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漢在逃天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七章 決戰之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七章 決戰之地

“陛下須知道,軍馬不僅可以用,還可以用來養兵!”

劉弋有些疑惑:“軍馬養兵?”

“不錯!正是軍馬養兵。”

賈詡解釋道:“臣少時曾赴洛陽,同行者有姑臧馬商,臣親眼所見,一匹姑臧涼馬販運至中原,隨後運往荊、揚,轉手之間,價格暴漲數十倍都被搶購一空,有人持金百倍購之而不可得。”

“這是為何?”

“蓋因南方無產軍馬之所,而地方豪強均豢養部曲,急需戰馬。豪強的部曲塢堡之事,在南方幾成常態,連官府都無法禁止,只能聽之任之。而大戰之時,南方軍隊奮勇登先靠的不是尋常士卒,而是將領們的部曲,就如孫文臺那般,也是靠自家部曲作戰。故此,每逢戰事,荊、揚的將領往往不願死戰。但有部曲大量損傷,便會威脅自己的地位。”

用私兵打仗?

劉弋好像隱隱約約理解了,今年剛剛13歲的孫十萬為什麼在歷史上,那麼多人拿不下合肥了。

合著都不是自己的兵啊,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賈詡指向了地圖上的河東,被黃河和太行山夾在中間的幷州,如同一把筆直的漢劍,而河東就是這把劍的劍柄。

“關中隴西既定,經年時間養兵富國,待兵精糧足,便可以透過河東王邑作為跳板,自龍門渡從容到達蒲坂渡,然後提兵沿汾水掃蕩幷州,白波軍、黑山軍、南匈奴皆不足為慮。只需要收復晉陽,封鎖雁門即可阻止鮮卑南下。”

賈詡話鋒一轉道:“攻略幷州,所慮者,唯鮮卑爾,鮮卑如今散佈於漠北,部族兵馬雖多,兵甲卻極為落後,能和則和,若不能和,便要用計。鮮卑大汗檀石槐死去多年,鮮卑仍然不能統一,當挑起其內亂,令其無暇南顧。”

“到時候,朝廷以堂堂大軍出桃林塞,自孟津渡河出河內郡進入河北,再遣一大將率軍自幷州出井陘,聯絡幽州公孫瓚,三面圍攻以定袁紹......袁紹雖然四世三公,士族豪強皆願擁護,但其人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土地雖廣,糧食雖豐,卻不會是朝廷討逆大軍的對手。”

劉弋情知,所謂走一步看三步,賈詡的推演在隴西這一步是最靠譜的,河東這一步,由於河東充斥了各路勢力,只能做到大概的推演,而到了河北這一步,便只能算是設想了。

而所謂的士族豪強願意擁護袁紹,其實也不是完全因為其四世三公的袁氏子身份,如果論身份,那肯定是袁術最佔優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根子上來講,還是袁紹的實施的政策,是出於維護各地豪強士族的政治、經濟利益的,袁紹的屁股就坐在士族豪強這邊,所以在河北,才會得到了比朝廷還要多的擁護。

須知道,朝廷出於維護皇權的考慮,還會時不時地打擊豪強,或者來一手黨錮削弱士族呢,可袁紹只會讓豪強發財、士族升官,當然能得到比朝廷更多的擁護。

賈詡的語氣都帶上了幾分激昂的色彩。

“如此一來,秦嶺-黃河以北俱是朝廷之地,整頓兵馬以北向南,掃蕩曹操、袁術、孫策這些袁氏餘孽,大勢之下,各地諸侯必然望風歸附,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則天下可定矣!”

“文和先生高論,如醍醐灌頂啊。”

劉弋誠心實意地行了一禮,賈詡慌忙避開。

“文和先生所言,我已經盡皆知曉了,確實有理有據,頗為可行。既然文和先生不藏私,那這前置的條件,如何擊敗李傕,朕也不藏了。”

賈詡神色原本是頗為淡定的,但當劉弋把金刀計、苦肉計、增灶計、倒戈計在內的連環計通盤托出時,賈詡的神色卻驟然變了。

“這是誰的謀劃?”

“朕、鍾繇、法正。”

“四計分別又是誰提的?”

劉弋解釋了一番,賈詡卻是喟然長嘆道:“自古英雄出少年啊,陛下得法正,實乃天助。”

“不過。”賈詡話鋒一轉,“法正終究是年輕了些,若是想擊敗李傕,東澗這地點選的卻不好,李傕跟郭汜不同,李傕為人疑心,用兵善於思慮,他未必敢追過桃林塞。”

“那依文和先生之見,關中何處又可以作為決戰之地呢?”

“渭曲,沙苑。”

一個在那日調停李郭的雨夜裡出現過的地名,經賈詡之口,再次出現在了劉弋的耳中。

劉弋看著大漢十三州的地圖,上面並沒有賈詡提到的地名,顯然是更精細的地點。

“朕記得皇甫酈說過,沙苑是馬場,渭曲呢?”

“渭曲是洛水(非洛陽的洛水)經過臨晉、芮鄉,進入華陰以北的渭水形成的天然曲彎。”

賈詡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上下平行,示意這種姿勢下,虎口處就是渭曲的模樣。

“此地地形複雜,中間的部分,便是沙苑。沙苑是洛水與渭水間的一大片沙草地,東西八十餘裡,南北三十餘裡,便是十萬大軍亦可鋪陳開來。此地既有洛水、渭水邊上的大片蘆葦叢,也有中間的沙丘、沙地,還有平原樹林,極其適合用兵設伏。”

“這種地形...”劉弋蹙眉問道:“不會被一把火燒了嗎?”

“不會,沙苑多沙地,伏兵可以藏在東側蘆葦叢,但只要有軍馬擋在蘆葦叢前的沙地是沒法縱火的。而且現在也沒到深秋,蘆葦根莖水分充足,枝葉沒有枯黃,很難燃燒起來。”

“既然如此。”劉弋腦海中盤算著,“就要放棄向西沿著渭水-黃河出桃林塞(潼關),進入陝縣的計劃。而是要北走涇橋渡過渭水,做出經由渭曲再渡洛水,到了龍門渡過黃河至蒲坂渡進入幷州的姿態,然後在渭曲沙苑設伏以擊敗李傕。”

說起來複雜,其實就是原本的向東改成了向北再向東而已,而這個計劃比之原定計劃,無疑在誘敵方面好了很多。

因為大家都知道涇橋渡渭水好過,而渡過渭曲以北的洛水可就不好過了,這樣就給李傕留了充足的追擊時間,也給官軍留了充足的設伏時間。

同時,也給了李傕一個必追不可的理由。

——西涼鐵騎飛不過黃河。

真渡過黃河到了幷州,從郭汜手裡溜走的朝廷,李傕可就追不回來了。而如果只是出桃林塞到陝縣或者洛陽,李傕隨時都能催動騎軍追回來。

“正是如此,只是不知道陛下所言金刀計,如何借的到楊定的七星寶刀?”

劉弋微微一笑道:“文和先生且看朕借刀便是了。”