性命之憂。”

“還是的呀……所以說,此事的關鍵,根本就不在於多少人支援此事,而在於陛下的想法!甚至可以說,哪個皇子支援的人越多,就越不可能監國!我今天入宮去勸說陛下,很大的可能是適得其反!”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那秦國公的意思是……咱們就什麼都不做?”

“那也不成。什麼都不做,那做監國的可能是齊王,也可能是晉王。這可與咱們的初衷不符。”

長孫立言一翻白眼,道:“這正話反話都讓您說了,入宮面聖不成,什麼都不做也不成,您到底準備怎麼辦呀?”

“我剛才不是說了嗎?從長計議!此事可急不得。首先,咱們要做的,是先宣佈皇后娘娘的病情……”

接下來的幾天,朝堂之上,風雲突轉。

長孫皇后病重,恐怕命不久矣的訊息,傳遍了長安城。

陰貴妃即將登上皇后之位,齊王李佑子憑母貴,馬上要獲得李二陛下嫡子身份的訊息,也被有心人暗暗散佈。

這兩個訊息一出,頓時令齊王李佑的聲勢大漲!

諸位皇子之中,年齡最長的是誰?李佑!

現在成年的皇子有誰?李佑!

陛下的嫡子又是誰?原來只有李治一人,現在還要加上一個齊王李佑!

三個條件集於一身,他不當太子,誰當太子?他不繼承皇位,誰繼承皇位?

既然李佑繼承皇位已經近乎板上釘釘了,那這從場監國之爭,自己不支援他支援誰?

不但要支援,而且還要大張旗鼓的支援!不如此,怎能獲得從龍之功?不如此,怎能顯出自己對未來天子的忠誠?

哪怕是那些對齊王李佑不怎麼感冒,甚至心向李治之人,聽到了這些訊息,都有些犯嘀咕。自己就算不上表支援李佑監國,也不至於要和未來的天子唱反調吧?

萬一遭了李佑的嫉恨,有朝一日被他報復了咋辦?左右不過是帝王家事,為了這種事情被抄家滅族,值得嗎?

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忍了吧!大不了,咱兩不相幫。

當然,長孫無垢多年為後,朝中總是有些實力的。很有一些人誓死效忠李治。這些人如果集體上表,倒是的確可以稍微挽回一下李治的頹勢。

結果,卻遭到了皇后的暗示,按兵不動。

如此一來,二人的聲勢更是天差地別。朝堂之上絕大部分官員支援齊王李佑,一小部分保持中立,另外,僅有大貓小貓三兩只,支援晉王李治。

這些大貓小貓,有些是真心效忠晉王,還有一些,卻是燒冷灶,賭一把,看看能否壓中一個冷門,好讓自己鹹魚翻身。

不管他們怎麼想吧,其實真的是無足輕重——他們的品級實在是太低了!,除了郭業的好朋友馬周馬元舉之外,其他人連上朝的資格都沒有。

身為晉王府長史的馬周,維護李治的利益當然是責無旁貸,眼見著李治越來越式微,他再也忍不住了。

早朝之上。

馬周跪倒在地,道:“陛下既然決定遠征高句麗,那監國一事,還請早作決斷。晉王已經年滿十二,德才兼備,穩重可靠,可當此大任!”

李二陛下看了他一眼,道:“晉王的確是不錯,但是十二歲的確是小了些。其他人怎麼看?”

有一人高聲道:“啟奏陛下,萬萬不可讓晉王監國!要說適合監國的,唯有一人!那就是齊王千歲。”

李二陛下定睛看去,原來說話的乃是齊王府的長史薛大鼎,道:“薛愛卿,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薛大鼎道:“啟奏陛下,微臣原來聽到一個訊息,皇后娘娘病體沉重,不知可有此事?”

“嗯,確有此事。不過,那又如何?難道因為觀音婢病重,你們就要欺負他她兒子嗎!?”

“微臣不敢!”薛大鼎連連頓首,道:“陛下誤會了,微臣的意思是,假若皇后娘娘萬一在您遠征高句麗的期間,突然發生不忍言之事……”

說到這裡,他長嘆一聲,道:“那時候,以晉王小小的年紀,如何能鎮得住朝堂?前方大戰,後方生變,稍一不甚,恐怕我大唐就有滅國之危!還望陛下三思啊!”

李二陛下點了點頭,道:“薛愛卿此言有理!其他人還有沒有意見?”

“微臣以為,齊王監國非常合適!”

“陛下唯一成年的皇子就是齊王,不選他選誰?”

“齊王德行深重,深孚眾望,實乃監國的最好人選!”

“吾等誓死效忠齊王,為陛下守好大唐江山!”

……

一時間,朝堂之上群情湧動,彷彿李佑監國已經成了板上釘釘之事!

李二陛下微笑著掃視了一眼,雙手下壓,道“看來眾位愛卿是支援齊王了,朕知道了。不過,朕的尚書和宰相們怎麼都沒說話?魏愛卿你說!”

魏徵道:“監國之人,關係重大,晉王年幼,恐怕難當此重任!微臣推薦齊王。”

“孔尚書你呢?”

“單單說監國一事,就事論事的話,當然是齊王比較合適。”

“段愛卿,你呢?”

“微臣以為,魏大人和孔大人所言極是!”

“尉遲愛卿,你又怎麼看?”

“陛下讓誰監國誰就監國,您選誰。俺就支援誰!”

李二陛下把其他人問了一個遍,最後,他的目光才落在了郭業的身上,道:“現在所有人都發表了意見,貌似除了馬周之外,都不反對齊王監國。秦國公,你以為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